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從“掀桌子”到“捅刀子”的新常態(tài)?
撰文|大野
編輯|路由社
- 題記:
- “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 ——斯蒂芬·茨維格
1、
果然,不出意外。
5月25日,長城汽車頗讓外界意外的一紙舉報聲明,以及比亞迪汽車緊隨其后的官方回應,將長城汽車和比亞迪汽車雙雙送上了今天的微博熱搜。
長城和比亞迪雙方的聲明
隨之而來的還有雙方的股價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挫。僅就短期來看,這次公開互撕還沒出現(xiàn)贏家。
甚至,也有同行站在中國汽車產業(yè)的立足點上斷言:“既是自毀長城,也是腹背受迪”。
2、
讓吃瓜群眾們驚呼“看不懂”、“莫名其妙”、“不明就理”之外,長城汽車此舉的動機何在?
具體來說,長城汽車為什么會選擇在5月25日發(fā)布這樣一份讓輿論嘩然的聲明?為什么又會采用這種官方公開發(fā)文的形式舉報同行?
有一種聯(lián)想和猜測是,就在今天下午,比亞迪宋(參數(shù)丨圖片)Pro DM-i冠軍版上市,官方指導價13.58萬~15.98萬元。
今天上市的宋Pro DM-i冠軍版,繼續(xù)喊出“油電同價”
該款冠軍版車型也繼比亞迪秦PLUS DM-i冠軍版、漢DM-i冠軍版之后,再次打出“油電同價、顛覆燃油”的口號,對傳統(tǒng)緊湊型SUV細分市場發(fā)起沖擊。同時,它也被認為是長城哈弗梟龍家族最直接和有力的競爭對手。
另一種可能是,長城此舉可以追溯到更早先的315前夕。
當時,長城汽車宣布懸賞1000萬元開展專項“凈網行動”——用實際行動對網絡水軍重拳出擊。業(yè)內人士就有猜測,“網絡水軍”內涵的正是站在背后運作的比亞迪。
3、
早在10天前,哈弗梟龍和梟龍MAX上市,兩款車型的官方指導價分別為13.98萬~15.68萬元、15.98萬~17.98萬元。
哈弗梟龍系列對于哈弗和長城而言均意義重大
此前,在今年上海車展上,哈弗品牌執(zhí)行副總經理喬心昱就對媒體表示,作為哈弗品牌新能源轉型過程中全新產品序列的首款產品,哈弗梟龍系列對于哈弗品牌意義重大。
其中,作為首款采用長城汽車自研的Hi4混動技術平臺的梟龍MAX,更是肩負著打響和推廣長城“智能電四驅”技術第一槍的重任。
可見,無論從設計、技術、性能,還是從價格、銷量、品牌等維度看,哈弗梟龍系列都不容有失。同時,從哈弗品牌在長城汽車內部占據(jù)的銷量比重而言,哈弗梟龍系列也是長城汽車逆轉在新能源領域被動局面和當前市場頹勢的關鍵一役。
4、
當然,除了以上哈弗梟龍系列與宋Pro DM-i冠軍版直接的競爭關系引發(fā)的聯(lián)想之外,這一次雙方公開互撕背后,還有源自以下幾點深層次的新趨勢、新動因,同樣值得持續(xù)關注:
第一,中國品牌乘用車國內市場的市占率持續(xù)攀升,2022年,快速上升了5.4個百分點,市場份額達到了49.9%。此消彼長之下,是跨國合資品牌的集體下滑,以及主流細分市場競爭格局和態(tài)勢的變化,中國品牌也從刺刀向外轉而向內,從此前更多與合資品牌的爭奪,變成本土品牌之間的相互爭奪;
第二,近年來,中國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集體爆發(fā),尤其是對插電混合動力市場的技術布局和集中發(fā)力,讓插電混動這個技術領域和細分市場,中國品牌們也從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隔空交手狀態(tài),以及比亞迪一家獨大的局面,轉變?yōu)楦苯印⒏l繁的競爭和對話;
第三,今年年初以來,由特斯拉、比亞迪們率先在新能源市場發(fā)起的官降,加上3月以來的燃油車價格戰(zhàn),目前看來不僅沒有贏家,還拖累了整個乘用車市場的表現(xiàn)。疊加后疫情時代宏觀經濟景氣下行、樓市和車市消費不振等因素,也進一步引發(fā)了車企之間的性價比大戰(zhàn)和刺刀見血的白刃戰(zhàn)。
5、
“吹滅別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
當朋友圈里同行們紛紛拿著比亞迪品牌及公關事業(yè)部總經理李云飛微博上的金句,對比亞迪的官方聲明進行轉發(fā)和聲援的時候,可能會在不經意間對此次事件和背后的實質問題失焦。
如果,長城汽車的確是有備而來,而且最終被證明所言屬實——通過常壓油箱代替高壓油箱的做法達到降本目的,那么,此次暴露出的“蒸發(fā)污染物排放”不達標問題,并不是比亞迪前行路上的“燈”,更不會是“路”,反而會是妨礙這家目前處于中國品牌榜一大哥事業(yè)更上一層樓的“絆腳石”。
至少,從業(yè)內人士發(fā)表的一些觀點和推測不難看出,市場競爭的加劇和競爭格局的變化,的確是這一次將行業(yè)秘密從桌面底下轉移到桌面上來公開化的重要推動力。
進而,行業(yè)法規(guī)方面的一些灰色地帶有待盡快消除,市場透明競爭的意識確實也有待進一步提升。不得不說,這也是此次負面事件蘊含的“正面”價值。
6、
中國汽車品牌之間的公開互懟早有先例。
尤其是伴隨互聯(lián)網造車和造車新勢力的崛起,這種公開化的互懟、互撕,更是呈上升之勢。一時間,汽車這個傳統(tǒng)行業(yè)的輿論風氣也為之一變。余大嘴、李大嘴們的走紅就是顯例。
長安汽車委托律師函告吉利汽車的律師函
最近一個案例是,今年2月底,長安汽車就吉利汽車旗下“銀河之光”涉嫌設計抄襲和侵犯知識產權一事向吉利汽車發(fā)送了律師函。然而,從公開“狀告”到雙方握手言和并簽訂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時間僅僅過去才2個多月。
不過,這次長城汽車對比亞迪汽車的公開“舉報”和“宣戰(zhàn)”,是否會延續(xù)此前類似案例握手言和的結局?還是會成為中國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新階段的一個轉折點?
目前匆忙下結論恐怕還為時尚早。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中國品牌們都需要學習適應一種從“掀桌子”到“捅刀子”的市場和輿論新常態(tài)。
7、
“荒誕本身也是一種確定的折射。但是,荒誕的過程也會傳達出一些意義。”
從更長的時間周期來看,對于今天長城汽車和比亞迪汽車的公開互撕,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知名B站UP主羅翔從現(xiàn)代存在主義哲學創(chuàng)始人克爾凱郭爾的《非此即彼》中引申出來的這個看法,或許也恰好是此次事件的一句判詞。
-FI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