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支持普京
近期中俄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后簡稱聯合聲明《聯合聲明》),在聲明中再一次明確中俄雙方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不過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不僅僅停留在國家層面,對俄羅斯總統普京,我們也表達了高規格的認可和支持:
“俄羅斯明年將舉行總統選舉。在你堅強領導下,俄羅斯發展振興取得長足進展。我堅信,俄羅斯人民一定會繼續給予你堅定支持。”
(72年過去,中俄關系走出了一個輪回,只不過這一次主客易位)
二、俄羅斯的戰略南歸與軍事文明的“復位”
俄羅斯此次與中國合作的行為,可以稱得上是一次“南歸”。正如當年呼韓邪單于在匈奴的種族內戰中精疲力竭選擇南歸,不但迎來了“昭君出塞”,更獲得了統治南匈奴的合法權,俄羅斯的“南歸”也迎來了“中資”的出塞以及對其統治集團的強大背書。自此華夏文明終于在蒙古崛起千年后恢復了對軍事文明的壓制態勢,重新回到了秦漢第一帝國的文明生態位,開啟了兩千年后的一次新輪回。(此部分詳見前作:俄烏戰爭將讓中國重回漢唐)
軍事文明多數都是虎狼之國,如蒙古帝國就是動輒屠城,據說消滅了了2億人,而清帝國也是把人口殷富的四川盆地屠成了一片白地,這是因為軍事文明與貿易文明不同,貿易文明是把人當作一種商品,所以其起家就是靠的奴隸貿易,但是軍事文明則是把人當成一種風險,會動搖其統治,比如《多桑蒙古史》中就言道“蒙古不欲后路有居民,而使其后顧之憂也。此輩不重視人命,僅見有立時之鹵獲,與其畜群之牧地而已。”(三種文明的論述請見前作:美夢已死,懂王當立)
三、東西方發展之歧路與華夏文明龍歸大海
所以中西方文明走向差異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生產文明的代表明帝國為軍事文明的清帝國所攻滅,而歐洲則借助地理大發現的“資源補丁”拒止了軍事文明勢力奧斯曼帝國和沙俄帝國。所以在軍事文明滿清統治的二百年來,東方文明才與西方文明產生代差。
因為西方航海大發展的時代也正是中國進行大規模航海的時代,鄭和的國家艦隊與鄭成功的海商集團并不比西班牙的珍寶艦隊和荷蘭的遠洋商船競爭力差。
西方有啟蒙運動,東方同樣也有王夫之等一批反封建的啟蒙思想家;
西方有羊吃人的圈地運動,東方同樣也有資本主義萌芽;
而唯一的區別就是歐洲始終保持了獨立,而中國則被思想壓迫的清朝中斷了其自發的文明進化之路。因為軍事文明的本質是追求政權的穩定性,其不惜破壞生產力的發展來做到這一點。清政府一直是“寧與友邦”求扶持,“不予家奴”圖發展的統治思維。軍事文明對華夏文明的桎梏直到太平天國運動徹底摧毀了其軍事機器,湘軍淮軍楚軍等一大批本土武裝力量崛起才算扭轉,自此才算真正用華夏文明的本生形態來應對這海洋貿易文明稱霸世界的“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關于西方海洋貿易文明的崛起之路詳見前作:中國該如何“摸著英國過河”)。而在清朝耽誤了兩百年之后,華夏文明一開始運作其優越性立刻就體現了出來:
太平天國打破滿清的軍事基礎;
洋務運動更替了清廷的統治基礎;
辛亥革命滅亡了封建帝制換上現代化政治體制;
新民主主義革命通過高強度的“武力選舉”,最終對外埋葬了日本軍國主義,對內埋葬了貿易文明滲透的買辦政權,開創出華夏文明在工業時代的新形態——新中國;
社會主義改造集中了舉國之力打下了重工業基礎,兩彈一星讓華夏自此主權自主;
