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春節,鄧小平在北京的家“三號院”失去了往日的熱鬧,似乎卻顯得十分神秘了。
四個院子,四戶人家,除了鄧小平和陳毅,還有李富春和譚震林。現在“三號院”內只剩下了鄧小平和卓琳,孩子們也早已經去外地生活。
然而多年來,鄧小平這幾年期間的事情一直鮮為人知。
南下
鄧小平要去江西南昌生活,他在南昌的住處周總理是知道的,周總理囑咐鄧小平,先好好生活。
在此之前,鄧小平經歷了一段自己的輝煌時期,從1956年開始,鄧小平的職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國務院第一副總理,但是“二野”的老部下還是親切地叫他鄧政委,甚至“老首長”。
當然,在公開場合,還是叫“鄧副總理”,當然鄧小平知道,一把手是毛主席,自己還是二把手。
或許他也沒有意識到,當時的政治環境急劇變化,每天都有想象不到的事情發生。
坐落在福州軍區的陸軍步校校園的這個小樓,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唯一的背景是,當年蘇聯專家支援中國科學家時就住在這里,后來這些專家撤走了,一直是步兵學校校長的住處。
校長叫徐光友,1961年晉升為少將,所以這里常常被人稱為是“將軍樓”。
歷史是公正的,歷史的轉折讓這棟樓有了新的含義,或許將會成為歷史的永恒。
陳云和王震都是中共九大上選出來的中共中央委員,每個人都配有自己的秘書和警衛員,但鄧小平不同。
鄧小平正在被批判,用別人的話說,冷不得,熱不得,怎么才行?據說程世清還向陳昌奉請教。
陳昌奉作為老革命,他自然明白毛主席的做事風格,他嚴肅地說:“中央讓鄧小平同志來江西,這是對江西的信任,我們不要胡作非為,把小平同志照顧好才是正經事。”
陳昌奉還說:“小平同志和毛主席風雨同舟幾十年,我相信,以后毛主席想他了,我們一定要完完整整地把小平同志送回去。”
陳昌奉的這幾句話,讓程世清等人有點感動。
其實,毛主席向來都看好鄧小平,新中國剛成立那段時間,毛主席曾說過一句:“無論政治還是軍事,論文論武,鄧小平都是一把好手!”
一直到中共八大召開前,毛主席又推薦鄧小平同志擔任總書記。
據說當時鄧小平一直推辭,毛主席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中國的秘書長,就相當于外國的總書記,我可以宣傳宣傳,大家如果贊成就順了。”
另外,毛主席還說:“大體上來說,這個人比較顧全大局,很厚道,處理問題比較公正。”
毛主席如此高度的評價,給了鄧小平巨大的信心,所以52歲的鄧小平進入中央最高領導核心,成為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人物。
當然,在那段混亂中,毛主席也是有意保護鄧小平的。
中共九大后,毛主席指名,讓中辦主任汪東興負責和鄧小平聯系,并告訴汪東興,不準讓江青和林彪插手。
如今,鄧小平在南昌度過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歲月。
1969年的秋天,是新中國成立20周年的日子,也是鄧小平和夫人卓琳結婚三十周年的日子,此時,鄧小平最大的希望就是可以看到自己的孩子,想知道他們是否平平安安。
據卓林回憶,鄧小平在南昌的日子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每天鄧小平都會穿著一件毛衣,坐在椅子上安安靜靜地讀書。
但卓琳常常感冒,擔心會傳染給鄧小平,所以不讓鄧小平去她的房間,鄧小平哪里在乎這個,他說:“我的身體好著呢。”
在將軍樓二樓,他們住在一個房間,每天晚上,卓琳都會給鄧小平準備好安眠藥,等到鄧小平早上醒來,發現夫人和繼母已經在做早餐了。
有人問過鄧小平,在這樣的日子是不是很開心?鄧小平坦言,如果可以,他更希望回到北京,做一點工作。
事實證明,毛主席對鄧小平是信任的。
鄧小平復出
1973年春節如期而至,這是鄧小平在將軍樓里的第四個春節。
元月,鄧小平突然接到中央通知,讓他近日返京。
鄧小平認為,這是個好消息。
鄧先群的兒子已經3歲了,名字叫丁丁,鄧林要去北京相親,家里十分熱鬧。
鄧小平看到這樣的情景,他對工作人員說:“不忙,過了春節再走。”
歷史是這樣安排的,6年來,鄧小平第一次有了自由。
原來,這是毛主席親自下的命令。
據說毛主席召開了一次政治局會議,他接受了周恩來和葉劍英的建議,決定讓鄧小平出山。
毛主席在政治局會議上明確說道:“我要請一個人回來,過去有人怕他,說他辦事果斷,但就是這樣一個人,我要請他回來。”
葉劍英順著毛主席的話說:“如果鄧小平回來了,我建議讓他主持軍委工作。”
剩下的幾人也紛紛支持葉劍英,看得出來,從革命歲月走過來的老帥,對鄧小平的能力和威望,是充分認可的。
