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不僅造就了極為豐富的旅游資源,也孕育培養了路遙、曹谷溪、陶正、史鐵生等一批享譽中國文壇的著名作家......這里就是“中國紅棗之鄉”延川縣,九曲黃河水滔滔,棗芽茶香繞乾坤!
眾所周知:延川紅棗栽培歷史長達4000多年,60余個品種15萬余畝棗園分布在黃河沿岸,占延安棗樹面積的90%以上,是國家林業局命名的“中國紅棗之鄉”。延川紅棗產業發展有過輝煌的歷史,也遇到了不少困難,近年來,當地強化政策支持、精細化管理、深挖資源、加強品牌建設等多項并舉,開發出了棗茶、棗醋、棗干等地道產品,也將進一步推動紅棗產業邁向新臺階。
6月6日上午,借第四屆陜西網上茶博會延川專場活動東風,延安棗芽茶產業發展大會同期在延川縣舉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茶行業專家、品牌授權企業、合作社負責人等共聚一堂,共同謀劃助力棗芽茶產業發展新藍圖。
活動現場,延安市副市長魏延安表示:我國紅棗加工品種少,大部分為傳統初級加工品。而延川開發棗芽茶系列產品是“另辟新徑”,將葉子變廢為寶,既豐富了產品、延伸了鏈條,突破了傳統棗業的束縛,達到了物盡其用的效果。而且,為棗業轉型發展提供新的突破,為農民增收提供新的亮點,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全縣累計有4家企業、6 個合作社、26 個散戶參與棗芽茶的生產,今年累計收購棗芽2.5萬余斤,加工生產棗芽茶 5000余斤,直接帶動棗農每畝增收 3000 多元。棗芽茶是生態產業、綠色產業、健康產業,更是陽光產業、黃金產業、富民產業,延川縣將全方位推進產業發展,努力讓棗樹變成群眾的“搖錢樹”。
啟動儀式與產業發展大會后,參會代表實地探訪了延川縣延安棗芽茶展示中心、陜西一葉乾坤茶業有限公司、延川縣輝優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莊頭村棗芽茶基地安棗芽茶展示中心等11家生產企業、棗芽茶基地。耳聞目睹了延安紅棗產業鏈,品鑒了棗芽茶,更深的了解了棗芽茶發展情況,進一步提高了大家對棗芽茶的認知。
坐賞天地乾坤,品茗一壺好茶——延安棗芽茶,讓棗樹變成了“茶”樹,更是變成了當地群眾致富的“搖錢樹”,為紅棗產業的延鏈、補鏈、升鏈探索出了新的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