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紫沐,這是我第314篇日記,歡迎關注公眾號【紫沐樓市日記】。
海珠和樾府前段時間來了波造勢。
要造勢,肯定得有話題。
把“和樾府”的名頭搬到海珠來算一招。
另一招,就是往光大花園身上蹭流量,打“光大plus”的噱頭。
這畫面,隱約讓我想起以前國產手機發布會上,拉蘋果和三星做對比的套路。
老實說,和樾府這個稱號,是越來越掉價了。
學位維權、板塊拉胯的新造和樾府,就已經掉了不少口碑。
缺乏想象力、增量紅利缺失的天河和樾府,更是讓這個稱號光環不再。
到海珠這,都已經有點破罐子破摔的味道。
一共就8棟樓,還有4棟是回遷,貨量不到400套的蚊子盤,也能冠上和樾府的名頭?
要學位沒學位,要配套沒配套,要圈層不純粹,周邊環境又拉胯。
這是靠嘴來和光大花園battle嗎?
要知道光大最大的缺點,就是地段弱了點,海珠西缺增量。
但在地段弱勢的情況下,光大依然能跑平大市,就能看出樓盤品質有多硬。
學位、地鐵、配套、花園、體量,全都是頂尖水平。
你海珠和樾府靠江,光大三期還一線臨江呢,而且不用擔心鶴洞橋的噪音干擾。
加上改善盤不配好學位,是很大的扣分項。
不說遠的,就光大旁邊的天鵝灣,為什么跑輸光大這么多,還不是缺個對口好學校。
所以海珠和樾府想做“光大plus”,基本不可能。
價格不離譜的情況下,做個“光大mini”還差不多。
當然,如果去到現場,銷售肯定會給你說一樣東西:
就是海珠后航道未來可期啊!
未來整個海珠南,會變成高大上的海珠創新灣。
聽起來誘人,實際上雞肋。
早在之前的日記,就詳細說過創新灣存在的問題。
現在這密密麻麻的工廠和城中村,想改善非常依賴舊改。
而舊改,是一項耗時非常久,并帶有不確定性的東西。
你不能確定它什么時候搞完,保守得10年。
你不確定它力度有多大,可能財政吃緊就只能改成規格一般的配套。
這些不確定性,就代表了風險。
而且創新灣不缺新盤,可以說新盤的誕生速度遠遠走在舊改前頭。
這就代表著,開發商很可能會提前透支規劃紅利,高溢價賣房讓老百姓接盤。
事實上,他們也確實是這么做的。
所以創新灣對海珠南來說是利好沒錯,但短期很難兌現,還存在預期紅利透支的風險。
你如果要買里面的房子,不管新盤還是二手,都得好好掂量它的真實價值。
想要買房不踩坑,關注公眾號【紫沐樓市日記】,獲取廣州買房攻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