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渾古拙 寄意遼闊
——姚厚武姚厚武山水畫作品賞析
文/李寶林
姚厚武的山水畫作品在繼承與創新的實踐中,顯示出其不同尋常的藝術潛質及良好的藝術感受力,他以獨到的筆墨語言和恰到好處的整體把握為我們營造出北派山水強悍雄勁的新圖式。姚厚武的作品師承李家山水雄渾樸拙的筆墨風范,用筆大膽,恣肆縱橫,其作品能傳達出一種雄渾樸拙、蒼潤古雅的氣息,既有南派山水的舒展、空靈,又有北派山水的剛猛、豪放;既有水墨交融的滋潤,又有枯筆飛白的剛勁;既有潑墨揮灑的厚重,又有細線勾勒的靈動。他以自己獨特的感悟抒寫著筆墨的蒼潤之美,在創作實踐中把南北不同的畫風進行了融合、互動,取長補短,演繹出手法多樣、風格鮮明的現代山水新面貌。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姚厚武早年受到正規而又系統的訓練,又有豐厚的中西文化積淀,同時,他也十分敬重中國山水畫的傳統精神,他曾系統地研習過范寬、龔賢、八大、“四王”等大師大量的山水畫名作。他喜歡石濤的潑墨破氣,汲取沈周的筆勢簡練,推崇徐渭的水墨寫意,領略“四王”的筆墨精髓,從而在創作中融古貫今,推陳出新。揮毫時能闊筆大寫,盡展水墨交融的氣韻和墨彩絢爛的雅逸。此外,姚厚武還有著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廣博的知識面,正是這種全面的學養,形成了其富含文人氣象的筆墨語言。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綜觀姚厚武的系列作品,可以發現其呈示出的既是傳統面貌,又有傳統風格轉向意向形態,即在具象與抽象之間借助筆墨,情感融入寫心寫意的味道,從而在繼承中求創新,在沖突中求融合,使筆墨的情感張力達到和諧統一。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中國畫作為傳統的視覺表現形式,其獨特的藝術審美價值又是其他畫種所不能取代的。畫家寄情山水,以肆意的筆墨、灑脫的筆法去勾勒理想的山。這也是姚厚武能在山水畫領域取得成績的關鍵所在。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姚厚武深知書畫同源,故于書法用功尤甚,他的書作字勢橫展,波磔突出,嚴謹而不失靈動意趣,古樸遒勁,醇厚雄渾,泫然大氣,所以他的畫作有筆有墨,通過線條的律動感來構成畫面的恢宏氣勢,筆意縱橫,變化多端,形成了其獨具神韻的山水畫筆墨語言。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中國畫講求立象盡意。姚厚武非常善于處理畫面中“情”與“景”的關系,正是因“意”與“象”的關系不同,使意象類型也產生了區別。如有的藝術家在創作中追求“天真”“自然”的格調,“興象天然”,力求把主題情思盡可能隱沒于自然的本來面目之中,隱“意”而顯“象”,客體為主,主體為從,如入無我之境。有的藝術家在創作中突出主體情思,把外在對象作為心靈的寄托、濃情的投射,以我為主,物也從,我為體,物為用,營構“有我之境”,在我國詩論中,前者屬“興象”類,后者屬“喻象”類,詩畫相通。姚厚武的作品大概也可分為兩大類,即“興象”“喻象”交相為用。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姚厚武在創作中能把濃情灌注、投射到形象之中。他的畫重氣勢、重神韻、重意趣,他把氣、理、情、意、趣融為一體,他以自己的方式方法、真誠的自然之神韻,較好地展示出其高超的繪畫技能,有“盡廣大而致精微”之妙。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中國畫筆墨集造型、傳意、流美于一體,是高度凝煉、濃縮的藝術手段,是多功能的復合載體。前人論畫說:“凡狀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勢,得其勢不若得其韻,得其韻不若得其性。”筆墨是表達人們思想情感形而下的工具和手段,它所表現出的筆情墨趣是形而上的,它既具獨特的形式美感,又具人們情感追求的最高審美境界。一幅中國畫的筆墨,要能在表現形、勢、韻、性等諸方面都達到令人嘆服的高度,才是充分發揮了筆墨的功能,才稱得上是筆精墨妙。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從姚厚武的近作《巴山春意》等作品來看,其樸拙雄渾、粗獷豪放又極富情感與視覺張力的獨特畫風漸趨形成。其作無一不呈現著從畫家心間流暢而出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欣欣然,活脫脫,呼之欲出,給人一種直抵靈魂的感悟。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從姚厚武的近期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出,畫家融主觀情感、性靈于客觀的景物之中,看似平淡又可見奇險,山巒重疊,開合有序,結構嚴謹,沉穩又富于變化,設色灰暗沉著,營造出一種縱橫恣肆、氣韻高古的意境。