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而美軍卻一再無視中國的警告,公然將戰火燒至鴨綠江邊,直接威脅到我國東北邊境的安全。于是,毛主席在收到金日成、樸憲永的求援信后,立即召開了中央會議,就接下來朝鮮半島的局勢,以及是否出兵的問題進行了討論……
01
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對于是否出兵,兩種意見相持不下。大多數領導人不同意出兵朝鮮,因為這意味著要面臨許多困難。對此,毛主席則堅定地表示:“朝鮮是中國的友好鄰邦,如今他們處于國家危急時刻,我們站在旁邊看心里也難過。唇亡而齒寒,戶破則堂危。”
對此,彭德懷是支持毛主席的,他認為出兵朝鮮意義重大,是正確而且十分緊急的。正因如此,當毛主席向彭德懷提出由他擔任志愿軍司令員率兵援朝作戰的意見時,彭德懷毫不遲疑地回答說:“請主席放心,我這個人的脾氣你很了解,我完全服從中央決定。”
聽了彭德懷的表態后,毛主席深吸一口煙,點頭說道:“現在正是中央為難的時候,你這個彭老總總是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現在有你這句話,我可以放心了。”就這樣,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52歲的彭德懷臨危受命,掛帥出征,踏上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征程。
出征前夕,毛主席特地在家里為彭德懷設宴餞行,此外,毛主席還給彭德懷“介紹”了一個“新兵”:“岸英想當志愿軍,他在蘇聯時當過坦克兵,還會講俄語、英語,你到朝鮮少不得要和蘇聯人、美國人打交道,讓他跟你去朝鮮打仗,你看能不能收下他?”
雖然是志愿軍司令,但戰火無情,彭德懷馬上一口回絕了,并且讓毛岸英安心在后方搞建設,這也是支援前線的一種方式。見彭德懷不肯收下自己,毛岸英心里著急,只好向父親求助。見狀,毛主席笑著對彭德懷說道:“老彭,我看你就收下他吧。越是在這種時候,如果連我毛澤東的兒子都不往前站,又讓誰的兒子往前站呢?”
聽了毛主席的話,彭德懷心里非常感動,終于松了口。就這樣,毛岸英成為了抗美援朝的第一個兵。彭德懷看到毛澤東親自送子出征的舉動,不僅感受到毛主席對他的信任,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對于抗美援朝必勝的信心和決心。
來到朝鮮戰場后,彭德懷跟戰士們一樣,長期生活在艱苦的戰地環境中,在寒冷潮濕的礦洞中指揮百萬大軍。但是,由于精神的極度緊張和飲食無常的習慣,彭德懷的胃腸炎、痔瘡舊病復發,經常大便出血,后來左額長了個腫瘤,時不時就脹痛,影響到了工作和睡眠。
1952年,彭德懷額上的腫瘤變大,病情加重。根據醫生的會診意見,彭德懷必須盡快回國治療,可彭德懷卻怎么都不肯離開前線,不管是誰勸都沒有用。無奈之下,志愿軍司令部只好給毛主席打了電報,告知了彭德懷的病情。
毛主席了解彭德懷的性子,直接讓他回來肯定是行不通的,在思考片刻后,毛主席作了批示:請聶榮臻代總長商傅連璋提出辦法。沒多久,聶榮臻就在提交的報告中給出了建議:另派一人到朝鮮接替彭德懷的工作,以便讓他安心回國治療。
就這樣,陳賡于1952年3月底,在毛主席的同意下來到朝鮮。黃昏時分,陳賡抵達朝鮮檜倉的志愿軍司令部,一見面就馬上告知了彭德懷此行的來意,勸其快速回國休養。
01
但是,彭德懷從軍三十多年以來,還從未有過住院的經歷,一聽又是讓自己回去治病,彭德懷更是滿臉的不情愿。于是,彭德懷特意回電給毛主席,堅持稱自己額頭上的小瘤子不要緊,因為朝鮮還有非常緊急的事情需要處理,所以暫時先不回京。
陳賡聽聞此事后,心里不由得為彭德懷的精神肅然起敬,但病情不是兒戲,焦急萬分之下,陳賡想出一個主意。陳賡拉來宋時輪和甘泗淇,同他們商議如何讓彭德懷回國治病,最后決定立即向軍委和毛主席發電報,在電報里“參彭總一本!”
很快,陳賡就擬好了電報,并且以三個人聯名的方式,讓秘書“加急”發了出去。電報中這樣寫道:
“醫學專家認為彭應馬上回國治療,他不能再拖延。彭總意見認為最近還需去金首相處談一談。我們同意這一意見,但這要推遲到5月份才回國治療,據醫生意見似不甚妥。究應如何,請中央決定。”
了解情況后,周總理親擬電報,并急送毛主席批發。很快,陳賡就拿著中共中央發回的電報,笑嘻嘻地走到彭德懷跟前,當面遞了過去。不僅如此,陳賡還故意拉長了腔調,說道:“中央催你馬上回國治病哦!老總啊,我看你這回還敢抗命不遵否?”
這回,彭德懷也沒有辦法了,只好看著電報撅起了嘴,半天不吭氣。回國之前,彭德懷對洪學智交代道:“我回去之后,由陳賡同志代理我在志愿軍的一切職務,他是1922年的老黨員,資格比我還老些,你們今后要積極配合,支持他的工作。”
陳賡聽罷,馬上補充道:“我在志愿軍的資格可沒有學智同志老哦,我是后來的嘛。”
就在這時,洪學智做了一個立正挺胸的姿勢,嚴肅地說道:“請彭總放心,我堅決服從陳賡同志的領導!”
彭德懷聽后點頭笑道:“好,好。”就在這時,陳賡卻似乎有些不“樂意”了,他沖著洪學智大聲說:“什么服從不服從的,你把后方那攤子抓好了,就行了!”
做好安排后,彭德懷見過金日成,然后離開了奮戰一年半的朝鮮前線。在回程的路上,彭德懷看到沿途的滿目瘡痍的土地,以及一群群失去親人的孤兒寡母,不由得眉頭緊蹙,心中很不是滋味……
回到北京后,彭德懷在傅連璋的安排下住進了北京醫院。幸運的是,檢查發現腫瘤是良性的,手術效果也很好。于是,中央在彭德懷出院休養一段時間后,決定讓他留在北京,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彭德懷推辭不過,只好奉命就職。
沒多久,浦安修也被調到北京工作。毛主席決定為彭德懷在中南海安個家,但彭德懷覺得這樣不好,起初怎么都不肯同意,最后在楊尚昆幾番勸說之下,才勉強同意住進中南海永福堂的一個小四合院里。
那段時間,彭德懷只要有空,總會把侄兒侄女接到身邊,對他們進行細致入微的教育,讓他們了解更多的革命知識。對此,彭德懷這樣說道:“只有知道了國家的歷史,我們才不會忘本,你們要振奮民族精神,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好,從此再不要受帝國主義的欺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