毛主席宣布決定不久,周總理正式起草關于中共中央任命鄧小平的通知。
但鄧小平遲遲沒有動身,他去了哪里呢?原來是去了井岡山。
鄧小平想去井岡山看看,這讓工作人員都沒有想到,汪東興同志得知后,當即同意了,并安排:“由于鄧小平同志剛剛復出,先按省級干部待遇。”
江西省委馬上做了安排:
第一,按照省級領導,見面時可以稱呼“小平同志”或者“老首長”。
第二,小平同志不管去哪,都要有領導接待陪同。
第三,接待時任何人不準私自和鄧小平同志合影。
第四,保證鄧小平的絕對安全。
這些安排,看得出來中央對鄧小平的重視。
鄧小平說:“我出來工作,有兩種態度,第一是做官,第二是做點工作,誰讓我是共產黨員呢,我想,我只是做點工作而已。”
他的言外之意就是告訴毛主席,只要做點工作就行了,沒有必要安什么職位,鄧小平的這種謙虛,讓很多老部下敬佩不已。
1974年初,我國出席聯合國代表會議,代表團的組成很關鍵,當時沒有明確的人選。
毛主席經過幾天的思考后,最后直接批示,讓鄧小平擔任團長出國,喬冠華協助鄧小平同志。
顯然,這個結果對江青來說如五雷轟頂,所以江青多次打電話,讓王海容撤回報告。
另外,這個建議在給了周恩來的時候,周總理明確說,不用送給王洪文,所以江青對毛主席如此重用鄧小平,十分不滿,甚至多次大吵大鬧。
毛主席得知后馬上給江青寫信,鄧小平出國是我的意見,你不要反對,人要有自知之明。
毛主席的每句話意義深刻,江青在這種情況下,自然無話可說。
鄧小平回國后,又多次在政治舞臺亮相,江青感受到了無限的壓力,多次在會上抨擊鄧小平,直到周總理逝世。
其實周總理的身體在兩年前就不太好了,他一直抱病工作,最后把身體累垮了,鄧小平回國后,曾去看望過一次周總理。
周總理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讓鄧小平接替周總理的位置,但鄧小平不敢貿然自薦,他安慰周總理:“我相信毛主席的政治眼光,他不會用張春橋的。”
1976年1月8日,周總理在北京逝世,周總理的后事成為了重中之重。
但此時黨內暗流涌動,誰可以成為接替周總理的人成為關鍵,正在張春橋等人竊喜時,毛主席突然宣布,讓華國鋒同志頂上去。
其實華國鋒相比一些老帥,資歷較淺,新中國剛成立時,他不過是一個縣委書記,但毛主席對華國鋒為人憨厚的形象十分滿意,這些年一步步培養和提拔。
毛主席直接宣布,讓華國鋒擔任國務院代總理。
華國鋒同志說:毛主席提議我當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我沒有推辭,也不能推辭,我如果讓了,就讓給“四人幫”了。
不久,毛主席再次提議,讓華國鋒擔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
鄧小平同志的貢獻
可以說,華國鋒同志自從新官上任后,是無愧于毛主席的。
首先,唐山大地震后,華國鋒馬上代毛主席,親自去唐山,慰問災區群眾。
再是,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華國鋒當機立斷,決定永遠保留毛主席遺體,其他意見一律保留。
第三,在毛主席逝世一個月后,華國鋒和葉帥牽頭,一鼓作氣粉碎了“四人幫”。
可以說,在那段極其特殊的時間內,華國鋒同志的幾個決定,是全國老百姓都極其認可和滿意的。
但話說回來,在中共歷史上,誰的路線正確,可以被全國人民接受,誰就可以居于領導地位。
雖然華國鋒同志當時掌握實權,但是在“十年浩劫”結束后,中國究竟如何走向,他并沒有明確的答案。
所以鄧小平同志的復出就有了必然性,在此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鄧小平和陳云同志,在很多政策和大方向上,提出了不少實在性的建議。
當然,歷史沒有誰對誰錯,只是從“偉大的轉折”上看,鄧小平確實做了不少好事。
比如1978年,鄧小平多次去國外訪問,他認真對比了中國和外國的差距,回來后到處各地視察,他曾建議華國鋒,要馬上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華國鋒同志識大體,他認真聽取了鄧小平的建議,馬上轉變了工作重心,最后中國的發展開始生機勃勃。
后來的后來,鄧小平同志帶領全國人民,實行改革開放,讓中國大步向前,進入了新征程。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帶著微笑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93歲。
在送別鄧小平的隊伍中,無數群眾喊著“小平同志,一路走好。”如今多少年過去了,小平同志仍然讓人懷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