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進入后疫情時代,隨著經濟發展逐步回歸常態、提振汽車消費政策的連續出臺,汽車行業逐步復蘇回暖,這一切將給車險以及車險理賠市場帶來一系列的變化。
后疫情時代,車險理賠迎來新挑戰
銀保監會在2022年12月底發布二次綜合改革的通知,車險仍然是財險公司的主要業務來源,車險行業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疫情后隨著人們出行的恢復,車輛出險明顯增多了,再加上新能源車銷量不斷攀升,車輛出險后車均換件率和維修費用也在上升,這些勢必會給保險公司帶來更多的理賠壓力。
另外,近期新車輪番降價,造成二手車價格下滑,但維修成本并不會降低,保險公司從配件費用、工時費用方面去收緊支出以實現減損的空間將越來越小。而隨著國內平均車齡逐年增加,保險公司采用推定全損的方式進行事故車理賠將帶來更大的減損收益,再加上車主推定全損的意識逐年增強,可以預測,未來車險理賠中推定全損的概率應該會大大增加。
推定全損創新服務,助力大案處置效率提升
眾所周知,推定全損這種方式能夠實現理賠減損、提高理賠效率、提高客戶滿意度,很多保險公司在大案處置中都已經廣泛應用。大案處置工作用四個詞概括就是前置保全、快速估損、高效結案、精準送修。博車網作為保險公司事故車輛拍賣服務的重要合作伙伴,結合多年積累的經驗與保險公司的需求,在配合保險公司通過推定全損進行大案處置的過程中提供多項創新服務,幫助保險公司在大案處置的運營效率與服務質量方面都取得了進一步的提升。
大案處置的核心是如何制定推定全損早期判斷的規則。為了方便保險公司第一時間識別出“大案”并對車輛推定全損是否有利快速做出判斷,博車網根據歷史數據給出了推定全損早期判斷的規則的建議,其中包括“氣囊彈出就會觸發規則”。在報案環節或車輛事故現場,大案定損人員應用推定全損早期判斷規則,通過事故形態等判斷,可快速將部分大案識別出來,并對車輛進行集中的前置保全。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的變化,這個規則需要不斷迭代優化,未來對于一臺十年以上的車輛可能損傷到水箱就要進行前置保全。
前置保全是“大案集中化”的首要環節,在車輛出險后的第一時間,保險公司將符合推定全損早期判斷規則的車輛從第一現場、停車場、修理廠集中拖到保險公司指定的保全場地,掌握大案處置的主動權。據了解,博車網早在疫情前就已經在全國與多家財險公司開展了前置保全項目合作,幫助保險公司在縮短案件處置周期、提高客戶滿意度、減損降賠、管控維修資源、管控風險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值得一提的是,前置保全這種方式在多次大規模水淹車處置工作中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和驗證。目前,博車網在全國已有130多個保全場地,更加方便車輛就近保全,更好地服務于保險公司。
對于大案定損來說,快比準更重要。博車網還為保險公司提供了快速估損工具,結合車輛殘值,定損人員可快速明確最優理賠方案——對于推全有利的案件,保險公司可以快速與車主溝通,確定推定全損賠付方案,客戶盡早拿到賠償款,車輛得到快速拍賣處置,實現高效結案。此舉在提高車主滿意度的同時,還能有效規避理賠流程中的各種風險和滲漏。對于維修有利的車輛實現精準送修,能對前端業務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前置保全、快速估損、高效結案、精準送修,整個流程能夠避免車輛拆解導致的理賠時效延長、費用增加、殘值貶值等問題,還能增加保險公司對車輛處置方案的主動權。面對可能來自于業務前端的壓力,保險公司可以先從電網銷和代理渠道來源的車輛著手,再逐步推向其他渠道車輛。
“一次競價、二次拍賣”,讓事故車輛殘值得到合理定價
“一次競價、二次拍賣” 是目前保險行業普遍采用的事故車殘值定價模式,這是保險行業理賠條線的各級領導專家經過多年的實踐,摸索出來的行之有效的辦法。“一次競價”是指保險公司將殘值車輛發給合作的多家拍賣公司進行詢殘,通過一次競價得到市場化的合理價格。如果車輛符合推定全損標準,保險公司便將殘值車交給報價最高的拍賣公司處置。“二次拍賣”是指拿到車輛處置權的拍賣公司將車輛面向市場去拍賣,通過充分競價確保殘值最大化,幫助保險公司實現減損。
