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驚夢/文
近年來,隨著外賣騎手這個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日益壯大,受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像最近江蘇衛視推出的人文紀實觀察類節目《子夜外賣》,就是國內少有的以外賣騎手為記錄主角,充滿真情與溫暖底色的電視節目。
曾有網友戲言,外賣騎手大概是經得起“最神奇組織”稱號的。他們每日穿梭在大街小巷,爭分奪秒將各種各樣外賣送到客戶手中的同時,還順道疏導交通為消防車開路、奮不顧身勇救落水者、幫助外國人翻譯點單……“無所謂,外賣騎手會出手”,甚至一時還成為了網絡熱梗。
在這個外賣重塑生活方式的時代,外賣騎手既是經濟的重要動脈,也是社會運行所無法忽視的毛細血管。由于他們走街串巷、聯通萬家、熟悉地情人情的獨特優勢,所以《子夜外賣》選擇以外賣騎手的第一視角,直接接觸到具象個體的獨特且真摯的故事,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美好,以及真切觸及欣欣向榮的社會氛圍。
《子夜外賣》每期都會選擇三個外賣騎手作為主要敘事角色,通過他們不同的視角代入,去探索與發現那些普通觀眾不曾了解的場景,并從這些沒有藝術濾鏡的真實記錄里,觸摸到現實生活的溫度。
《子夜外賣》第二期選擇的三位外賣主角,分別是在廣州負責如迷宮般員村山頂的陳志文,飛馳在色達的草原女騎手甲熱,還有在江蘇南通鄉下格外會關照老人等特殊群體的楊九明。從他們的第一視角捕捉到的原始場景,往往卻是最真實的人間煙火。
陳志文所負責的員村山頂,在繁華的廣州算是異類。這個共有14條巷子,近30個出口的區域地形復雜、陡坡多、定位不準,內道路交錯,門牌排列復雜。不少外賣騎手進去后很難找到出來的,所以在這里送外賣費時不討好,一度成為了“外賣禁區”。但居住在這里的商戶與居民,對于外賣的需求卻是實實在在的,如果不是陳志文和他的外賣騎士團的出現,用勤奮與刻苦破解此處的“迷宮”,打通了員村山頂的“血管堵塞”,這塊區域的煙火氣怕是要少了許多。
透過草原女騎手甲熱的視角,觀眾看到的是邊遠小城被互聯網浪潮帶來的可喜變化:原本經常要為干凈飲用水所困擾的牧民,能夠依賴外賣騎手實現了飲用水自由;遠道而來的游客,也能依賴外賣騎手解決各種突發的意外;即便是土生土長的甲熱們,也直觀感受著外賣紅利——收入變多了,生活變好了。這片土地上千百年的各種不便,正在被改變著。
而在楊九明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更多是一份質樸的人文關注。他會每周根據客戶的需求,給孤居的老人送菜。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句問候,但對于常年獨自生活的老人而言,這份溫暖的力量是難以估量。
每個外賣騎手的第一視角,展示著的都是整個社會的不同橫截面。當把他們的視線交織在一起,構建起的恰是相對立體的社會與多面的生活。所以《子夜外賣》鏡頭所及,都是影視劇里演不出的真實煙火氣,都是編劇無法還原的真情實感。每個外賣騎手,既是負重前行的生活奮斗家,也是見證社會溫暖與善意的記錄者。這種真實的力量,正是《子夜外賣》最觸及人心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