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先預祝各位學子金榜題名。
然后咱們再聊,屏幕前闊別高考多年的你,是否曾想過重來一次?如果重來一次想學什么專業?
我就特別想重來一次,因為有一個學校的專業,真的太好玩了!
第一次聽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有葡萄酒專業的時候,我已畢業多年,作為一個聞見酒味就饞,一周不喝就想的酒迷子,狂喜與羨慕溢于言表。
當時我就幻想,要是當初考上這專業,那期末考都不用背書,我定能如李白斗酒詩百篇,根本不至于在面對高數和統計學時,和考桌上成批出走的頭發相對無言。
第二次與西農的葡萄酒專業結緣,是有位該專業的畢業生來我司面試。看到她簡歷上品酒師、侍酒師等有關葡萄酒的資格證書考了一大把,我帶著個人好奇心問她是不是上課都會醉醺醺的,結果她說:“我其實酒精過敏”…
“酒精過敏還能學?還能考證?”我在嚴肅的面試現場,發出了一個成熟職場人不該有的驚呼。但也是這姑娘,讓我對這個專業又產生更多好奇心。
直到5月中下旬,國宴菜單刷屏了各大平臺,我注意到,來自西農葡萄酒學院李華教授的「李華干白」赫然在列。
李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終身名譽院長,是他于1994年在西農創辦了亞洲第一所葡萄酒學院,而學院創辦的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直接間接的推動了國內20所高校葡萄酒專業的開辦。
到如今,學院被稱之為“葡萄酒行業的黃埔軍校”。在行業內,一直都有“凡有葡萄酒處,皆有西農人”一說,
如果說之前我對這個專業只是有新鮮勁兒的好奇,那么當看到連國宴菜單上的酒水都與西農葡萄酒專業有關的時候,我的探索欲達到了巔峰。
所以干脆去了趟西農,和這個專業的同學們聊了聊他們不同尋常的“泡在酒里的高校生活”。
是不是每天上課都能喝酒?是不是抱著酒瓶子在學校撒歡兒也沒人管?到底學什么?
答案,還真挺有趣的。
PART ONE,
凡有葡萄酒處,皆有西農人
自由與開放,是我對西農葡萄酒學院的第一印象。
因為帶著正經工作目的來的我,實在沒想到,第一站不是參觀學院而是被帶著直奔校內的“酒吧”喝酒!
這個西農北校內的「酒理」,其實是由葡萄酒學院牽頭和監管,幾名學生經營的葡萄酒文化推廣與品鑒中心。
學生們把他設計裝飾的很溫馨有氛圍,基本與外面的小酒館體驗感無異。每晚開門“迎客”,全西農各學院、各專業的師生想喝酒時基本都會來這里。
四五十款葡萄酒,都是葡萄酒學院的學生們自己在外面參加展會精心挑選而來。
在這里,除了日常的“酒吧”模式、給學校會議和社團活動提供場地外,負責經營的學生們還很熱衷于舉辦品鑒會,他們用自己的熱愛和專業,向全校的其他同學推廣葡萄酒文化。
其實目前在讀的西農葡萄酒學院同學們,有些是因為知道這是王牌專業而專門報考的,有些是陰差陽錯被錄取的,但相同的是,他們都在真正開始學習后,愛上或者越來越愛這個專業了。
是一見鐘情或是日久生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因為它真的足夠有趣,所以值得!
PART TWO,
從土地到餐桌
西農的葡萄酒學院不大,學院具備學士、碩士、博士等學歷教育資質,本科只有一個專業,全稱是葡萄與葡萄酒工程,而這個專業也只有6個班,總共100多個人。
在沒有深入了解之前,很多人都以為帶“酒”字的專業嘛,日常肯定學的就是品酒、釀酒。連很多家長剛開始也以為孩子肯定在學校天天學喝酒!
其實不然。
雖然剛上大一時學的基本都是通識課,學習物理、化學(剛脫離高三學海的同學哭暈在課堂),但是從大二開始專業課增加,就會特別有趣。
因為是工科,而且專業全稱是“葡萄與葡萄酒工程”,所以還需要學習葡萄的品種學、葡萄保護學、葡萄栽培種植,如何給葡萄施肥、授粉、剪枝…都在西農的葡萄園實踐學習和考試,暑期還會有農田實習。
而研究葡萄的目的導向,最終還是為了葡萄酒,所以世界葡萄酒概論、葡萄酒工藝學、葡萄酒工程學…緊接著會被安排上。也就是怎么釀酒、釀酒設備等,甚至還要學習畫自己規劃設計的酒莊圖。
到了大三,專業的選修課還會被分為創新型和復合型。創新型會學習葡萄學進展、現代分子生物等偏向科研方面的課程,復合型會學習市場學、人資等偏市場就業方面的課程。
從什么品種、怎么種、怎么釀,甚至是怎么賣,都會學習。這個專業的名字聽起來比較專精,但其實是涵蓋「從土地到餐桌」完整產業鏈需求的學科。
至于品酒課,當然也會有,甚至還有考試,不然,不多喝怎么能釀出好酒?
PARTTHREE,
西農最貴的一節課?