改革開放吸收了貿易文明的成果發展輕工業,“無為而治”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讓華夏文明重新回到生產文明代表的位置——世界第一的制造業大國;
人類命運共同體讓中國開始重新構建自己的國際體系,風云之氣再聚華夏。
從實際效果來看,基本上華夏文明用短短一百年時間走完了西方文明三百年的路,新中國更是用幾十年的時間就讓華夏文明從農業時代推進到信息時代,可謂是突飛猛進一日千里。新中國成立之日,亦是華夏文明龍歸大海之時,自此生產文明主角歸位,世界陰陽有了太極,獨立自主和平共處的原則再次成為世界的正道。
四、華夏的陰陽韜略之道
在我們經歷的最近的一次全球格局大變革中,蘇聯軍事帝國轟然坍塌,自此新中國作為生產文明的核心代表有了盡情施展的空間。凡三四十年間,中國的工業GDP又回到了世界三分之一的歷史水平。
新中國雖然走在重回漢唐的道路,而烏克蘭和俄羅斯卻像南北匈奴和東西突厥一樣開始了斯拉夫民族的內戰,這對于我們來說自然是招攬其余部的好機會。所以我們提出的和平方案就是制暴止殺,以不使其相互侵陵為目標,實際上就是維持其兩相對峙的狀態。因為以華夏之邦馴服虎狼之國的經驗,欲使草原之惡狼為看家之忠犬,必待其離群之時,以肉餌誘之、以鐵鏈制之、分其眾而豢養其魁首,方可得全功。“肉餌”即為經濟利益,“鐵鏈”即為國防力量,此二者缺一不可。這就是俄羅斯作為蘇聯的亡國之余,背棄了社會主義路線,我們始終還是助其反美的原因,因為只要俄羅斯反美,其必為世界離群之孤狼,我們經貿利益的“肉餌”可誘之;脫離了社會主義的舉國動員體系,寡頭壟斷的俄羅斯不過一個“有著核彈的加油站”而已,我們軍事實力的“鐵鏈”可制之。
所以為何中國不像美國一樣在戰爭初期即下場參與,為什么又要扶持普京予其經濟援助,就是因為俄羅斯全勝烏克蘭也非我們的戰略之福,而普京若敗亡更非我們外交之幸。一場俄烏戰爭,我們既是在“熬鷹”——消耗美國,也是在“馴狼”——約束俄羅斯。事先不給俄國壯膽,普京下不了決心開戰,如果一開始就大力援助,不讓俄羅斯暴露出自己實力的不足,沒有讓普京感到統治的不穩,那么沒法讓生產文明的厚積薄發克制住軍事文明的魯莽沖動(關于普京集團及俄羅斯的內部格局變化詳見前作:俄羅斯的內部蛻變——“小號蘇聯”呼之欲出)。
正所謂“后發而先至,以迂為直之計”,看似我們下場晚,實際一出手就是下山摘桃子。一個精疲力竭的美國,一個神話破滅的俄羅斯,一個留下半條命的烏克蘭,這才是我們的理想狀態。就像在中東,美國和俄羅斯伊朗你爭我奪天昏地暗,最后中國一出手,就是大小土司傾心華夏,名與利雙收(關于中國在中東的經營詳見前作:中國為何能兵不血刃入中東)。
所以要說起大國戰略,英美的“離岸平衡”也就圖一樂,真韜略還得看中國的陰陽縱橫之道。華夏文明要不是在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中都站對了隊,也不可能發展到今天的地步,看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哪個不是誤判了戰略形勢慘遭滅頂之災。
五、中資“出塞”與“東成西就”的軍事文明
此次俄羅斯率先提出遠東開發特區其實也頗值得玩味,我們對俄的戰略重心一直是在西,即一帶一路的北線,中亞是我們的興趣重點,但是俄羅斯一直是想把我們往東引。在最后的文件當中,一帶一路的向西戰略方向得到了確認。這其實也很明顯:遠東開發是肉爛在俄羅斯鍋里,其作用更多的是像土爾扈特東歸和南匈奴歸附時候的物資接濟,主要目的是建立親華經濟基礎,為了衍生出俄羅斯的親華派政治勢力做準備。
