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題出來了,有朋友說好難。我說不難啊,滿分不敢保證,高分隨便寫。朋友說我吹牛,為了證明不是吹牛,我來說明一下解題思路。
作文最重要的是破題立意,題破得好,立意高明,文筆差點,也能得高分。你才情再好,哪怕是李白復生,魯迅轉世,離題千里,一樣得零蛋。
怎樣破題呢,眾所周知我就是個讀明史的,所以我先以明朝科舉的會試來做下說明。當然這個例子不怎么恰當,高考和會試不可同日而語,當代也不是古代,但對于大多數考生來說,它們的重要性是差不多的,所以咱們就將就一下。
會試是科舉考試最后一級,也是最高一級。它共有三個環節,三天一場,一共三場。第一個環節是“經義”;第二個環節是“論”、“詔誥表”、“判語”;第三個環節是“策問”。
策問主要是就儒家經典來發問,所答試卷叫“對策”,有問有論,其本身也是文章。無論哪一級的考試,策問都是必考內容。
雖說最后的錄取標準是“三場并重”,但歷來決定名次最重要的是“策問”。
有錯嗎?沒錯呀,“經義”考的是對四書五經的熟悉度。“經義”寫得好,不一定就是賢能,很大可能只是會讀書,會寫文章的循規蹈矩之人。
“詔誥表”是公文寫作,“策問”是時政議論文,從實用角度來說,“策問”理應最能體現一個士子的綜合能力,不光得熟悉教材,還要文筆好,更要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策問歷來是科舉考試的靈魂,到了最后的殿試環節,皇帝親自出題,考的就是舉子們“對策”的能力。
可是你說皇帝真的懂嗎,還不是只信他愿意信的。我再以崇禎為例,崇禎十年殿試,朱由檢向士子甩出靈魂之問:“為什么唐朝時任用劉宴、李抱真,不到三年就可以富國強兵?現在為什么不行?”
看看被錄為狀元的劉同升是怎么答的。
劉狀元答曰:
夫晏非第以心計之長,其經世之識有過人者,即如用鹽法之吏,皆選臺閣之才佐之,而不委之瑣尾之士……夫抱真非僅以勇敢著名,其忠誼之心有感人者。是時諸節度之橫,獨其乃心王室而不貳…有臣如抱真,任一人足矣……有臣如晏,任一人亦足矣。
啥意思?先講了一堆正確的廢話,結論是有一個劉宴、李抱真這樣的人才,就足夠了。
足矣嗎?足矣個鬼啊。崇禎沒有人才嗎,就他那個能力,登基十年,把大明治理成啥樣了,給他十個劉宴、李抱真,不能人盡其才,有毛用。
但是崇禎聽了很開心,來來來,狀元就是你了。
所以不要太在意細節,劉同升破題破得好,他就是狀元。
把這個思路代入到今年高考作文題,我們來破題。
先看全國甲卷,題眼是時間是吧,聯想一下,我們有什么問題是與時間相關的,能拿來分析的。年輕人腦子轉得快,近些年很流行的“躺平”一說,不難想到吧。躺平干啥,躺平不就是浪費時間嗎,不成了時間的仆人嗎,我們該怎么做呢?
題破了,立意也就有了。年輕人是吃苦的年齡,怎么能躺平呢,年輕人都躺平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靠誰來實現?所以我們要更好地掌控時間,好好干,日子會越來越甜!
這題就這么破了,結合當下熱點,解決社會痛點,閱卷老師不給高分都說不過去。
再看全國乙卷,這得畫個靶子才行。好辦,明有建虜,咱有美帝啊!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仗著有點高科技到處卡人脖子。美帝不是到處標榜自由嘛,自由何在?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嘛!
具體怎么寫,仔細審題,兩段話就是兩個論點,漸進式論證。美帝搞科技封鎖,擋別人的路;它還到處搞霸權,以世界警察自居!想干嘛?只許你一花獨放,不許我春色滿園?沒這個道理嘛,太霸道了,世界大家庭,百花齊放才是春。
新課標I卷,題目是講故事。
這個角度怎么選?還是同前兩卷,故事隨意,七大姑八大姨都行,重點是要小中見大,大中見巨,層層遞進,最后一定要扯到格局,扯到宏大敘事,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收筆,立意就對了。
這個時候考驗的也是考生閱讀的積累,你說你寫岳母刺字,當然可以,問題是故事太熟,都爛了,寫的人不要太多。那你要是跟我讀一點明朝歷史,搞個反面教材來展開呢?比如寫寫解縉、寫寫李贄,那都行啊。解縉怎么死的,李贄為啥自盡了,那叫沒有眼力見,沒有格局,沒有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搞得身死名裂。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個人與民族之間有什么聯系,接下去不用我教了吧。
最后點題,升華,我看“茍利國家生死以”就挺好,當然你下一句不能寫“家族傳承吾輩責”,那樣會得零分。老老實實把林則徐的“豈因禍福避趨之”寫上,妥了。
試想閱卷老師讀了十篇岳母刺字,昏昏欲睡中,突然冒出來個“縉猶在乎”,冒出來個“人皆可以為圣”,一下子就跳出來了,不給高分可還行?
那你說新課標II卷怎么寫呢?“安靜一下不被打擾”?這好像與時事無關啊。
當然,這個題你可以按照個人的寫法,抒情一點,文藝一點,那都不是問題。但要是想拿高分,最好還得按策問的思路來。比如說你在安靜的房間里,窗外的風雨寂靜無聲,接著瞬間聯想到東林黨。都是讀書人,區別咋那么大呢,“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扯淡嘛,就好比你高考復習時一幫大媽在你書桌旁跳廣場舞,干擾這么強,怎么可能讀得好書嘛!
那么,為啥他們安靜不下來呢,為啥他們沒有自己放松的空間呢?
因為條件不允許啊!明末什么個情況啊,內憂外患,時事紛爭,怎么可能讀得好書嘛!但是我們不一樣啊,強大的祖國為我們創造了這么好的條件,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不努力學習,那都對不起我們偉大的祖國,怎么怎么樣,巴拉巴拉。
起承轉合都有了,八百字只少不多,一千六都能寫,還能得高分。
同理,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都能套上,這題不就破了嘛。破題破得好,立意格局高,文筆差點都無所謂,高分不是夢。
你要問我這么寫是不是太內啥,我回答你想多了。啥叫應試教育,與創造力是不相干的,看懂思路最重要。你都卷了十二年,卷到高考這臨門一腳了,有啥抹不開的。ba百多字,屁gu坐正,四平八wen就行,賺分嘛,不寒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