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藏亂逛的這些年里,多次聽到有人說,文成公主入藏之路耗時三年,期間和祿東贊發生了不可言喻之事,還生下一個殘疾孩子。
松贊干布知道以后,流放了祿東贊,對文成公主的態度也很差,只跟她同居了三年。
這個故事在安多地區流傳甚廣,但我們必須要說,這故事也就是個故事而已,千萬別當成是歷史來看。
因為這件事根本就沒機會發生,祿東贊和文成公主的戀情是段超越時間線的香艷故事。
首先我們來捋一下時間線。
我不得不說,很多西藏記載的時間線都很混亂,有時候時間漂移的幅度,可以達到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所以捋時間線,經常可以看出事件的真實性。
文成公主進藏的時間,現已確定無疑地知道,她從長安出發的時間是貞觀十五年的正月,剩下的就是到達時間了。
公主到達到拉薩的時間,唐史里面沒有記載,但從敦煌文獻《大事記年》里可以推算出來。
敦煌文獻里記載,松贊干布在公主入藏后九年去世,然后于狗年(也就是公元650年)將松贊干布的遺體放于靈堂。
松贊干布去世的時間,唐史也有相應記載,《舊唐書·吐蕃傳》記載:“永徽元年,弄贊卒。高宗為之舉哀,遣右武候將軍鮮于臣濟持節吊
祭。”
《資治通鑒》記載的更為詳細,“永徽元年五月,蕃使入京報喪”。
再加上649年7月李世民去世后,高宗李治封松贊干布為西海郡王,松贊干布還給長孫無忌寫過信。
由此可以知,松贊干布去世的準確時間,應該在649年年末,或者650年年初。
然后再把這個時間往前推九年,就能算出公主在641年達到吐蕃。
也就是說公主當年出發,當年到達。這也和兩國使臣往返所用的時間基本吻合。
那么公主也就沒時間在路上生個娃了!
如果再按照《西藏王統紀》里的記載,公主上路的時候祿東贊被扣在長安,五個月以后才追上隊伍,這時間就更不夠了。
說完了時間線,咱再來說說祿東贊會不會有這心思。
上期里我曾經說過,李世民對祿東贊非常看重。
《舊唐書·吐蕃傳》里有這樣一段記載:“太宗既許降文成公主,贊普使祿東贊來迎,召見顧問,進對合旨,太宗禮之,有異諸蕃,乃拜祿東贊為右衛大將軍,又以瑯邪長公主外孫女段氏妻之。”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李世民招祿東贊殿上問對,覺得這哥們行,是個人才,對他另眼相看,除了賜官右衛大將軍以外,還想把“瑯邪長公主外孫女段氏”嫁給他。
那這個“瑯邪長公主外孫女段氏”是何許人也,她的身份地位和文成公主相比咋樣呢?
這地方的“瑯邪公主”其實就是“高密公主”,是李淵的第八個女兒,李世民的親姐姐,她先是嫁給長孫孝政,后改嫁段綸。
長孫家族在隋唐的地位就不用說了吧,一門娶了四位公主,都是正兒八經的皇帝親閨女。
段綸也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他爸是隋朝的兵部尚書段文振。隋末動亂之時,段綸散盡家財,領萬余眾隨李淵起兵,這可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從龍之功。
所以唐朝建立之后,段綸官至蜀郡太守、禮部尚書、工部尚書,封爵紀國公,死后追封為晉昌郡王。
他兒子段儼娶了李元吉的女兒文安縣主為妻,段儼女兒嫁長孫皇后族叔長孫順德之子。
從這一大堆的世家名號就能知道,段氏雖然跟長孫家比是差了點意思,但怎么說也是唐朝的一流豪門,是那種可以和皇帝攀上親戚關系的存在。
要從這點上說,段氏之女其實也不比宗室之女差多少,當然了如果文成公主要真是李道宗的閨女,那還是稍微差了點,要是跟那些遠房的宗室比,也就差不多了。
唯一欠缺的就是段氏女沒有公主的頭銜,但只要祿東贊好好干,弄個縣主做媳婦也不是沒有可能。
貞觀時期,李世民賜婚了四位異族大將,分別是執失思力、阿史那忠、契苾何力、阿史那社爾,其中執失思力和阿史那社爾的媳婦都是公主頭銜,不過這兩位都是李淵的親閨女。
另外兩位的媳婦都封了縣主,按照隋唐的規矩,帝王之女封公主、親王之女封縣主,所以這兩位都是宗室女。
說到這大家就能看出來,唐朝嫁閨女對內臣和外臣是有區別的。因為文成公主也是宗室女,吐谷渾王慕容諾曷缽的媳婦弘化公主也是宗室女,都封了公主頭銜。
這說明對外臣的和親公主是高配一格的,也就是說,祿東贊如果娶了段氏之女,按規制封公主確實有點難度,但弄個縣主頭銜,以祿東贊的能力來說,應該是沒有什么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