葡萄酒品嘗學是到大三會開始專門開設的課程,據說這是西農“最貴的一堂課”。一節課起步嘗6款酒,一學期就要喝100+款酒。注意,是“款”!瓶子的數量會更多。打工人我一年也喝不來這么多,慕了~
課上導師會分享品酒的技巧和葡萄酒風味、產區故事等理論知識,然后帶著同學們一款款的試嘗。和其他比較嚴肅的課堂不一樣,品嘗課可是盛產笑料的一門課。
有些“酒鬼”同學,課上沒盡興,會在下課后在允許的情況下,把沒嘗完的酒帶走回去繼續暢快開喝,甚至能叮鈴哐啷裝一書包。
有些酒量不那么好的同學就沒能“平安”下課,雖然大家基本是小口抿嘗,但還是不勝酒力暈著出門,更有人是被架出去的,或者干脆在課上說起了酒話,引得課堂笑聲不斷。
在課堂之外,葡萄酒學院的同學也是人均愛喝的。這種愛喝并非酗酒,而是熱愛專業的分享品嘗。
大一大二的同學,班主任會帶著去酒理參加酒會。學院還有一些酒協,像TP,是一位導師建立的品鑒小組,每周固定免費給學生做品鑒活動,已經做了10年左右,致力于幫助學生見識更多葡萄酒,提高品鑒能力。
同學之間,也常常眾籌買酒互相分享。在葡萄酒學院的同學們宿舍里,你幾乎可以看到很多人的書桌上,都擺滿了空酒瓶子。對于他們來說,這也算是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了。
最有趣的,要屬喝自己釀出來的酒。
有時大家會小組合作,按照自己喜歡的風味釀一大罐,至于味道…用同學們自己的原話說就是:“一言難盡”。也會舉辦釀酒比賽,最后出來的東西大家都覺得太難喝又不能浪費,干脆硬著頭皮兌了王老吉喝光,主打一個快樂。
*李華葡萄酒
畢竟對于本科生和研究生來說,手動釀酒跟倚靠成熟技術設備釀造出來的成熟商品,還是不同的,主要就是學習個過程。
有些同學會把自己釀的酒拿回家給爸媽嘗,雖然自己覺得不行,但父母倒是很開心直接干了,可能這也算是另一種角度的“學有所成”(誤。
PARTFOUR,
不止是與酒為伴
除了有趣、好玩,我還在西農的葡萄酒學院感受到了包容和傳承。
豐富多元的課外活動塞滿了整個學業生涯,釀酒大賽、品鑒會外,學院還有酒標設計大賽,獎品也是酒。
社會面舉辦的糖酒會,導員也會欣然給學生批假去參加,讓學生多了解葡萄酒市場。
有個同學說其實她一開始并不喜歡這個專業,但是學著學著發現很有趣,而且學長學姐和導師學校,對新生后輩的支持很大,她才慢慢愛上。
導師會鼓勵大一的學生走進實驗室和市場,有想要去考察參觀的產區、酒莊,盡可申請讓導師幫忙聯系,如果酒莊里還有校友,校友也會很熱情的招待。
學長學姐會分享自己的藏酒,和學弟學妹交流品鑒技巧等專業知識。
在2022年開始招募的第一屆卓越釀酒師計劃,也是學院為了培養復合型釀酒師而專門開設的。除了上一些提升國際視野的課以外,還會和學生一起討論想學什么,尊重學生的需求。
*李華葡萄酒
在葡萄酒學院,有人學到大三明確了自己喜歡釀造,未來希望能研發出自己的葡萄酒專利,有人性格開朗想要到葡萄酒市場闖一闖,甚至有偏愛藝術的斜杠同學愛上了設計酒標、給葡萄酒想廣告詞…
西農的葡萄酒學院很小,卻給了同學們足夠廣闊的自由發展空間。
最后,
耕土耕心,釀酒釀人
其實我和葡萄酒學院的同學們,也聊過關于這個專業的就業問題。
進酒莊做釀造環境辛苦,薪資沒有外界想象中的高,有學長投身海天去釀醬油了。做市場很考驗人,收入有更多的幅度空間。也可以選擇拓寬思路去做品酒師、酒類自媒體……
大部分的同學對于未來,只有一種態度,那就是不設限,保持熱愛。畢竟在西農葡萄酒學院,開放的環境,多元的課程,讓學習本身的魅力就足以打動人心。
這次去西農,我看到了國宴上用到的李華干白;
看到了由西農教授篩選出的中國本土酵母釀造的酒、以西農前身“農專”命名的優秀校友釀造出的酒,均已成為市場上很受歡迎的酒;
看到校園“酒吧”里,師生同賞美酒的輕松氛圍;
看到了校園內實驗田間如火如荼的學術交流;
看到西農每一株植物的茂盛、每一位學生的蓬勃,校園里的一切都帶著旺盛的生命力...
所以我相信,“耕土耕心,釀酒釀人”的西農葡萄酒學院,會培養出一屆又一屆能引領中國葡萄酒產業發展的優秀人才。
相信誠樸勇毅的西農人,能在各行各業熠熠生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