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圖之
原創首發|藍字計劃
全文字數|約5000
去年11月搬入首爾漢南洞總統官邸以來,韓國總統尹錫悅以“家宴”的形式只招待過兩次客人,分別是5月7日訪韓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夫婦、去年11月17日訪韓的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其余訪韓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均沒有享受如此待遇。
彼時正被輿論盛傳“軟禁母親清洗王室”的薩勒曼,為什么能成為尹錫悅家宴的第一位座上賓?
去年是韓國和沙特建交60周年,薩勒曼王儲作為沙特的王位繼承人,其政治地位自不待言,關鍵是他還帶來了300億美元投資大禮包。
兩國除了在基建、重化工、制造業等韓國傳統強項上合作,薩勒曼還特別提到,希望韓國企業能參與到軍工、能源、國防、小型核反應堆(SMR)開發和核電站人才培養等領域。
整個阿拉伯世界,目前只有一座核電站,位于沙特的鄰國兼經濟競爭對手阿聯酋境內。而立志成為阿拉伯世界領頭羊的沙特,早在2017年就已經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出將建造核電站,目標是在2030年前將2組1400兆瓦規模的核電機組投入運行。韓國電力企業已經進入最后的競標角逐。
造價高達數百億美元的核電站,很可能成為薩勒曼送給尹錫悅的投資盛宴里一道最誘人的Matazeez。
而韓國,正以中東為立足點,力圖實現自己的核電大國夢。
與此同時,揮之不去的“核電黑幫”陰影,始終籠罩著他們,也隨著他們一起,沖擊著中東地區的秩序。
向石油富國出口核電
去年1月,時任韓國總統文在寅訪問沙特,他告訴薩勒曼,韓國的核電站技術全球領先,由韓國公司承建的巴拉卡核電站已投入商業運營,相信韓國將成為沙特核電站產業的最佳伙伴。
12年前,2009年12月,韓國電力公社以200億美元的投標價格贏得阿聯酋巴拉卡(Barakah)核電站建設合同。這是韓國第一次擊敗來自法國、日本等傳統核電大國獲得海外核電站建設工程。
為了拿下巴拉卡核電站的單子,韓國電力公社可謂“卷”死了同行。
失敗的法國受到打擊后,不斷有媒體分析失敗原因。韓國《朝鮮日報》引述一家法國報紙說:“韓國接單隊在周末也在工作,這是犯規。”意思是法國徹底遵守“每周35小時工作制”,而韓國甚至成立了作戰室(戰時狀況室),24小時即時回應訂貨方的各種資料要求等,實行了不公平競爭。
韓國建造核電站的最大競爭優勢是高性價比。根據世界核能協會(WNA)2021發布的數據,各主要核電出口國中,核電站建設單價(美元/千瓦)排名為:韓國3571、中國4174、美國5833、法國7931,即韓國比中國便宜14%,比法國便宜一半以上,比美國便宜近四成,在價格上相當有競爭力。
|建設中的巴拉卡核電站(圖源:維基百科)
巴拉卡核電站最后實際造價是244億美元。該核電站共有四個機組,一號機組于2021年4月正式啟動商業運轉發電,二號機組去年3月發電,三號機組將于今年投產,四號機組將于明年竣工。屆時,它們的發電量5000多兆瓦將占阿聯酋總電力的四分之一。
而韓國也從核電站中獲益頗豐。根據韓國友利金融經營研究所今年3月發布的報告,巴拉卡核電站的建設單價比以同一型號建設的韓國國內新古里3、4號核電機組高出2倍左右,即使考慮到海外事業風險,也可以確保利潤。韓國還可以從建成后的營運、維護和燃料供應合同中再獲取200億美元的收益。
巴拉卡核電站給阿聯酋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今年尹錫悅訪問時,這個石油富國又給了韓國300億美元的大訂單——韓國去年接收的外國人直接投資額也才305億美元。
而阿聯酋主權基金這次的對韓投資計劃,遠超它同英國、中國、法國等國簽署的現有投資協議總和。以至于韓國媒體興奮地呼喊:“第二次中東熱潮”近在咫尺!
