精工之構 別樣風格——著名畫家趙球中國近現(xiàn)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趙球,1936年生,著名國畫家、美術教育家。黑龍江哈爾濱人,祖籍河北。青年時就讀于三年制東北美專附中和四年制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是新中國培育的第一批美術工作者之一。1960年畢業(yè)后,任教于山西大學,后被聘為教授,是山西大學美術系第一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山西山水畫協(xié)會名譽會長。
2019年5月11日,趙球先生的山水巨作《表里山河》在北京展出。這幅作品高3.2米、長28.8米,用白、綠、藍、紅四色代表山西四季,分圖24幅代表24節(jié)氣,匯集了云岡石窟、五臺山、平遙古城等54處名勝古跡,巧妙利用白云和黃河進行氣韻連接,充分展現(xiàn)出山西風光的恢宏壯美,以豐富的色彩表現(xiàn)力和藝術感染力,令人嘆為觀止。
著名畫家趙球中國近現(xiàn)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表里山河 2016年 320cm×2880cm (后有分趙球先生以畫筆記錄行蹤,數(shù)十年下來,竟成習慣。好習慣影響一生,遂留下了不計其數(shù)的畫稿,此次所輯,即其中一部分。
趙先生早年由東北美專附中而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畢業(yè)后分配至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執(zhí)教。教學之余,創(chuàng)作甚勤。筆墨當隨時代,釋亞棲《論書》云:“凡書通即變,王變白云體,歐變右軍體,柳變歐陽體,永禪師、褚遂良、李邕、虞世南等,并得書中法后,皆自變其體,以傳后世,俱得垂名。若執(zhí)法不變,縱能人石三分,亦被號為書奴,終非自立之體,是書家之大要。”書如此,畫亦然。無論繪畫觀念,還是表現(xiàn)技巧,趙先生一生高腿闊步,求變求新。其將西畫結構與國畫表達,有機結合,旨在將國畫的筆墨語言予以擴展,寫景寄情交融,寫實浪漫互補,面貌為之一變,風格為之一新。退休之后,更是心無旁騖地投入繪畫中來,衰年變法,佳作連連。
著名畫家趙球中國近現(xiàn)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水墨風格的文人畫興起之后,趨淡趨逸,一種新的繪畫價值體系形成并迅速成為主流。傳統(tǒng)青綠反成末端。明末,青綠設色更遭遇文人畫家的攻訐掊擊,遂流年不利,命乖運蹇,由主流而旁落,且漸行漸遠。先有丹青,后有水墨,乃中國繪畫演變順序。所謂丹青,即青綠設色,也即繪畫之雅稱。清人張庚言:“畫,繪事也,古來無不設色,且多青綠。”
著名畫家趙球中國近現(xiàn)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趙先生早年作品多呈水墨色調(diào),1987年至1989年,兩年的美國講學及寫生經(jīng)歷,使之感受到了別樣的斑斕,畫作遂傾向于小青綠面貌,且輔以細膩筆觸。此變暢快跌宕,鮮亮明快,而無俗躁浮華之感。筆墨之情境意趣、氣韻形法,道之“昭昭生于冥冥,有倫生于無形”乎。此理雖玄,自圓其說,大象無形,無象真象。藝與道分屬二門,卻質(zhì)里相通。其作品的耐人尋味之處,恰也在于此,此不也先生之大象?
著名畫家趙球中國近現(xiàn)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此次所選作品,多為退休之后旅行各地繪就的小品之作。其畫樣之變,風格之新,還在于老年后心境之遷移,愈發(fā)的平靜,愈發(fā)的空靈了。“拾得云幾片,常在杖頭擔”,“蒼蒼千點雪,冷冷一聲鐘”,喧囂覆蓋著天籟徽音,惟有靜氣側耳后,方可聆取之,悠閑則是一個漫長的體悟過程,云卷云舒、花開花落的微妙,便是無影無蹤、無聲無息的理念。
其作品中的裝飾美感,總能表現(xiàn)得既充分又和諧。畫貌似古,而實質(zhì)有新,由淡入濃,由潤而枯,設色雖淺淡而能深沉,艷麗而能清雅,濃烈而能古厚。筆墨所致,蒼勁醇然,雋秀華滋,意境更是幽幽縹緲,恬靜空靈,可謂精工之構,又有士氣。雖說長筆短筆,軟硬兼施,滿幅的恣肆縱橫,一任的磅礴自然,且仍不失擘肌分理、巨細畢究的審慎風格,密密疏疏卻相就相讓,一氣呵成而繼之有續(xù)。其用心之深,遷居之高,由此可窺一斑。
既是小品,或取一角,或攝一邊,尤其是對歐式建筑的嚴謹細秀描述,澄懷觀道,雍容典雅,開合有度,虛實相生。此類建筑表現(xiàn),不同于傳統(tǒng)界畫,而線條靈動不拘,清俊秀逸,有筆有墨,有骨有肉,布局則疏密得當,燥溫咸宜,工而不板,繁而不亂,游規(guī)矩準繩之中,而不為所窘。再者,穿插以樹木,氤氳以云煙,通透靈性之間,添了幾分森嚴之勢,層層積墨之時,藏了幾分樸野雄渾。于是乎便有了線條凝練古拙、用筆骨法硬朗、場景蒼厚質(zhì)樸、氣勢率性而為面貌,西洋元素,水墨表現(xiàn),別樣風格矣。
繁瑣場景,如何使之簡率疏朗,天真淡簡?世俗情形,如何使之清脫逸格,形之草草?由繁至簡,由俗至雅的歸納,有仗早年嚴格的學院訓練,以及經(jīng)年練就的藝術造詣。動人由于兼忘,應物在乎無心。藝術本旨在求真,書畫亦然。真率真切,源自真實真情,真摯真誠無非真心真如。趙先生一生一好即畫畫,藏身人海,甘于澹泊,暢漾排遣,樂行逸游,其他皆可置之身后,避浮躁世風于平淡心態(tài),生活則簡單到了極致,規(guī)律到了刻板。畫之簡,人之簡,畫之雅,人之雅也。佛家以為,由于業(yè)障攀緣,頓生妄念,往往使人染污重重,失卻本真,故若要正本清源,返樸歸真,必得寂寞忘機,傲物高心。求真何在具象還是抽象,工筆抑或潑彩。
旅途之上,行色匆匆,多為瞬間感受,趙先生先速寫之,歸來后再以印象還原之,動情之處,恰在于這回味時自由馳騁的精彩,冥心妙悟的意外。誰曰不然。圖24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