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天津樓市17萬套掛牌二手房,這件事刷屏了吧?
按天津常住人口1373萬人,戶均人口2.9人,這兩個參考值來估算,天津大約有473.5萬個家庭。
那么17萬套掛牌二手房的含義就是:每100戶家庭中,大約就有4戶正在掛牌賣房。
PART.01 真有17萬套二手房掛牌嗎?
這個數據在解讀上,就已經眾說紛紜。
有人說,這僅僅只是貝殼一家中介的掛牌數量,還有其它中介獨家代理房源,還有僅在其它中介一家掛牌的房源呢?這樣看來,17萬套只是個保守數字,真實數據肯定早就遠超了。
有人說,這只是貝殼顯示的積累信息,其中有一大批古早無效房源,屬于時久未聯系狀態,等聯系約看時候才能發現,其實很多房主都已經出租不賣了,所以真實數據不會是這么多。
還有人說,這僅僅是貝殼網能公開展示的房源數量,內部還有真實賣房數據不能對外展示。保守估計天津待出售二手房超過20萬套。
天津究竟有多少二手房正在掛牌交易,或許這就是個迷。
但從數據口徑一致性,和延期性對比觀察來看。天津二手房掛牌數量,整體是個明顯的增長趨勢。
從16萬套進階到17萬套,耗時僅僅約半年。
減除今年小陽春二手房火熱成交的對沖之后,掛牌量依然能突破17萬,足夠能說明一點,就是拋盤量遠比想象中來的要兇猛。
都說是水來土掩,現在看來,水勢太猛,土明顯不夠。
PART.02 17萬套這么大的體量,正常嗎?
對此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態度相反,卻都極有道理。
第一種觀點說:現在是集中性賣房、恐慌性賣房、斷崖性賣房,反正是把所有危言聳聽的詞都用上的。
有人說親眼看見自己樓下,一層四家都在賣房;有人說自己身邊同事,手里閑置的三套房全賣,一套都不留;還有人說就是自己的發小,一套房降價三十萬,還都賣不掉。
這種觀點有些類似于股市的傳統思維,大家都在拋、都在賣,一定是有席卷性的內幕消息。
解釋原因就是大家都在回籠現金,以求穩妥應對將來;大家都在收縮資產降杠桿,以求增強抗風險能力。
第二種觀點說:新建商品房交付的越來越多,天津房產總量規模越來越大,所以在同樣掛牌比例之下,掛牌套數自然越來越多,這很正常。
天津的新建商品房, 2019年成交13.1萬套,2020年成交12萬套,2021年成交12萬,2022年成交7.5萬套。天津房產總量是增量動態變化的。
這幾年簽約的45萬套新建商品房,陸續已經竣工發證,變更為存量房屬性,流入二手房交易市場。
天津拆遷拆除、滅失的房產越來越少,每年有大量新建商品房交付變成存量房,所以天津存量房的資產池越來越大,所以二手房掛牌量一定會正向增長。
這兩種觀點都是各有道理。但實際情況呢?
PART.03 兩個17萬分之一的故事
小閑身邊就有兩個故事。當然也僅僅只能代表這龐大的17萬分之一。
有位朋友自家一套首層帶院的房子,房齡已有十余年,在去年以300萬元價格出手。買主過戶房子后一天未住,近日以260萬元價格,再度掛牌售出。
不到一年時間,同一套房子,兩手交易之間總價差40萬元。前房主什么事都么做,凈賺40萬元,后房主同樣什么事都沒做,凈賠40萬元。
還有一位朋友,曾經在南開宸院與瑞府之間,來回糾結猶豫了許久,最后聽了小閑的建議落定瑞府。
他一直覺得這次抉擇,是他十年來最正確最具歷史意義的決斷。畢竟距離四百多萬家底的灰飛煙滅,曾經僅僅一步之遙。
他現在正在掛牌自家的學區老破小,準備拿到房款后提前還貸降杠桿。
PART.04 會有18萬套掛牌二手房嗎?
很可能。目前從掛牌和成交之間此消彼長的態勢看,兩者之間的差距呈現撕裂裝增大。賣得越多、觀望越多、對比越多、糾結越多。
很多在一季度成功出手房子的原房主們,都在暗自慶幸。
存量房的增量,是城鎮化率增長引發,跌價購買力萎縮、購買意愿下降,產生的必然結果。
也許就在年底,天津二手房掛牌總量,同比現在還會有有一個明顯的漲幅。
或許17萬套這個數字,是天津二手房過往幾年來,掛牌量最多的一刻,也是未來兩三年中,掛牌量最少的一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