尤其在核能合作方面,兩國簽署了簡化出口程序的“行政約定”,并通過了加強包括兩國共同進軍第三國核電站市場、擴大能源金融和投資等的共同宣言——暗示了兩國共同參與鄰國沙特核電站建設的可能。這直接讓中東的秩序走往另一個方向。
《朝鮮日報》專欄文章引用韓國中東問題專家、漢陽大學前教授李熙秀說:“阿拉伯最重視‘共同體承諾’和‘信賴’。”承攬巴拉卡核電站訂單的韓國徹底遵守了承諾。同一時期,法國承攬的芬蘭核電站的工期推遲了10年,工程費用也增加了1倍。阿聯酋總統穆罕默德表示:“在過去的10年里,韓國履行的承諾就像是奇跡。”他說“韓國不一樣”,積極向鄰國推薦韓國。
13年的蹉跎重見曙光
去年5月,沙特向韓國、法國、中國、俄羅斯等國發出了核電站競標邀請,但法國的造價過高,中國缺少在沙漠地區建核電站的經驗,韓國媒體《亞洲日報》認為,競標將主要在韓國與俄羅斯之間展開。
韓國對于在沙特搞基建并不陌生,那是一段在當代史上繞不過的勞務創匯、基建外交時代。
1970-198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時期,韓國企業派遣大批工人赴中東各國承攬建筑工程,其中的主力就有1977-1992年由李明博任社長/會長的現代建設。
當年,為了縮短工期,拿下沙特朱拜勒港口工程訂單的現代建設,在韓國蔚山制造了89個重500噸、10層高的鋼結構物,用駁船渡過了12000公里的大海。韓國借中東建設熱潮之手得以在當年動蕩的世界經濟中轉危為機。
而巴拉卡核電站也是李明博任韓國總統時推行能源外交的得意之作,他親自出馬說服了核電站背后的關鍵人物:穆罕默德王儲。他在2011年3月14日還親自出席了該核電站的動工儀式,盡管三天前發生的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令當時世人幾乎談核色變。今年1月出訪阿聯酋歸來的尹錫悅,在致電被他特赦出獄沒多久的前總統李明博時,特別分享了對阿能源外交的新成果,已經身為阿聯酋總統的穆罕默德也讓尹錫悅轉達他對李明博的問候。
但在當時,李明博想不到,巴拉卡核電站短暫高光后卻是長期的停滯,核電再出口已經是13年后了。這13年的蹉跎,既有福島核事故給世人造成對核電不信任的長期陰影,更主要是韓國主政者特別是文在寅5年任期“去核電”政策的打擊。
去年總統大選政黨輪替之后,韓國的核電出口才開始重新發力,成立核電出口戰略推進委員會加快核電出口事業。早在去年8月,國企韓國電力公社全資子公司韓國水電與核電公司承建了埃及達巴(El Dabaa)核電站的部分外包工程業務,造價為三萬億韓元(約158億元人民幣),其中一半又轉包給民企斗山能源,后者還負責為韓國新韓蔚核電站3、4號機組制造反應堆及蒸汽發生器。
達巴核電站的總造價是300億美元,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ROSATOM)承建主要工程,埃及只需籌集15%的資金,其余約250億美元的貸款由俄方負責,償還期限為22年,年利率為3%。這種“工程+融資”核電站建設模式對埃及這樣的發展中國家頗有吸引力,畢竟它不像同為阿拉伯國家但富得流油的沙特和阿聯酋那樣資金充足,也因此讓俄羅斯占據了世界核電出口市場近七成的份額。
|達巴核電站一號機組第一批混凝土澆筑完畢(圖源:埃及核電廠管理局)
但是,多個國家漫長的還款周期疊加在一起,也有使俄羅斯資金鏈緊張乃至斷裂的風險。對于正要興建核電站又不差錢的沙特來說,俄羅斯這種模式徒增枝節。更何況它還有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的黑歷史。所以,韓國取得沙特核電站的承建標的勝算很大。而韓國水電與核電公司對埃及核電站項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也難怪它要另外轉包給民企。不過,有好過沒有,總算有個新的開始。
