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莫斯科被無人機襲擊了,好多人都在說這事。不過這還是個宣傳效果大于實際意義的事,只能造成一點輕微損壞,傷不了俄羅斯筋骨。
真正有意思的是另一條,說俄羅斯第一季度個人所得稅收入暴跌20%。
為確保真實性,我特意到俄羅斯金融網站上查實了一下,數據是正確的,個人所得稅一項為950.2億盧布,比2022年第一季度(1190億)減少了240億,大約為20%。
可以與之互相佐證的是來自俄聯邦主體之一韃靼共和國的一條消息,據該國行政長官魯斯塔姆?明尼哈諾夫說,他們第一季度個人所得稅少收了38億。
個人所得稅對應百姓收入,對應的是2022年俄羅斯人同期實際工資負增長7.2%,這是由塔斯社官方公布的。
根據俄羅斯聯邦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1年俄羅斯全國人均月收入40000盧布上下。2022年,俄羅斯官方公布的工資中位數為31500-38000盧布,負增長7.2%就是37000多盧布,似乎對得上號。但與個人所得稅減少額度不符,所以許多俄羅斯經濟學者質疑說,27639盧布才更符合該國大多數人現狀。
這就有點尷尬了,且不論盧布匯率的波動,40000盧布到27000多盧布是什么概念,個人所得稅收入減少20%又是什么概念?
從統計數據看,俄官方的說法前后矛盾,所以我相信27639盧布更接近真實情況。
俄羅斯稅收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一是增值稅,比重約為30%左右;
二是所得稅,包括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比重約為20%;
三是資源稅,約占20%;
四是社會保險費,占比約為15%;
還有就是關稅,約為5%。
根據俄羅斯聯邦財政部的數據,2019年俄羅斯個人所得稅占稅收比重為約15.7%。這個數字在過去幾年中保持相對穩定。如今一下跳水20%,說明俄羅斯的經濟確實出了問題。
實際上,特別軍事行動開展以來,俄羅斯就受到美國、歐盟以及其他國家的經濟制裁。外界一度以為俄羅斯的經濟指數將出現兩位數下跌,樂觀的人還認為,它的經濟將很快崩盤。
不過這并沒有發生,2022年,俄羅斯的經濟明顯好于預期,縱觀全年GDP僅下跌2.1%,著實讓不少人跌碎眼鏡。
許多人以為俄羅斯除了賣能源就沒別的來錢項目了,這被證明是錯的。事實上俄羅斯經濟相對多元化,除了能源領域外,還有其他行業的發展,如軍工、農業、制造業、金融等。雖說是大而不強,但這種多元化結構,使得經濟不太容易受到某一個行業或地區的沖擊而崩潰。
而且面對制裁,俄羅斯有相當的經驗。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后,俄羅斯遭到美英等27國制裁,所以它很注重儲備積累,甚至達到了過度積累的程度,以免受外部沖擊。
我們還容易忽略一個事實,畢竟俄羅斯是世界前十的經濟體,它又有戰時經濟的經驗,甚至可以說,它是最會搞戰時經濟的國家。莫斯科通過資本管制、堡壘戰略等種種手段,再加上石油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意外收獲,使得俄羅斯擁有部分重建其供應鏈的能力。
當然,還有德國、意大利他們沒有完全遵守對俄的制裁措施有關。制裁就是這樣,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發揮作用,經濟關系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調整和重建,因此嚴厲的制裁并沒在2022年就立竿見影。
但是從中期來看,制裁的威力正在顯現。
今年2月就爆出消息,2023年1月俄羅斯聯邦預算收入數據創下2010年以來的最低記錄,財政赤字創下2000年以來的最高記錄。原因主要來自經濟制裁——石油禁運和能源限價。
然后就是俄羅斯經濟在第一季度萎縮1.9%,個人所得稅收入大幅下降,而根據莫斯科交易所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截至第一季度末,股票市場的總市值為43.44萬億盧布(556.90億美元)。股票市場的市值和傭金收入下降了35.1%;隨著交易速度的放緩,交易量收縮了64.5%。
俄羅斯如何應對呢?目前看起來只有加稅、印錢、出售黃金、拋售外匯。
如俄已經從2023年1月起對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企業提高稅收,此外還將提高礦產開采稅。但是增稅顯然是把雙刃劍,光說直接后果,首先就將打擊造船、保險、運輸等一系列相關行業。
這些辦法只能說是殺雞取卵,寅吃卯糧。但俄羅斯不得不這么做,戰爭的背后是經濟支撐,砸出去的炮彈,損失的裝備,陣亡士兵的撫恤金,那都是要真金白銀的。
錢不會說謊,戰爭就是比燒錢。俄羅斯是個很大的經濟體沒錯,它有多元的經濟結構,但它也和蘇聯一樣,繼承了大而不強的毛病。長久以來,俄羅斯一直面臨長期投資不足的情況,它還有人口問題、低生育率問題。早在2022年之前,2010年以后,俄羅斯的經濟增長前景就一直很黯淡,增長率持續下降,在工業現代化方面進展甚微。
俄烏之戰前,俄羅斯經濟已經在衰退,對戰爭的大規模動員使得勞動力減少,移民人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這些都是對經濟相當不利的因素。
曾經有朋友在后臺跟我說過,開戰以來,烏克蘭逃離家園的人更多啊,已經將近2000萬了。我查了一下,確實是的,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在1月31日曾表示,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至2023年1月31日,共有1820萬人逃離烏克蘭。但他同時也表示,其中又有1029萬人后來返回了家園。
所以至少在目前看來,烏克蘭還有足夠的戰爭潛力。烏軍并不需要在一次決定性反擊中擊敗俄軍,只要能耗下去,拖垮對手不是問題。而從他們在巴赫穆特表現出的戰斗力來看,要達到耗下去的目的并不困難。
把這些消息連起來看,不難得出個階段性結論,隨著戰爭的繼續,俄羅斯的經濟困難只會惡化,看不到盡頭。
指望通過無人機空襲莫斯科讓俄羅斯停戰是幻想,F16最快也要好幾個月才能形成戰斗力,它或許是種能改變戰局的武器,但僅靠飛機也不會贏得戰爭。
對莫斯科來說,實實在在火燒眉毛的是經濟挑戰,很可能最后,打敗俄軍的不是正面戰場,而是沒錢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