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成都的某位街拍者按下快門的那一刻,他(她)估計沒有想到自己開啟了一場權力監督的公案。
今天,網絡流傳頗廣的一段視頻顯示,一中年男子和一年輕女子手牽手正在逛街,舉止親密。其中男子穿一件粉色短袖,腰間系著皮帶,商務休閑風;女子衣著鮮艷,身姿出眾,而這恐怕也是這段視頻能夠走紅的初因。
俗話說,人紅是非多。有網友很快認出來,視頻中的男子為央企中國石油下屬的寰球工程項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胡某勇,牽手的女子不是胡某某的妻子,也不是其女兒。
隨后,中國石油北京項目管理公司回應:涉事人員胡繼勇已被免去寰球項目管理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職務,并接受公司紀委核查。
輿情發生后,有人質疑這樣的傳播和圍觀是否合理。有些人甚至因此生發了另一種道德感:輿論這么圍觀會不會對這兩人不友好?甚至算不算網暴?
這份“善良”大可不必。這樣的圍觀其實已經不只是簡單的八卦,而是具有了社會監督的性質。而這樣的社會監督,不是太多了,是太少了。
這件事情之所以從一個非常生活化的場景——街拍,發展成為一個嚴肅的權力監督事件——疑似違紀、潛在違法,正是出于非常偶然的機會。你見過有專業的狗仔隊蹲點拍明星偷情的,你見過有專門跟拍監督干部的嗎?不是說沒有,是顯然沒有娛樂產業那么發達,也沒有明星緋聞傳播地那么廣泛,更沒有形成一種社會意識。
而從當事人的角度講,如果真的是不正當關系,也不用覺得自己倒霉或委屈??蓜e告訴我們,你當初宣誓入黨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讀過黨章和相關紀律條例吧?如果讀了,你又選擇入了,那么就要遵守各項紀律規定,也要接受組織管理和社會監督。
我們反對在大街上拍攝普通人私生活的場景,除非你是當事人的相關人,他們欺騙和傷害了你的感情;同時也反對把私人兩性關系的事情放到網上去傳播。但是公職人員尤其是黨員干部,不一樣,你選擇的身份和事業本身就有著超越常人的要求,且是十分明確的要求,就不能既立牌坊,又干勾當。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領導干部的簡歷及其照片為什么要公開?一個重要意義就是方便民眾監督。
你看這次,涉事國企介入很快,事情發酵當天就對當事人免職了,為什么要這么做?是屈服于輿論的壓力嗎?不是。既不是迫于輿論的壓力,輿論也沒這么大出息,而是紀律規定要求這么做,是紀委的職責要求這么做,是公開的、程式化的內容,屬于廣義法治的一部分。
這在本質上,和意外發現官員在公開場合露出天價名表是一個道理,只不過其線索指向,一個是經濟問題,一個是生活作風問題,且這種生活作風問題背后,很可能又隱藏了經濟問題(女方被爆出各種炫富)。再說直白一點,如果你開油車,你就有充分的理由關心這件事。
當然,如果查出來這倆人完全沒有什么問題,就是純潔的友誼,就是干干凈凈憑良心掙的血汗錢,那么官方按照既定程序履行職責得出的結論,就是最好的回應和澄清,也最能夠剝去在二人身上的各種非議,還他們一個清白。
不過,有意思的是,二人走紅后,寰球工程項目管理公司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在將該負責人有關的推文全部刪除后,便火速注銷了賬號。這又說明了什么呢?這個突如其來的監督機遇,還是會稍縱即逝的。幸好,網友們把握住了。
另外,中國石油北京項目管理公司還表示,“將根據結果進一步作出處理”“衷心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你看,人家是向你表示衷心感謝的,你自己倒不好意思起來了?
珍惜監督權力的機遇吧,它看似從天而降,其實來之不易。要不然,他們也不會這么大搖大擺地逛街了,你說是不?
等什么時候,人家說“謝謝”時,咱能坦然回個“不客氣”,并附帶一句:“好好查,真有問題還得說‘對不起’啊”,那才是一個公共監督成熟型社會該有的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