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爆的五一旅游
相信大家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五一假期,不管是出去玩的,還是在家看別人玩的,都相信看到今年五一獨特的景象。
熱、熱、還是熱。
各地排隊排得人山人海,故宮一票難求,都要找黃牛購買。
旅游地點酒店、租車價格都漲。
那我不租車,我坐公交總行了吧?
公交車也排成了綠皮火車。
不要說這些動力機車,就是畜力都排成了長隊。
中國的一次小假期讓駱駝們認了幾十年都認不全的親戚。
五一節前三天,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預計發送旅客總量15932.4萬人次。
僅五一當天,發送旅客總量就近5000萬人次。
別說你我搶不到票,有人開自己的演唱會都搶不到車票。
這一影響是現象級的,并且和多數人的常識是有悖的。
常識是:疫情三年,收入下降失業增加,出去玩的人應該少一些才是。
難不成大家一起哭窮,最后發現只有我是真窮?
二、后疫情時代的“達觀精神”
有一點不能不提,那就是大災難后對人類群體心理的改變。
社會學中有一個現象,那就是戰爭、災難會促進人類結婚率和生育率的提高,會讓人們更愿意和彼此之間結緣。
畢竟很多東西是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在面對巨大生命、財產、情感損失后人們會自發的尋求慰藉,而其中家人、后代的慰藉是人類最傳統也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慰藉。
1946到1964年美國出生了7500萬嬰兒,有個專有名詞就指向他們:“嬰兒潮一代”。成為二戰后各種重要浪潮的參與者。
中國也是一樣,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尤其是四川地區出現了明顯的提前消費現象,百姓購車保有量、購車金額顯著超過其他經濟發展相仿的地區。
中國對新冠疫情的控制雖然拖到了普遍對人體毒性較小的地步并最終放開,但這三年對疫情的抗爭、恐慌、彷徨都是實打實的,人們需要一個發泄的口徑,需要一些慰藉。
而五一的假期就成為了一個好的機會。
三、“房債解放運動”
蕭條期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債務解放。在繁榮期過度擴張負債,在蕭條期就開始全社會范圍內去杠桿。這種去杠桿的過程是從預期開始的。當大家沒有趕上風口的緊迫感,而是開始打算穩扎穩打地“打持久戰”的時候,降杠桿的趨勢就真正開始成為時代的主流。
中國最大的負債,尤其是老百姓手中最大的負債是什么?毫無異議是房貸。
2022年中國市場個人住房貸款總額開始下降。
(歷年來中國房地產市場個人貸款余額-單位 萬億元人民幣 數據來源:wind)
這意味著和過去比起來,新增的房貸已經開始等于甚至小于不斷償還的房貸。整個中國房地產市場整體的盤子開始一反過往二十年的狂飆突進,從流量競爭開始進入到存量競爭。那么毫無疑問,其中比較跳的、負債杠桿較高的巨無霸房企就開始暴雷了。
(恒大的經歷很有代表性)
而2022年,房貸的主要來源,居民的長期貸款甚至出現了絕對值下降,也就是一度上熱搜的提前還貸情況。
(2022年月度 新增人民幣貸款—居民中長期,單位 千億人民幣)
(數據來源:Wind)
2022年居民的長期貸款較前一年下降3.3萬億。
(2022年月度 新增人民幣貸款—居民中長期,單位 千億人民幣)
(數據來源:Wind)
這意味著大量的房貸被居民節約了下來,以及相應的無數月供。
這其中拿出哪怕一小部分來消費,就足夠擠爆五一旅游市場。
房子我不買了,車我也不買了,那么自然就會活得更加灑脫。精神上的解放自然會讓被物質壓迫的人性也得到解放。
而從歷史來說蕭條期時與人的精神相關的行業逆向繁榮是反復出現的。
比如20世紀二三十年代席卷全球的大蕭條,幾乎所有的行業都趨冷腰斬,美國人最喜歡的海外旅游幾乎停滯,平時熱鬧的古巴海灘門可羅雀,但此時好萊塢的電影卻乘勢而起,并且捧紅了無數明星。
疫情期間在線視頻行業用戶規模也明顯擴大。
總結:中國的“新陳代謝”
就如同太極一樣,繁榮期和蕭條期對立,就像陰和陽對立,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蕭條期也會有部分行業火爆,繁榮期也有部分行業接不到水。
現在整體的國內需求和制造仍然動力不足。僅僅五一之前還在談論失業大軍涌入外賣導致騎手收入腰斬。
全世界現在都受到疫情和蕭條的雙重打擊,中國已經可以稱得上風景這邊獨好,但大家仍然是承受著壓力負重前行,誰都不容易。
不過要注意到,冬天雖然萬物肅殺,但是也是殺死害蟲,消滅病菌的“消毒期”。正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每個階段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但如果能夠透過表象看到本質,那就是蕭條期間過剩的產能會加速出清,尤其是大量的資源將從房地產轉移出來。這個表象就是我們看到的房貸的減少,尤其是在貨幣政策放水的情況下仍然減少,這就說明了社會運行模式的變化。
在原來的循環中,中國承擔世界的生產任務,通過制造業的外貿,獲得大量的順差作為國民總收入,由服務業分發給全體居民,而后再由居民的最大消費市場房地產市場回收錢款,流入銀行、房企、地方政府三處,再由銀行放債、房企基建、地方投資向全社會的企業部門定向釋放。這種模式在經濟增長且外貿良好的時期有競爭優勢,利于順勢取利;但是問題在于耗竭了居民的消費力,造成內需不振與某種程度上的“按資分配”。在世界性的蕭條期中,這種模式的弊端第一是受制于外人,第二是對按勞分配的公理良序造成了扭曲。
所以在美國造成的全球化階段性退行中,一種新的循環就自然應運而生了。那就是銀行貸不出去的錢,由居民直接通過消費流入社會,由大量的生產型企業和社會的勞動單元直接承接流動性,最后社會統一協調機制下,一部分發展先進生產力搞制造業的升級,另一部分變為社會福利再復歸居民部門。這種新的的模式一方面促進了內循環減少了外部依賴,另一方面發展了生產力促進中國的現代化。
所以在這種思路下,全社會的共識隨著政策的導向,自然向居民消費力的解放這個進程上集中起來。火爆的五一旅游只是這一社會進程的一個表征。如果沒有對房地產行業的合理調控,如果沒有提前進行去產能的操作,如果沒有對金融系統內保外貸的約束,那么中國就會和美國一樣繼續在債務周期中越陷越深。而不是如今天的中國一樣遏制住落后的壟斷行業,迎來消費力的發展與生產力的升級。美國已經是垂暮的美利堅,而新中國仍是那個“少年中國”——仍然保持著少年的志氣與旺盛的新陳代謝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