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由張凱麗主演的《渴望》大火,引發萬人空巷的收視狂潮,街頭巷尾全都是在談論“劉慧芳”,甚至還有這樣一句順口溜:
“舉國皆哀劉慧芳,舉國皆罵王滬生,萬眾皆嘆宋大成”。
從那之后,張凱麗就被打上了“劉慧芳”的標簽,不管走到哪里,別人都會喊她“劉慧芳”,甚至還有人抱著孩子上門,求她收養。
這時張凱麗才體會到,當名人也不見得全是好事。
幾年之后,張凱麗到深圳演出的時候,邂逅了現任丈夫張建全,那時的張建全還是一個作家,可在短暫接觸之后,張凱麗就決定不走了。
她的經紀人得知之后,氣的破口大罵,說張凱麗是不是瘋了,可張凱麗卻鐵了心要留在深圳談戀愛,結婚。
張凱麗的朋友也都為她感到不值,說她戀愛腦,為了一個男人,就放棄自己的大好前途,值嗎?
可如今多年過去,張凱麗不僅和丈夫始終恩愛,而且和婆婆的關系也非常好,情同姐妹,還有一個十分漂亮的女兒。
這時朋友們才發現,張凱麗當初不是瘋了,也不是傻,她精明著呢。
可精明如張凱麗,如今也有了煩心事,那就是她的女兒,女兒長了這么大,始終不愿開口喊她媽媽。
這又是為何?
01
張凱麗1962年出生于吉林長春,是一個地道的東北人,從小就很豪爽潑辣,整天和一群男孩子瘋玩。
到結冰的湖面上去滑冰,是張凱麗最喜歡做的事情,在所有的孩子中,就數她的速度最快,父母見她如此喜歡,便想把她培養成專業的運動員。
進入體校之后,張凱麗跟著全國冠軍崔順子學習短道速滑,有了名師指導,張凱麗的技術提升的很快。
她在職業生涯最巔峰的時候,是世界冠軍葉喬波的隊長,由此可見,當初張凱麗的速滑水平應該是很高的。
張凱麗的性格灑脫,每次訓練完之后,別人都累的癱坐在地上,只有她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還有力氣給同伴唱歌、講笑話。
多年之后,張凱麗和葉喬波再次在滑冰場上一起滑冰,她很灑脫的道:
“當初我這個隊長,灰溜溜的當了逃兵,而隊員橋葉波卻成為了世界冠軍。”
其實張凱麗當初退役,并不是她怕苦怕累,也不是她想去當演員,而是當時她的身高限制了她的技術提升,腿太長就會造成下盤不穩。
所以她當初也不是“灰溜溜”離開的,而是唱著歌走的。
退役之后,張凱麗決定去實現自己的另一個夢想,那就是參軍入伍。
在部隊里,張凱麗把她愛熱鬧,愛說笑的本事發揮到了極致,只要有她在的地方,一般都不會冷場。
領導見她如此愛說愛笑愛熱鬧,便交給她一項“艱巨”的任務,讓她到軍事博物館當解說員,在這里,她把嘴皮子練的賊溜。
在此期間,張凱麗對文藝產生了興趣,1981年,19歲的張凱麗考上了吉林藝術學院學習表演,這才走上了演員的道路。
02
經過四年的學習,張凱麗畢業之后進入了中國煤礦話劇團,成為了一名話劇演員,和所有演員一樣,剛開始都是從龍套做起。
一直到1987年,張凱麗才有機會走向大熒幕,拍攝了電影《八女投江》。
從此之后,張凱麗就對影視劇有了極大的興趣,開始往影視劇上轉型,只是在接下來的三年中,她始終不溫不火,沒有什么出彩的作品。
直到1990年,張凱麗出演了電視劇《渴望》才打響了名氣。
這部劇在又冷又潮的攝影棚拍攝了十個月,“劉慧芳”作為主角,幾乎每場戲都有她,別人拍完就去休息了,她還要繼續演下一場,因此張凱麗在片場經常一站就是一天。
為此,她經常在片場大發牢騷,說導演毫無人性,那大喊大叫的模樣,和劇中“任勞任怨”的劉慧芳判若兩人。
可說歸說,笑歸笑,到了真正拍攝的時候,張凱麗還是很認真的。
她十個月的付出也沒有白費,這部劇一播出就火了,可以說是90年代最經典的電視劇之一,她也憑借這個角色,拿下了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還被評為全國電視十佳演員的十佳之首。
在事業取得成功的同時,張凱麗也迎來了她的愛情。
1995年,張凱麗跟隨劇組到深圳演出的時候,認識了還在當作家的張建全。
有一次張凱麗和同事一起到一家飯館吃飯,她剛進去,就被其他顧客認了出來,紛紛喊她“劉慧芳”。