他以今人之心揣測古人之意,能達到這種境界實屬難得。同時,從他的近期系列作品中能看到,他的山水畫從宋人丘壑、元人筆墨中得悟,對董其昌的用筆施墨有深刻的理解,又進一步登石濤的堂奧,在墨法上得力于黃賓虹。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姚厚武師承傳統又能以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賦予其作品以時代精神,成功地融入現代構成,以滿構圖的大景山水呈示出層次繁復的縱深感,使其作品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姚厚武善于用墨,正如他對黑白有著詩意的理解,他以精墨大寫,直取山川靈魂。正是他能嫻熟地運用這兩種特質,所以他的作品既有山輝川媚之姿,又能有蘊玉藏珠之富,呈現出厚重磅礴的氣勢;他擅長放筆抒懷,淋漓盡致地展現東方水墨的無窮魅力,形成富含文人氣象的筆墨語言特色。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姚厚武的作品具有平淡古雅的審美意趣,他的畫作較好地傳承了中國畫藝術特有的清空、超然、蘊藉與典雅,在其作品中體現出東方式的天人合一的藝術精神和儒釋道禪文化意韻。在提煉筆墨的同時,姚厚武不為時風左右,并能著力提高學養,拓展視野,融匯中西。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姚厚武正值盛年,新世紀以來,他客居京華研修多年,致力于中國山水畫的傳承與創新,并已成為當代山水畫壇的新秀,表現出樸茂、清新、率意雄渾的大家風范,實為難能可貴。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尋繹的藝術人生歷程,正如王安石的一段游記:“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可以。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在藝術的尋幽探勝之旅中,我們期待著姚厚武不斷超越自我,到達奇險至美的大化之境。
(李寶林 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名譽會長、李可染畫院名譽院長、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名譽副理事長)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詩家情懷 水墨樂章
文/郭華
賞讀姚厚武的系列山水畫作品,可以看到他致力于東方,把傳統與現代、自然與理想融合,在中國畫的精神內涵與形式語言上都獨辟蹊徑,創造了一種可以稱為“水墨樂章”的視覺圖式。這種圖式既有別于傳統的隱逸山水,也有別于當代的新文人和實驗水墨,構成了自己的藝術風貌。體現了21世紀中國畫從傳統文人畫向現代水墨畫發展的必然趨勢。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如果說姚厚武的山水畫與古人傳統“不下堂筵,坐窮林泉”的山水審美觀有很大距離,那么禪詩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禪性的清凈澄明、洞徹通達,成為他超度自我生命和繪畫表達的契機,從而擺脫了從傳統到當代的各種程式的影響,別創了他自己的“水墨樂章”。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姚厚武的水墨山水畫是有意境的,他畫中的“境”因心而造,故與人不同,別有一番中國式的超現實之境,是禪詩與自然造化的交融,是物理山水與心理山水的物我合一。姚厚武在水墨山水畫中要通過水墨“造境”而與大自然碰撞,由“境”的營造通往大自然“界”的確立。因此,他的畫力求追述心意,抵達心境,實現空靈與澄明的境界。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不少學院出身的人,由于長期浸淫于西畫的寫生訓練,易受制于客觀物象,姚厚武身上沒有這種毛病。他的作品很自信,在對象面前能自作主張,始終把“氣韻生動”作為一種審美追求,別開生面。我很欣賞他這種面對自然不為物移的藝術氣質。我喜歡他的內斂,以心造境。姚厚武近幾年的作品,以“虛、靜”為追求, 體現了山水畫的創作原則“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他講究以神造型,在有節奏意味的筆墨中求自由心境的表現,與長安畫派鼻祖石魯的藝術理念一脈相承。他創造了一種超越國界的、與大自然相和諧的主觀式的畫風。這種幻異的夢境與當今畫壇上許多繪畫是那樣的不同,樹雖然恣意地伸展著,云雖然低垂著要接近大地,但一切都有了生命的靈光。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日月交替,煙云往復,展讀姚厚武山水畫新作,孰空?