根據博車網的歷史數據,通過推定全損處置能給每臺車帶來直接減損2萬元,通過“一次競價”獲得的殘值幫助保險公司遏制4S店或修理廠變相壟斷的高額維修費用,每臺車能間接減損1萬元。按照每年詢價量50萬臺計算,其中推全20萬臺、未推全30萬臺,通過“一次競價、二次拍賣”為保險行業帶來的直接和間接減損多達數十億,預計加大推定全損的力度后,能為行業帶來近百億的減損。
事故車處置備受輿論關注,拍賣企業承擔社會責任
在保險公司通過推定全損處置事故車的過程中,經常受到來自社會和輿論的關注。例如在7.20鄭州暴雨之后保險行業處理的水淹車多達四五萬臺,很多媒體在問“車去哪了”,被淹車輛的去向和后續流通情況一時間成為“熱點話題”。
拍賣是一項中介服務,事故車拍賣企業在服務好保險公司、確保殘值最大化的同時,也要維護好下游買家的利益,讓下游買家以合理的價格獲取到維修資源,同時還要肩負社會責任。由于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待完善,事故車的流通領域還存在一些問題,備受社會輿論的關注,尤其是保險全損事故車輛通常被認為都是報廢車輛,如果處理不當,會給保險公司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博車網非常注重損傷嚴重車輛在流通中的風險管控,為此做了以下三件事:
1)經過對多年積累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經驗總結,博車網制定了企業級《不可修復事故車標準》,從安全性和經濟性角度進行判斷,把損傷嚴重的車輛面向拆解企業拍賣做拆解,車輛拆解后的可利用零部件可以循環再利用,避免嚴重事故車輛過度維修后上路帶來交通安全隱患、保險欺詐風險。目前博車網已與國內300多家拆解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上拍的車輛近30%是通過拆解處置,累計拍賣的拆解車輛達10萬臺。
2)博車網還基于平臺內車輛的歷史詢價和拍賣記錄,建立了車輛風險等級庫,并面向市場提供“幫查車”數據查詢服務。博車網將數據通過智能模型分析后,結合車齡、事故形態、車損賠付比例等多重因素,將車輛劃分風險等級,幫助用戶排查車輛風險,確保車輛流通時的信息透明。2022年博車網已累計為客戶提供100萬次車輛查詢,僅今年2月就提供了15萬次查詢。
3)博車網定期向車管部門同步重大事故車輛信息,通過數據庫對可疑車輛的歷史記錄進行查詢,協助車管部門查獲了很多利用全損車輛做非法拼裝、套牌、騙保的車輛,合力打擊違法行為,遏制不法分子對保險公司和社會的危害。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推定全損在國外已經比較成熟,北美每年有近500萬臺車輛是通過推定全損方式處置的,在國內每年僅30萬臺左右。巨大的差異主要因為車齡、車價、人工成本等方面的差異,比如中國的平均車齡還不到7年,而美國的已經達到12年。另外,美國每年推定全損處置的500萬臺車輛中有50%做了拆解,拆解后的零部件循環利用也已經很普及,而這些在國內才剛剛起步,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機遇,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的當下,很多保險公司有更長遠的戰略規劃,重視企業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建設,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通過推動更多損傷嚴重的車輛以拆解的方式處置,將可循環利用的零部件廣泛地應用在老齡車上,減少全新配件生產造成的排放,助力降碳減排行動,是踐行ESG的有效方式。我們也希望相關方面能夠出臺政策,對于使用舊件維修的老齡車的車險保費給予優惠,推動全社會形成“老齡車維修用舊件,節約資源”的共識,實現更大的社會效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