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經故事里面有一座通天塔,建高塔是世界各地古人共同的愿望,古人為什么熱衷于建塔?為了登高望遠、為了瞭望敵情、為了導航引渡、為了紀念他人……當然,在中國,更多的古塔是為了風水,為文運昌盛、為消災祈福、為鎮水伏龍……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廣府文化的發祥地——廣東肇慶市,沿著寬闊的西江兩岸,在相距不到5公里的范圍內,就有四座明代古塔,這四座古塔,就是典型的風水塔,它們矗立于西江兩岸已經數百年,共同護佑著這座城市的風生水起。
肇慶西江沿岸四座古塔分別是西江北岸的崇禧塔(1582年)和元魁塔(1623年),西江南岸的文明塔(1588年)和巽峰塔(1624年)。讓我們走近這四座400年的古塔看看,塔雖相似,但各自的故事并不相同。
崇禧塔
崇禧塔是肇慶四塔之首,位于端州區古塔南路18號,是建造年代最早,體量最大,歷史故事最豐富的古塔。
沒有對比,無法體現崇禧塔之巨大,可以從近處的人物參照古塔的體量,崇禧塔高達57.5米,外觀九層內十七層,無論在肇慶,還是廣東,甚至全國來說,都稱得上是一座妥妥的巨塔。
不像很多古塔,找不到合適的拍攝角度,在旁邊的閱江大橋上,是拍攝崇禧塔的絕佳位置,站在這里,西江、堤壩、公路和古塔全部入鏡。
史載,明萬歷十年(1582年)九月,肇慶知府王泮建塔,1585年四月竣工,崇禧塔寓意"文運興旺、鴻福無疆",又可鎮住"禍龍"。1960年和1983年兩次維修,增建外圍山墻,趙樸初先生撰書的"崇禧塔"匾和"七星高北斗,一塔聳南天"對聯,貼在山門上。
崇禧塔的免費開放時間是周二至周日的9:00-12:00和13:00-17:30,推薦開放時間進去參觀,除了這座古塔外,里面還有王泮生祠、景福圍亭、仙花寺遺址、利瑪竇中西文化交流展覽館等,中國天主教的開拓者利瑪竇,在此生活了6年。
建造崇禧塔時期的肇慶,不僅是兩廣總督府所在地,也是中國內地第一個批準西方人長期居住的城市。利瑪竇在此建造中國大陸第一座天主教堂“仙花寺”;開放教會圖書室,成為“中國最早的西方圖書館”;刻印《山海輿地圖》,成為第一張中文世界地圖,中國置于地圖中部;制作各種天文儀器,成為中國大陸最早制作的西式天文儀器;發展陳倪科(音譯)為中國大陸第一個基督教徒;測定肇慶的經緯度是“東經125度30分、北緯22度30分”,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個以西方現代天文學測定經緯度的城市;第一次編輯中西文詞典、四書五經翻譯成西文、西方現代數學翻譯成中文……眾多的中國第一次,都是利瑪竇等人在此完成。
元魁塔
相比崇禧塔,2公里之外的元魁塔顯得有些不太起眼,這是一座始建于明天啟三年(1623年)的古塔,塔高27米,還不到崇禧塔的一半,外觀七層,內為九層。
元魁塔位于端州區二塔路與江濱三路交口處,如今這里是一座開放式的元魁塔公園。
元魁塔為渡頭村梁挺芳、梁挺高兄弟同科中舉,仕途暢通之時回鄉所建,故名“元魁塔”,建塔一為報答家鄉培育之恩,二為鼓勵梁氏士子考取功名。梁族名人有詩云:“八角守天日,七層接蒼穹”。
古塔下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茶亭——廣愛亭,廣愛亭建于民國七年(1918年),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因為以前這里是渡口,茶亭的作用是方便來往行人休憩。
仔細看元魁塔,它其實還是一座斜塔,多年來保持著向東南偏68厘米不變,而遠處的閱江大橋旁,就是崇禧塔的所在地。
文明塔
西江北岸的兩座古塔都位于江邊堤岸上,而南邊的兩座古塔都位于山巔,明萬歷十六年(1588年)始建的文明塔是四座古塔中樣式唯一不同的。
文明塔位于高要區世紀大道13號的國蕎公園鎮塘崗,俗名鎮塘塔,塔身外觀七級,內十三層,高45米,塔基為石砌,塔剎為鐵鑄。
《肇慶文昌浮屠記》中記載:"謠曰:廢廟與學欲科第,馬生角。"即民間認為,不注重文廟和學宮建設就想高中科第,就像馬生角一樣不切實際。出于這種說法,肇慶知府鄭一麟為振興文風,建塔與肇慶府學宮文明門隔江相對,故名文明塔。
文明塔也被稱為“雨云寶塔”,在民間有一種說法,凡塔上空烏云翻滾,高要南部一帶及周邊地區則必有風雨。
文明塔也是肇慶唯一明代六角七層古塔,據史料記載,文明塔的塔基、塔高和塔剎高度等數據均以6為系數,暗含了《周易》中乾坤6爻之數的特點。
巽峰塔
同樣矗立于山巔的巽峰塔,位于高要區南岸鎮烏榕崗頂峰,俗稱烏榕塔,論到達塔腳來說,這座塔是最難的。
巽峰塔始建于明天啟四年(1624年),巽峰塔為八角七層內十三層,高44米,由巡按王命璇倡建,后由羅定道蔡善繼之,天啟七年竣工。
巽峰塔是以其所在方位命名的,“巽”位是指在舊府衙的東南方,《易經》中這個方位象征著“風”,在這個方位建塔,象征著本地官員容易風生水起。
巽峰塔與崇禧塔一南一北隔江相望,中間這座大橋就是跨越西江的閱江大橋。
江邊的塔,總要承載著鎮水的寓意,肇慶四塔也是如此,但是肇慶四塔,還有"篙插竹排"一說,相傳古時的肇慶處于兩條水道之間的狹長地域,猶如一只大竹排浮于水面,竹排會隨江水漂流,人氣財氣也都會隨江水流走,是不吉利的,在沙洲上建塔就如在竹排上插上一桿竹篙。而這四支“竹篙”,不僅穩住肇慶這個“竹排”,更能昌文運、聚人氣,所謂風水塔,正是如此,總要寓意著一方的繁榮穩定,文運昌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