去年10月,韓國水電與核電公司與波蘭民間發電公司ZE PAK、國營電力公司PGE簽署了合作意向書,共同推進在該國蓬特努夫火電廠地塊建設2至4座核電機組,《朝鮮日報》預計該項目可以為韓國帶來10-30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14億-1542億元)的出口收入。
韓國電力公社還跟土耳其政府在談一筆40多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51億元)的核電站項目。如果通過項目審查,最快明年就可以簽約。
一個個比起韓國本土財閥們數倍收益的國家項目,似乎正粗暴地將“核電黑幫”的過往拋諸腦后,也在重構著韓國的秩序。
被一部電影耽誤的核電產業
起點很高的韓國核電產業,早在腐敗和“自宮”中沉淪了多年。
2014年2月7日,韓國核能安全委員會發表調查報告稱,以2013年1月以來,韓國所有的核電站零件供應商的產品合格證書為調查對象,在全部289983件證書中,偽造證書為2114件,占0.73%;無法鑒定真偽的證書3408件,占1.18%。另據韓國監察院2013年對向韓國核電站供應零件的美、加、法、英、德等外國供應商的產品合格證書的兩次調查,在2075個證書中,偽造證書8件,占0.4%;無法鑒定真偽的證書18件,占0.9%。由此可見,韓國核電站的國產零件品質確實低于進口零件,但其整體不良率其實也并不高。
不過,即使如此,極少的不良零件也會給核電站運行帶來問題:就在上述報告發布后三個月,新古里1、2號核電機組及新月城1 號核電機組因安全問題停止運轉。韓國核能安全委員會和韓國核能院的調查結果顯示,向上述核電機組供應的電纜等零件的產品合格證系偽造。
因此,韓國檢方開始調查相關供貨商的行賄、偽造文件、詐騙等行為。截至2015年11月,被立案起訴的共106件,其中已判決的有68人,他們的總刑期是253年9個月,平均刑期三年多。
由于在前述窩案調查中,核電站管理層、核電零組件供應商以及測試廠商,關系錯綜復雜,整個核電產業被當時的韓國總理鄭烘原稱作“核電黑幫”。
2016年12月7日,韓國核電站災難片《潘多拉》上映,吸引了458萬人次觀看,并打入年度韓國國產電影票房排行榜位居第十名。當月中旬,文在寅在釜山發表了該片的觀后感:“就像枕頭邊吊著一枚炸彈一樣。必須清理潘多拉的盒子。”
事實上,這部虛構影片的總顧問是東國大學醫學系微生物學教授金益重,是一名長期反核人士,也是為2017年文在寅競選總統打造施政綱領(大選公約)中去核化政策的智囊之一,他在該年7月對一群高中生演講時夸張地聲稱,“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中,日本70%的土地被污染了。 在日本白內障、狹心癥、腦出血、肺癌等比事故前增加了200%-300%”,“2011年以后的4年間日本多死了60萬人,我想證明是死于核輻射”。
|金益重在“國民TV時事脫口秀”網絡節目談“核黑幫”問題
文在寅當選之后,作為政府機構的韓國核能安全委員會的委員中沒有一名核能方面的專家,反而由非專業的反核人士當道,連每年由產業資源部與韓國水電與核電公司共同發行的《核能白皮書》都停刊了。
在其5年任期內,不惜唆使公務員業務造假,永久停運了月城核電站一號機組與古里一號機組;中斷了4座核電機組的建設(新古里5、6號,新韓蔚3、4號),取消了四座機組(天地、大津)的興建計劃,甚至連第四代核電站的研發都被叫停。唯一新投入運營發電的核電機組只有一座(新古里4號)。五年去核電政策使韓國核電在全部能源中的比例下降了約五個百分點。
