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酒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酒一直扮演著十分特殊的角色。
在戰爭年代,酒成了戰士們為數不多的消遣,雖然行軍打仗飲酒誤事,但還是有很多人抵不住美酒的誘惑。
在和平年代,酒成為一種社交工具,兩個不認識的人完全可以用一杯酒拉近距離,小到人與人的溝通,大到國與國的外交,都離不開酒。
在我國開國將帥中,最能喝酒的就人非周總理莫屬。
身為新中國的外交擔當,喝酒確實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年輕的時候,周總理可以說是千杯不醉,主席不勝酒力,每次有人給主席敬酒都是周總理負責擋酒,長此以往,周總理的酒量可以說是練出來了。
1972年尼克松訪華時,周總理和他對飲了茅臺,但一圈酒敬下來,周總理的酒杯還是滿的。
尼克松不解,詢問總理為什么不喝。
他聽說周總理酒量非常大,有千杯不醉的美名
總理說:“長征的時候,比這還大的杯子我能喝25杯,但現在我年紀大了,身體不好,醫生說我每天最多喝兩杯。”
尼克松聽后非常吃驚,舉杯敬了總理一杯。
許世友也一向以能喝酒著稱,在紅軍土地革命期間,許世友還被陳昌浩特批了可以喝一點。
下面有些人不服,問憑什么許世友能喝酒,我們不能喝。
陳昌浩笑嘻嘻地說:“你們有許世友那么好的酒量?你們要是喝酒也喝不醉,不耽誤事,我也特批你們喝!”
許世友也和毛主席保證過,自己行軍打仗時絕對不誤事:排兵布陣不喝酒,行軍過程不喝酒,打了敗仗不喝酒。
建國后許世友更能喝了,晚年的時候,許世友曾經在酒桌上連喝了十幾杯酒,眾人怕他身體受不了紛紛勸阻。
許世友則是說:“這算個屁,革命的時候我都是抱臉盆喝的,這二斤酒能灌倒我?”
許世友擔任南京軍區司令時,經常給屬下灌酒,弄得下面的人苦不堪言。
在許世友來北京時,周總理找到了他,并且問他:“許司令,今晚有空沒,我請你喝酒。”
一個愛酒之人怎么可能拒絕這個邀請,當晚就如約而至。
二人坐下后,周總理問許世友:“我聽說南京有‘四大喝’,是哪四個啊?”
許世友回答:“王平、江渭清、聶鳳智和我。”
周總理聽后讓人上了茅臺,然后和許世友說:“許司令,我聽說你喝酒后好和人吹牛。”
許世友臉紅了:“這誰說的,我可不...”
周總理又說:“這樣吧,你今天只要喝過我,我就不算你吹牛。”
許世友說:“這可不行,我怎么能跟總理堵酒呢。”
周總理激他:“你不會連我都喝不過吧?看來還真是吹牛,喝酒又不論官大官小,你喝不喝?”
許世友聽不下去了:“總理,我要送喝不過你,我就給你磕三個響頭。”
隨后,二人就喝了起來,周總理喝得慢條斯理,但下酒速度卻絲毫不慢。
許世友故意喝得很快,連連干杯,但他發現,看似喝得很慢的周總理下酒竟然不比自己慢。
很快,許世友不勝酒力,甚至滑到桌子下面了。
總理看后:“許司令,你不給我面子啊。”
許世友只好認輸:“總理,我輸了,我給你磕頭!”
周總理一把扶起許世友:“你看,我是不是比你能喝,我都不怎么喝酒,你喝得太多了,傷身體,還逼著下面人喝,這樣不好。”
許世友自知理虧,趕緊說道:“好,我聽總理的。”
此后,許世友確實沒再逼過下屬喝酒,但自己愛喝酒卻實在是改不掉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