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毛主席的一首“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我軍浩浩蕩蕩渡過長江,成功解放南京。
此時,自知大勢已去的蔣介石,早就通電下野,表面上將權力全部交給了李宗仁,背地里積極準備著逃往臺灣。
解放軍解放全國后,粟裕大將也在中央的命令下積極準備解放臺灣。
1950年,粟裕大將屯兵65萬,只待中央一聲令下,祖國即可實現統一。
但天有不測風云,隨著中共臺灣地下黨員“老鄭”叛變,再加上美軍的插手,朝鮮戰爭的爆發,我黨只好將精力從南邊轉移到北邊。
結果這一耽誤,美國一直從中作梗,直到今天臺灣問題都仍未解決。
臺灣問題一直是大陸兩岸同胞的痛點,無數中華兒女都因一灣淺淺的海峽,與親人再未見面。
雖然蔣介石也為臺灣回歸大陸做出的許多努力,并且和大陸一樣,他一直堅持著一個中國的原則。
無奈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軟,請神容易送神難。蔣介石為了“反攻大陸”,做了美國多年的棋子,還拿了美國無數的經濟軍事援助,想把美國搞出局后回歸大陸,無疑是難上加難。
直到1965年,蔣介石派人和毛主席等人提出想回歸大陸,只要大陸答應六個條件。
自1956年起,蔣介石就已經安排了曹聚仁前往北京和中共中央談判。
我方的態度是,只要政權統一,一切其他都可以坐下商量。
曹聚仁還回到了蔣介石老家奉化溪口,去拍了蔣介石的祖墳。
因為蔣介石挖共產黨人祖墳的事沒少干,他逃后多次擔心祖墳被毀,雖然沈之岳偷偷拍了一次照片給蔣介石,但他還是心神不寧。
蔣介石收到照片后十分欣慰,但一直都不具體表態,一直拖到1965年,曹聚仁再次北上,并且帶來了蔣介石的六個條件。
隨后,在我黨的討論下,蔣介石這六個條件被悉數答應,只不過我們也附加了一些條件。
一、臺灣現任官員待遇不變,官職等級不變,臺灣人民生活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
二、蔣介石會攜舊部返回大陸,可以定居在除浙江省以外的任何省區,仍然可以保留國民黨總裁職位,我黨建議定居在江西廬山地區,但究竟如何,還要尊重蔣介石的選擇。
三、蔣介石和臺灣政府,必須和美國劃清關系,不再接受美國任何援助,如果臺灣財政有困難,大陸會按之前美國的標準照例補助。
四、臺灣軍隊全部編入解放軍,由中央統一控制。
五、廈門和金門合并、作為一個自由市擔任大陸和臺灣的緩沖地區,該地市長由國民黨陸軍中將以上將官擔任,此人必須為大陸所接受。
- 蔣經國出任臺灣省長、但臺灣要交出軍事和外交權力、其他政務均由臺灣自行處置,緩沖期為20年,過后雙方再進行協商。
這六個條件都十分合理,我黨也作出了巨大的讓步,只為我國能和平統一。
可惜隨后中國政局就發生了巨大的動蕩,臺灣回歸這件事也成了奢望。
直到1975年,蔣介石再次通過陳立夫傳遞了想要談判的意思,并且邀請毛主席訪問臺灣。
可惜的是,歷史就是這么愛捉弄人,兩岸統一終究不是這代能看到的。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在臺灣壽終正寢,次年周總理、毛主席相繼辭世。
直到今日,臺灣依舊是中華民族亟待解決的問題,相信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臺灣定會回歸祖國懷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