孰有?孰妙?山水混沌境中隱然有靈明覺心的躍動。他的水墨樂章遂能一一抖落浮華。姚厚武不以古人的技法為定式,借助西畫的一些方法,而獨出新機,建立自己的視覺音樂符號。在他的作品中最具特色的是運用水墨描寫飄逸靈動的景致,好像用“五墨”編織一幅有節奏的音樂畫卷,它們雖然崎嶇怪異,但并不令人覺得突兀,而是在畫家自由組織的丘壑圖像中各得其所。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我以為這音樂符號化的傾向是中國當代水墨畫中值得注意的特點,也是山水畫家率真天性的形式載體。姚厚武的水墨山水畫作品既有傳統的筆墨素養,又有濃郁的現代氣息,這種氣息來自畫家對生命的持續思考,對靈性境界的不斷體悟。我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一顆追求純凈的心不斷地從遮蔽走向澄明。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姚厚武的畫作展現的大多是一些極單純的自然景觀,畫家用近乎抽象的線條與灑脫靈動的筆墨,創造出了一種符號式的“心象山水”。在他的作品中,物象被淡化,畫面中富有激情的筆墨呈現出鮮活的動態和特別的效果。畫家直抒胸臆,以大寫意的破墨、潑墨手法,取其意而不取其實。正是畫家藝術上的創造力使他的作品由“寫意”向“寫心”轉化。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從姚厚武近期的作品看,畫家憑著他的感情和感覺去畫畫,看似平淡的景物,當畫家以藝術的語言再現時,已把個人的情感寓于其中。意境構成也不過如此,其作構圖平和,用墨靈活松動,淡淡的設色使人們可以感受到空氣在畫面的流動以及大自然的寧靜與安詳。他的作品用墨濃淡干濕皆俱,使畫面層次豐富,畫家所做的一切都可讓觀者體味到什么叫作平凡中的美。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綜觀姚厚武的畫作,是畫家心靈情感的迸發,是畫家感知自然的心得,更是畫家心底的世界。用心品讀就會讓人有一種神往,有一種贊嘆,更有一種依戀,那種讀畫后的輕松愉悅,是對現實缺憾的補充,是對茫茫紅塵的片刻游離,也是心靈沉寂后的自我發展。畫家筆下的那山、那水、那云、那霧,能激起我們“崇高”“激蕩”“和睦”“寧靜”和“迷蒙”的情懷,它真有一種“群山流水清風去,祥云迷霧款款來”的感受。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姚厚武中國當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他的作品,源于畫家一種博大的、裝得下大千世界的胸懷,畫家盡管不能改造世界,但可以創造理想世界的境界,用他的生花妙筆寫就獨具風格的水墨世界,傳遞給每一位讀者。
(郭華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圖書館原副館長、中國《裝飾》雜志執行總編)
姚厚武
姚厚武中
姚厚武,祖籍山東省臨沂市,1954年生于黑龍江省林口縣,現定居北京,承蒙恩師李寶林先生點撥,潛心鉆研。李可染第三代弟子,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松原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當代山水畫院副院長,青島山水畫院副院長,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山水畫高研班導師,牡丹江師范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南海畫院創作部主任,中國水墨研究院院士,中國冰雪畫研究會理事,福建省大學生創業扶持促進會文化顧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被中國文聯評為六十年六十強中青年畫家,21世紀最具收藏價值潛力中國山水畫100家之一,2012年被評為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30位畫家之一,2013年至2015年連續入選當代畫壇最具升值潛力的中國畫100家,入選2017—2018年中國美術家百位人物榜,2019年獲得中國美術家山水、花鳥百位人物榜,2022年入選中國當代山水畫、花鳥畫畫家一百強。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大展,先后獲得銀獎、銅獎、優秀作品獎。先后在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等國家以及國內多地舉辦個人畫展,作品多次被美術館及國內外藏家收藏,國內外電視臺及各大報紙雜志對姚厚武藝術成就有專題報道。1990年,參加鐵道部赴日本舉辦的畫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