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后,彭總擔任了抗美援朝志愿軍司令,他的手下有一名得力助手,他是原東北軍的將領,在1936年棄暗投明加入我軍。
這名東北軍將領就是解方,在抗美援朝戰役中,他擔任了志愿軍參謀長,并且兩渡鴨綠江,霸氣和美軍談判,還提議作戰人員和通信人員同時上崗,顯著地提高了志愿軍的溝通效率。
因此,彭總非常器重這個手下,對他的才華也十分欣賞。
在抗美援朝戰役勝利后,彭總身為土地革命時期就功勛卓著的老帥,再加上抗美援朝中的赫赫功績,在1955年被授勛元帥。
彭總的得力助手解方自然也得到了授銜,但這個結果卻讓彭總很不滿意。
按理說,解方的功勛足夠他授中將軍銜,但經過中央軍委和有關部門討論,最終解方被授予少將軍銜。
彭總聽后對這個結果非常不滿:“他解方只能是少將?那我彭德懷最多授中將。”
雖然彭總對這個結果不滿,但其實解方授中將,中央軍委是有自己的考慮的,開國將帥這么多,想一碗水端的平,讓所有人都滿意,顯然是非常難的。
所以,對解方授什么軍銜,中央軍委也研究了很多次。
解方并不是革命老資歷,而是東北軍出身,上將和中將中大部分都是土地革命時期的老革命,如果解方授中將,會引起很多老革命的不滿。
再加上,東北軍出身的將領已經有一位中將,他就是萬毅中將,如果再給解方授中將,那么也失之偏頗,顯得太過偏向東北軍。
其次,解方雖然功勛赫赫,但其他上將和中將哪個也都不是泥捏的,論功績,論資歷,他們都比解方強太多。
因此,解方授勛中將確實沒問題,但毛主席也認為,解方是個人才,授中將的確有些可惜。
于是,毛主席想到了一個辦法:“這樣,我讓解方當少將之首。”
對于這次授勛,許多老將都有一定意見,這碗水其實很難端平,許多人都認為自己居功甚偉,現在的軍銜太低了。
革命時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革命勝利了卻為肩膀上幾顆星星斤斤計較,這也確實讓中央十分為難。
授勛后,毛主席也見過解方一次,毛主席問道:“你是不是覺得授你少將低了點。”
解方則回答:“一點也不低,許多比我資歷深,功勞大的人也是少將,我沒什么不滿意的。”
解方少將的回答讓主席很欣慰,解放軍的將帥就應該這樣,不為肩膀上幾顆星星而計較。
彭總聽到主席的安排后也非常滿意,主席既沒讓解方的才華埋沒,又不會讓其他將領心生嫌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