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蔗事
林東祥
我居住的閩西小鎮,商場里、集市上,各種商品琳瑯滿目,品種繁多,一年四季水果供應充足,蘋果、柑橘、葡萄、香蕉、臍橙為大眾水果,也有不少稀有名貴叫不出名字的水果,身處偏遠小鎮,也可以能品嘗到全國各地天南地北的新鮮水果,這樣不禁使我思緒萬千,聯想起少年時家庭一年四季種蔗賣蔗的往事。
前三四十年,農村連最普通的水果如蘋果、桔子、香蕉都很稀缺,而甘蔗、馬薺就充當了水果的功能,故一到過年過節,甘蔗的需求量就大,幾乎每家每戶都會買甘蔗,從幾根到幾十根不等。
在過年時,我們小孩到鄉鄰和親戚家拜年,從來不會得到紅包的,主人給我們孩童的“回禮”也就是幾截甘蔗和馬薺。
因為平時見不到水果的蹤影,甘蔗味甜多汁,清脆可口,頗受鄉民“恩寵”。當時零食也沒有啥花樣,平時“當家”的也就是花生和甘蔗,一年到頭,風雨無阻,甘蔗是家庭副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在墟市和村莊放電影時,母親都會挑起一頭是一捆甘蔗,一頭是簍筐、菜刀和案板,銷售時要把一根長蔗截成二三十公分一段,一段兩分、三分錢,一次能有四五塊錢的營收就超出預期了。
從我記事起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每到年關,家里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賣甘蔗,可以說,過年時大部分收入都是一根根甘蔗換來的,它也托起了那些貧苦歲月不至無望而下墜。
甘蔗是一年生植物,春季栽種,冬季落霜前收獲,種植甘蔗要花費整整一年的心血,而過年時不到一星期要大部分出售,行情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全家明年的用度,影響一家老小的溫飽安危。
種甘蔗之前,甘蔗種子是關鍵。在農村地區,父母知道,要選擇比較粗的甘蔗,并選擇那種水分比較多的嫩芽,這通常就是不錯的甘蔗種子。
甘蔗適應的土壤很廣泛,除了黃土和黏土、沙土也是甘蔗比較喜歡的土壤,但不喜歡鹽分比較高的土質,選擇好土地之后,。把選取好的甘蔗種子埋在蓬松好的地里面,澆水之后用稻草把這些甘蔗種子覆蓋住。
接下來要等待甘蔗發芽,在等待發芽的過程中,還要保證土壤濕潤,大約一周左右,甘蔗就會紛紛發芽。發芽之后,要選取粗壯的甘蔗苗,把那些相對較細的小苗清除掉,保證健壯甘蔗苗的營養。
那時是集體化人民公社時期,按理說種甘蔗應以水肥充足的大田種植最為適宜,但好田都是生產隊的,基本用來種水稻了。故老爹老媽選的甘蔗也就是離家近但是又最肥沃最大的一塊菜地,它原來是老屋基,我們稱之為大園里,大園里約半畝地,除了邊角種些蔬菜外,就是整園的甘蔗,從春至夏,從夏到秋,甘蔗伴著日月,和著風雨蓬勃生長,特別是夏季最悶熱時也是它生長最旺盛的時候,而這塊地最大的缺陷是干旱,它不像水稻田一樣可以用水渠引水,所以我們小時候幾乎每到下午放學后都要挑水澆蔗地,還有一項就是剝蔗衣,隨著甘蔗拔節生長,每隔幾天就要剝蔗衣,而蔗衣上有細細的絨毛,掛在身上發癢非常不舒服。
秋末冬初,甘蔗已經長到兩人多高,那要適時收成了,而且不能等到落霜后才收,那樣甘蔗就會凍傷就會爛蔗,而且收獲的甘蔗不能貯放在家里(除了會凍爛外,也沒有地方存蔗),而是在收刈的稻田里,選擇干燥之地,挖幾個大坑,周邊排凈水,把一捆捆甘蔗放入其中,泥土是最好的保溫箱,那里可以讓甘蔗溫暖無憂地過上一整冬,直至明年春天。
我家離墟市三里地,每年幾千公斤的甘蔗完全靠父母和我們兄妹用肩膀挑到市場賣,最集中的時間是臘月二十四和二十九墟。
那兩天從家里到集市不知道要往返多少次,甘蔗挑到墟市的沙壩地上擺著賣,沙壩就在河灘上,河灘是甘蔗集市交易最好的場地,整個河灘有一個足球場大小,雖處地勢低洼,但緊鄰溪流,方便甘蔗的洗滌,寒冷的河風一陣又一陣,那時是最冷的大寒時令,盡管凍得發抖,但想到家庭增加收入,也不會覺得多冷。在幾百個攤子的甘蔗中,我家的甘蔗個大、整齊,非常醒目,但那時農民手中余錢無多,一般都賣不上好價錢,一根兩三米的甘蔗,一般賣不到一塊錢。
甘蔗品種很多,最先種就是那種用于榨糖用的,堅硬、甜度高,我們稱之為“硬蔗”,然后有一種質地疏松但甜度低的,我們稱之為“胖蔗”,那種適合于老人小孩食用,再有就是深紅近于黑色的,叫“烏蔗”或“龍巖甘蔗”,應該是龍巖縣引種過來的吧,那種蔗甜度高、硬度適中,最后成了種植最多的品種。在那特殊年份特殊歲月中,甘蔗幾乎伴著我少年期在生長,幾多風雨,幾多辛勞,幾多收獲,雖然甘蔗主要是我父母栽種和收獲,但我們兄妹也參與其中,從中感知父母的含辛茹苦,農民的堅韌樸實和鄉土鄉情的萬千情趣。
現在,甘蔗早已退出了“水果”的行列,但我對甘蔗太熟悉了, 也深知其中的酸甜苦辣,我想,假如沒有種植甘蔗,父母如何撫育我們兄妹長大成人,沒有甘蔗,那些貧苦的日子將會更加黯淡,甘蔗給了我們貧困家庭增加了收入,給予我家生活有了奔頭,給了那些苦澀的日子一絲絲甜蜜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