但是向西插到中亞,才是新中國作為一個核心生產文明(關于新中國為何是生產力的代表詳見前作:新中國新時期:世界的諾亞方舟)的時代需求——陸海商路互為備用,歐亞世界島貫通自如。漢帝國開拓西域和唐帝國設立安西都護,其目的并不僅僅是防范游牧民族,而是為了武力保護陸上的絲綢之路,這條路在蒙古軍事帝國崛起之前一直大致貫通順暢的,所以東西方的發展一直是相激相蕩大致同步的。經營西域是一個有收益的戰略行為,并非是修筑長城這種防御性的戰略舉措。而華夏文明的影響力在能夠制服軍事文明的時期,是可以直抵波斯、阿富汗這些歐亞大陸樞紐的。
另一方面來說,東西方同時在15世紀展開大規模的航海運動,其原因就在于歐亞內陸上崛起的軍事文明大帝國勢力的不斷擴張,使得陸路貿易成本過高,最終大家都轉求海路:鄭和下西洋比哥倫布發現美洲早了80多年,基本算是大尺度歷史觀下的前后腳。而荷蘭“海上馬車夫”興起的時候在東亞碰上的正是“國姓爺”的鄭氏海商集團。
所以此次中國對俄羅斯的統治集團進行支持,有很強的漢唐帝國對內亂中的北方軍事文明帝國余部的首領進行“冊封”、并且給予其部眾物資援助的羈縻色彩。在一漢當十胡的漢朝和一漢當五胡的唐朝,懸殊的戰斗力使得許多軍事文明無力南圖,于是只能變能征善戰為能歌善舞,借助生產文明的物質基礎來維持生存,同時把擴張的矛頭對準西方。漢帝國打殘了的匈奴一部,變成了上帝之鞭重創了羅馬帝國;唐帝國滅亡了的突厥殘部,最后成為了奧斯曼帝國消滅了歐洲的千年帝國東羅馬。可以說東西羅馬都是東方衍生出的軍事文明的犧牲品。向東無可乘之機,自然矛頭向西,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文明也是如此的。
正是這種受東方培育,在西方出頭的“東成西就”模式,使得軍事文明往往會帶來整個世界格局的變化。就如此次的俄烏戰爭,和之前的中東角力,可以說普京的俄羅斯都是一個重要的破局者,正是這種軍事文明不服就干的沖勁,戳破了美國全球化體系的許多薄弱點,令“皇帝的新衣”般的美國霸權秩序屢屢被人揭破(關于美國在中美博弈中的表現詳見前作:從安克雷奇到硅谷銀行)。中美的戰略矛盾是目前我們的主要矛盾,所以支持普京對美國也是一個重要的戰略牽制,尤其是從實際效果來看,普京破局的能力很高超,但是俄羅斯的建設之功力不足,所以往往是在清除了美國勢力的地方,由中國建立一套新的建設性體系以維持其正常運行(關于中國如何應用建設性力量詳見前作:什么才是伊斯蘭世界的正確打開方式?)。
六、普京統治下外剛內柔的俄羅斯
所以中國對俄羅斯伸以援手,選擇支持普京作為一個支點是比較合理的。因為普京治下的俄羅斯,有著對外的斗爭性強和對內的妥協性強的特點。俄羅斯聯邦的體制決定了它不具備蘇聯那樣總動員能力,所以其實力有限;而普京的權力來源于寡頭體制建立者葉利欽的“禪讓”,故而其對國內的各派豪強一直沒有完成“削藩”的工作,反而還倚仗一些親普京的“軍閥”來體現自己的必需性。這就導致了俄羅斯在普京治下,會在內部矛盾上升的時候選擇向外部來轉移的特點。
這樣一個外剛而內柔的俄羅斯,實際上是一個合格的反美“武術替身”。普京的拳打腳踢,給我們創造了許多的戰略機遇,而孱弱的俄羅斯聯邦體制,又很大程度降低了軍事文明對我們的威脅性。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對俄羅斯的合作就很容易理解了:
一方面維持普京集團的統治,用中國的經濟基礎去替換美國的經濟基礎,給俄羅斯的親美派來一個釜底抽薪,繼而戰略西擴完成一帶一路的北線貫穿;
另一方面又維持烏克蘭的存在,使俄烏雙方各存元氣,用和平的方式給蘇聯的棺材板上再釘上一顆釘子加固一下。
這個方案,中國愿意、普京愿意、歐洲愿意、烏克蘭也愿意,這樣也實際上也孤立了美國,建立了維護世界和平的“統一戰線”。
如此一舉三得:熬煞美國貿易文明的鷹、馴化北境軍事文明的狼、樹立華夏生產文明之德。在這個格局中:好亂樂禍者殃及自身,桀驁不馴者收斂得存,利人利己者名利雙收,這是一個比較符合人類公理良序的最終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