而張建全也是“劉慧芳”的粉絲之一,但他是一個文化人,并沒有跟著其他人一起大喊大叫,而是向飯館的老板要了紙和筆,不大一會,一張寫著一首小詩的紙張,就交給了張凱麗。
張凱麗長這么大,還是頭一回有人為她寫詩,因為她的性格太過跳脫,和詩沾不上半點關系,來段二人轉倒還湊合。
可沒想到,性格大大咧咧的張凱麗還就吃這一套,她雖然看不太懂,但還是感覺很浪漫。
當時兩人互換了聯系方式,就當朋友先處著,而張建全則時常聯系張凱麗,約她一起去吃大排檔,一起去附近的景點游玩。
張建全不僅很懂浪漫,而且還十分的細心,不管去哪里玩,他都能把張凱麗照顧的很好。
有一次兩人一時興起,就想去爬山,在半路上的時候,張建全就下車了,然后又匆匆返回,張凱麗也不知道他去干什么了。
等到了山腳,張建全就像變魔術一樣,從背著的包里掏出一雙平底鞋,還親自為張凱麗換上,不大不小,正好合適。
那一刻,張凱麗就徹底淪陷了。
一直以來,都是她照顧別人,別人也以為,像她這樣沒心沒肺的人也不需要人照顧。
只有張建全,把她當成一個普通女人那樣關愛。
張建全見時機成熟,便請求張凱麗做他的女朋友,張凱麗答應了。
03
在深圳的工作結束之后,全劇組都要返回北京,張凱麗做了一個讓經紀人抓狂的決定:
“我不走了,我要留下來談戀愛,結婚。”
不止經紀人,就連同事也紛紛勸說張凱麗,說她現在正是發展事業的最好時機,為了一個剛認識不久的男人就放棄事業,值嗎?
張凱麗卻斬釘截鐵的回答:“值!”
結果把經紀人給氣的轉身就走,把張凱麗一人丟在了深圳。
其實張凱麗原本是想讓張建全跟她一起回北京發展的,可張建全所有的人脈都在深圳,他舍不得,這時候他就已經有了下海經商的想法。
為了支持男友的事業,張凱麗這才選擇留下來。
這一年的年末,張凱麗跟隨張建全一起去家里見家長,張母一看自己的未來兒媳婦是“劉慧芳”,心里就樂開了花。
就連張建全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鄰居也都來了,都想看看“劉慧芳”真人,面對這烏泱泱的一大群人,見過不少大場面的張凱麗也有些慌了。
這時張母站了出來,把這一大群人擋在了門外:
“人家是大明星,哪里能隨便見人,別嚇壞人家,你們趕緊回吧。”
張母的袒護讓張凱麗很感動,她也不是一個矯情人,干脆就大大方方的走了出去,她是一個自來熟,很快就和張建全的親戚打成了一片。
張母見張凱麗沒有一點明星架子,對這個未來兒媳婦就更加滿意了。
1996年,34歲的張凱麗和張建全在深圳舉行了婚禮,在結婚之后,她把自己的戶口也遷到了深圳。
張凱麗的事業本來發展的很好,可到了深圳之后,她就變得舉步維艱起來,根本就接不到好的角色。
而丈夫張建全的事業也剛剛起步,各方面都需要用錢,兩人的生活過的很拮據,為了支持丈夫,張凱麗還把自己不多的積蓄也拿了出來。
1997年張凱麗和張建全的女兒張可盈出生了,在有了女兒之后,張凱麗就徹底息影,決定在家好好照顧孩子,照顧家,讓丈夫全力發展事業。
可張凱麗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她喜歡熱鬧,女兒一天天長大,她也在家里越來越無聊,便有了復出的想法。
可影視界的競爭實在是太激烈了,雖然她只離開了幾年,可在人才輩出的影視界,早就沒有了她的地位。
這種落差,讓張凱麗的心情很低落。
丈夫得知之后,就送給她一只波斯貓,還打算幫助她做生意,開一家服裝店,也好打發無聊的時間。
可就在這個時候,中央實驗話劇團劇院向張凱麗拋出了橄欖枝,她一下就樂了,正想睡覺就有人送來了枕頭。
這時丈夫張建全展示了他大度的一面,他對張凱麗說:
“你為咱們這個家付出了這么多,這次我也愿意支持你,你想去就去吧。”
不僅丈夫支持她,就連婆婆也很支持她,就這樣,張凱麗帶著女兒獨自北上,到北京重新開始打拼。
04
到北京之后,張凱麗忙前忙后,租房子,給女兒找幼兒園,可等她安排好一切之后,卻傳來了母親生病的消息,是尿毒癥。
為了幫母親治病,張凱麗把母親也接到北京,找了最好的醫院和醫生,她每天家里、幼兒園、醫院、單位到處跑。
