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個城市,有了水才能有靈氣。咱陜西自古以來,就有八水繞長安的美名,自然是一個鐘靈毓秀的好地方。
如果要問西安人有沒有關于水的故事,建議你來看看永安渠海綿城市公園!
01 。
八水五渠 ? 永安渠
八水陜西人都很熟悉了,是指圍繞在西安城四周的,浐、灞、渭、涇、灃、澇、潏、滈八條河流。
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在著名的辭賦《上林賦》中寫道“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
這也是“八水繞長安”勝景美名的由來。
五渠則是指隋唐時期,為了更好利用八條河流的水資源,將水從城外引入城內而開鑿的渠道。
咱今天的主人公便是五渠中的十分重要的永安渠。
始建于隋文帝開皇三年,引水發源于“香積堰”,途徑赤欄橋、丈八溝第五橋,沈家橋,從朱雀門大街以西第三街最南面的大安坊西街入城,一直向正北流去。
可以說,當年長安城的西邊大半的用水都與永安渠息息相關,就連大明宮太液池的用水,主要也是來自于永安渠。
是連通長安與八水之間的橋梁,不僅是日常用水,還起到了防火、漕運等作用。
之前爆火的《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將裝有大量石脂的馬車,帶到了西市的放生池旁邊引爆。
這里的放生池水便是經由永安渠流入西市。
02 。
海綿生態 ? 古今交融
千年前的永安渠輝煌而璀璨,如今的永安渠早已不再擔任城西供水的重任。
但在這項水利工程的遺址上建造而成的永安渠海綿城市公園,可以說是古人智慧與現代科技的結合。
以史為鑒,參考古人件建渠選材,補充地下水循環的智慧成果。公園建設時增加了海綿生態設計。
=石溪草溝=
用卵石仿造的自然河床,種植適合濕地生長的植物。
不僅有古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意境,并且還能收集道路、綠坡多余的雨水,可謂是觀賞性和海綿凈化功能兩全其美!
=下沉綠地=
匯集地表徑流,利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對雨水進行過濾凈化。
在這里你能看到紅楓、金桂、菖蒲、萱草等,多種多樣的宿根植物和多年生草被植物!
=石籠=
除了利用植物特性,還有參照古人河道而設計的“石籠”。
用以防止大面積的自然駁岸受到水流沖刷,石籠不僅可以維持駁岸的穩定性,又能作為整體自然景觀效果。
不禁讓人感慨,這就是古人與現代智慧的結合。
=雨水花園=
結合西安降雨環境設計的雨水花園也是海綿生態的一環。
從公路到水岸,逐漸降低標高,便成了多個可消減雨洪的雨水花園。再由灌木花草自然形成小型雨水滯留入滲設施。
可以說是集:收集、分流、過濾、儲存、釋放利用為一體的雨水系統!
當然雨水花園的附近漂亮的花草也不會少,大濱菊、珍珠梅、百里香、千屈菜……
可以說,海綿生態這個理念算是被永安渠海綿城市公園給玩明白了!
永安渠因海綿城市公園重獲新生,與之相隨的傳統水利文化也在今天得到新的展現。
大家來玩的不僅是水,還能了解永安渠的千年歷史和海綿城市公園的設計原理,收獲古今文化交融的新感受。
03 。
城市公園 ? 玩水遛彎
當然,來公園重點還得是玩個痛快!賞花、散步、玩水、遛娃、運動、拍照這里全包了!
漂亮廊橋既是賞景的好地方,也十分適合拍照。
隨處可見的噴泉,夏天水霧彌漫更加清涼!
200種花草樹木,入園便是滿面的繁花似錦。
白色繭型建筑搭配絢麗的薔薇,怎么拍都是仙氣感滿滿。
運動碧廊還可以預約運動場!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直接齊活了!
如果你是來公園遛娃,還可以來一輛共享童車,帶孩子“開車”來兒童活動區玩。
滑滑梯、攀爬網、秋千,還有小巧的木吊橋,孩子保準玩開心。
河道雖小,但水淺且清,旁還有專門的人行步道,夏天來這里玩水再合適不過了。
逛累了園區還有咖啡小吃和自動售賣機,配套設施齊活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