而金益重等反核人士更是向荷蘭的《世界能源信息服務》(World Information Service on Energy) 、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等刊物大談特談前政府的核電腐敗,上述案件正是“證據”。不過,他們將韓國核能安全委員會的報告數據掐頭去尾,只提偽造證書數量而不提總量及比例,也不提外國供應商的偽造證書情況;對被判刑的人也只提其總刑期而不區分獲刑是否只因造假,營造出一種韓國核電零件很危險、后果很嚴重的氛圍。這樣一來,全世界都會質疑韓國核電的安全性。韓國核電出口受挫與此不無關系。
打造第四大支柱產業
當然,韓國也有沒被《潘多拉》和“去核電”迷惑并嚇倒的人。
2016年,世宗市一名叫郭勝民(音譯)的高二學生看了電影后深受沖擊,開始查閱核能相關的資料,但發現事實與虛構的電影大不相同:即使一架27噸重的飛機以800公里的時速撞擊韓國核電站的隔離容器,外壁也只會輕微受損,而且它的防震設計也很好。兩年后,他考上韓國最高學府首爾大學,選擇的專業正是核工學科,盡管文在寅在2017年上臺后奉行的去核電政策,使得與核相關的專業前景頗為暗淡。
媒體也指責文在寅政府“去核電”是自毀長城,瓦解核電生態。一方面,大學核工學專業的學生不斷流失,要維護核電站未來30年運營的人才將出現斷層;另一方面,為核電站正常運轉提供零部件的產業鏈下游企業也將逐漸凋零。
像郭勝民這樣的韓國人在去年的總統大選中,選擇了廢除去核電政策的尹錫悅。尹上任一個月,就視察了慶尚南道昌原市的斗山能源核電裝備廠,并表示要讓已停建的新韓蔚核電站3、4號機組盡快復工。
因為去核化帶來的能源缺口大大加劇了韓國居民的負擔。韓國國會立法處的調查報告顯示,以今年3月的電費為準,核電每度約0.26元人民幣,而液化天然氣(LNG)電費是1.4元人民幣,足足是前者的5倍多。因此五年間,韓國電力公社的損失額高達25.8088萬億韓元(人民幣約1336億元)。僅去年,其營業虧損超過32萬億韓元(人民幣約1657億元),這些成本現在變成了電費上漲的壓力,落到了每個人身上,韓國政府和業界預測,以4人家庭為準,月均電費或將上漲2400韓元(約合人民幣12.56元)。
去年12月14日,韓國第27座核電機組新韓蔚1號在動工12年后建成投產。該機組采用實現反應堆冷卻劑系統、核電測試控制系統等核心設備國產化、技術自主可控的第三代韓式ARP1400壓水堆,尹錫悅政府的目標是到2030年出口十臺這樣的核電機組。
|韓蔚核電站(圖源:維基百科)
在當天發去的賀電中,他正式宣布廢除文在寅政府推進的去核電政策。尹還說:“我每次會見各國首腦都帶著APR1400小冊子,不遺余力地夸贊韓國核電站施工的迅速性、建設費用的合理性以及核電站的安全性”。為此政府支援核電產業的工作、金融及研發資金,本年度為一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3.64億元),第二年還將翻倍,此外還將投資4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45億元)開發韓國自主研發的小型模塊化反應堆,以掌握未來核電市場的主導權。
去年底,韓國產業資源部敲定《第十次電力供需基本計劃2022-2036》,擬在2036年將核電比率提升至34.6%,位居第一,煤電和LNG將分別降至15%和10%以下。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韓國核電比率為29.6%,大致恢復到去核電以前的水平。韓國顯然想將核電打造成繼芯片、汽車、鋼鐵等之后的又一新興支柱產業。
(注:*Matazeez:沙特美食,羊肉和蔬菜放入香料調味汁烹飪而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