忙來忙去,她想再次進軍影視界的計劃就只能延后。
費勁千辛萬苦之后,母親的病情終于穩定,可就在時候,遠在深圳的婆婆也病了,婆婆的膝蓋上長了骨刺。
與丈夫商量之后,張凱麗把婆婆也接到了北京,與母親安排在同一家醫院,這樣也方便照顧。
用張凱麗的話說就是,照顧一個也是照顧,照顧兩個也是照顧,那就一起吧。
張凱麗母親的手術很成功,手術之后,她就把婆婆和母親都接回家照顧,
她以為照顧兩個老人很容易,不就是吃吃喝喝嘛,可這次,她卻是大錯特錯。
婆婆是南方人,母親是北方人,兩位老人的飲食習慣就不一樣。
她做北方菜的時候,婆婆就不樂意吃,她做南方菜的時候,母親就生氣,兩位老人就像小孩子一樣,爭風吃醋,讓張凱麗很是頭疼。
在那段時間里,張凱麗每天早晨一睜眼,就開始發愁,發愁早晨吃什么,中午吃什么。
有一天早晨,她還沒有起床,就聽見有人敲門,很晚才睡的她很是惱火,心想這是哪個不長眼的,大清早就打擾她睡覺。
可在她打開門的那一刻,所有的怒火都變成了感動,只見她的丈夫拖著兩個大大的行李箱,正站在門口。
原來,張建全為了能和張凱麗在一起,他悄悄的把自己的生意都轉移到了北京,為了給張凱麗一個驚喜,他也一直沒有說。
張建全雖然和張凱麗結婚多年,但他還是一點都沒有變,還是那么的懂浪漫。
丈夫來了之后,張凱麗的壓力就小了很多,丈夫經常勸婆婆,張凱麗已經這么辛苦了,就不要再給她添麻煩了,多讓著點張凱麗的母親。
張建全很會做人,說話也很有技巧,到底是當過作家的,自從他來了之后,三言兩語就讓兩位老人握手言和了。
張凱麗的母親在病好之后,就返回了老家,她不想再給女兒、女婿添麻煩。
而婆婆在病好之后,也想回深圳,可張凱麗不同意,現在她和丈夫都在北京,怎么放心讓婆婆一個人回去呢?
在她的堅持下,婆婆就留了下來,時至今日她們已經在一起住了23年,婆媳關系非常好,就連張凱麗的母親都吃醋。
05
待家里的事情都處理完之后,張凱麗就已經快40歲,再想演主角,基本上是不可能了,但好在丈夫的事業很成功,一家人在經濟上毫無壓力。
到這個時候,張凱麗也把自己的心態放平了,她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有戲演,有事做就可以。
安心演戲的她雖然沒有火,但卻在話劇的舞臺上大放異彩,一舉拿下了2001年的戲劇梅花獎,這是對她演技的最大肯定。
2011年,已經快50歲的張凱麗憑借《裸婚時代》再次翻紅,這讓她自己都不敢相信,還獲得了國劇經典年度最佳女配角獎。
之后,張凱麗雖然年過半百,但依然活躍在熒幕上,先后參演了《咱們結婚吧》、《花兒與少年》、《人民的名義》等等作品。
在不知不覺間,她也從曾經的“國民媳婦”變成了“國民媽媽”、“國民婆婆”。
相比事業的成功,張凱麗現在更加注重家庭的幸福。
她的女兒張可盈在長大之后,不僅長的十分漂亮,而且也成為了一名演員,相比其他的星二代,張可盈卻很獨立。
她同時拿到了上海戲劇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香港演藝學院的錄取通知書,為了不生活在母親的庇護下,她選擇了去香港上學。
一年之后,她拿到了八萬港幣的獎學金,然后在父母的支持下,再次考入了中戲,畢業之后如愿成為了一名演員。
這個長相漂亮的女兒,是張凱麗的驕傲,也是她的煩惱。
從小到大,女兒從來不喊她媽媽,而是一直喊“咪”,張凱麗數次幫女兒糾正,可女兒就是不改。
到后來她也習慣了,女兒喊她媽媽她反而不適應。
張凱麗和女兒的關系非常好,不像母女,反而像是閨蜜,女兒什么事都不瞞著她,就連談戀愛也都告訴她。
現在張凱麗唯一的煩惱,就是希望以后女兒也能找一個好丈夫,她的要求也不高,就像她老公張建全這樣的好男人就可以。
有些時候,父母對子女的影響真的很大,張凱麗就和婆婆的關系很好,就像姐妹一般,無話不談。
現在到了女兒這里,她的女兒也和她親如姐妹。
對一個懂得孝順父母的人來說,她的子女也一定會是孝順的,張凱麗的生活,實在是太幸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