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與19日這兩天,中國——中亞五國峰會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中亞五國分別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
在西安市而不是北京舉行,這是別具深意,待會兒會仔細說明。
其中,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提前一天到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其國事訪問的行程從17日到20日,中吉雙方將建立新時代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這一次中國與中亞五國的峰會,是繼去年12月,中國與阿拉伯國家聯盟峰會,以及中國與海灣國家聯盟峰會之后,中國再一次外交出擊。
并且,這是中國近期在戰略上的第三顆落子。
1 中亞地理位置重要
先介紹一下中亞五國,中亞五國總面積400萬平方公里,比印度還要大,人口7400萬,GDP總量約3000億美元。
中亞五國全部都是內陸國,但是有豐富的能源資源。據估計,中亞及里海地區的石油蘊藏量為1500億-2000億桶,約占世界石油儲量的18%-25%。而已經探明的天然氣儲量達到7.9萬億立方米,中亞五國因此被稱為第二個中東。
除此之外,哈薩克斯坦的鈾礦儲量高居世界第二,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儲量為6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烏茲別克斯坦的黃金儲量是世界第四位。另外,中亞還盛產谷物、棉花等經濟作物。
這五個國家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自古以來,就是各大國之間的要沖,也是緩沖地帶。歷史上的周邊強國有中國,俄羅斯、波斯(今伊朗)、印度、與奧斯曼帝國(今土耳其)。
中亞五國在地緣政治上的重要性仍然同古時候一樣,是大國之間的緩沖地帶,以及交通的樞紐。從地圖上來看,中國要進入中東地區,需要經過中亞五國,或是阿富汗。其實阿富汗也是一個斯坦國家,
我們看一下一帶一路計劃的路線圖。
其中陸上絲綢之路的經濟帶, 從中國的西安市出發,經蘭州,到烏魯木齊, 出了中國的國門,通往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然后到伊朗和土耳其,再北上俄羅斯,再通往歐洲。
可以看到,中亞地區是必經之地。所以,中國必須要搞好與中亞五國的關系。
也因此,中亞五國除了土庫曼斯坦之外,都加入了上海合作組織。由于土庫曼選擇永久中立國地位,因而避免加入上海合作組織。但是,土庫曼每年都會至少參加一次上合組織或大或小規模的會議。
2 中國在戰略上第一顆落子
為什么說這一次中國——中亞五國的峰會,是中國對美戰略的第三顆落子呢?
中國對中東地區的第一顆落子下在了伊朗身上。2021年中,國際外交界傳出了消息,伊朗將同中國簽訂為期25年的戰略協議。這個消息傳出來之后,以色列那邊又放出了風聲,以色列媒體說:“中國將因此成為伊朗的保護國”。
中國下的第一顆棋子,當時受到一些人懷疑,認為中東地區宗教派系不同,恩怨很多,有些是千年的恩怨。因此建議中國最好不要介入中東的事務,免得得罪沙特阿拉伯,又得罪以色列。可是,在國際江湖上闖蕩,哪里有可能不粘鍋呢?尤其中國是一個大國,不可能永遠窩在自己家里。
中國在國際棋盤上的第一個落子(這兩年而言),隔了一年之后的2021年3月,才正式收成,中伊兩國終于簽訂了戰略協議。
這一份戰略協議非常重要,具有三層的意義。
第一,2018年5月,特朗普政府退出了伊朗核協議。伊朗核協議是于2015年,在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德國與歐盟的見證下,所簽訂的協議。但是,美國單方面退出了協議,并且對伊朗實施比之前更為嚴厲的制裁。
三年之后,中國與伊朗簽訂為期25年的戰略協議,等于是不理會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令。要知道,美國之前還為了執行對伊朗的制裁令,沒有少找中國的麻煩。2018年4月, 美國指控中國中興通訊公司違反美國對伊朗的禁令,因而宣布,禁止美國企業于7年內向中興通訊銷售零件。
然后又于2018年12月1日,美國透過加拿大警方扣押華為財務長孟晚舟,想要借此找出華為違反伊朗制裁令的證據。
接著,美國又于2019年5月和2020年5月,分別對華為實施芯片封鎖,非要置華為于死地不可。其實,美國針對的不僅僅是華為,而是中國的高端產業,要力圖壓制中國在科技產業的發展。
中國對這一點當然清楚,也不可能平白讓自己的企業遭受美國的欺凌而不聞不顧。只不過此事需要從長計議,謀定而后動。另外,雖然中國有意同伊朗簽訂戰略協議,但也要伊朗有此意愿才行。所以,這第一顆棋子一直到2021年3月才看到成效。
這第一顆落子的成效還在進行中。2022年1月10日至14日,海灣四國外長集體到北京訪問,包括沙特、科威特、阿曼和巴林外長。同期間,土耳其與伊朗外長分別于12日和14日到中國訪問。
這個時間點很巧啊,但就是在那期間,王毅同這些國家的外長說,想要得到發展,就要放下一些成見,大家攜手合作。
再隔一年的2023年3月,沙特與伊朗決定恢復兩國的外交關系。可見中國這第一顆落子發揮了很大的功效,
因為其后,阿拉伯國家聯盟重新接受敘利亞加入該聯盟。中東地區國家邁向和解的道路,也邁向了區域的整合。
這就是所謂的“你退我進”。拜登政府原來的盤算是,從阿富汗撤軍,進行戰略收縮,然后集中資源和兵力,加強印太戰略的力量,對付中國。于是,美軍在2021年8月從阿富汗撤軍。
美軍撤出了阿富汗,不好意思,中國就前進了。而且美軍是在中伊戰略協議簽訂之后五個月,才完全實施撤出阿富汗的計劃。當時的拜登政府沒有料到,中國會在中東地區獲得如此的戰略成效。坦白說,這有一點遲鈍。
中國的戰略是,在西太平洋拒止美軍,然后在西邊的中亞與中東地區戰略前進。這就是當時說的,你(美)退我(中)進,中國不求在西太平洋面對美國力量的時候直接取勝,而是采取迂回的戰略:“西進東拒止”。
很明顯的,中國的戰略規劃取得很好的成果,不僅僅是在外交上、在地緣政治上取得效果,在去美元化的道路上也往前推進,這是雙料戰果。
3 美方反擊
既然美方進行了戰略收縮,目的就是要對付中國,美國方面當然也不會白白等待,以至于流失戰略契機。雖然拜登政府在印太戰略方面沒有取得更好的成效,但是在另外兩個層面上,于今年初獲得一些成果。
美國成功說服日本與荷蘭兩國,兩國同意限制對中國半導體設備的出口。這是繼去年芯片四方聯盟之后,美國更進一步在芯片領域上制裁中國。
第二,美國又成功拉動日本、韓國與菲律賓,意圖干涉臺海事務。日本還說出了:“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另外,美國還于去年底和今年初,帶領韓國進行兩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又在四月下旬韓國總統尹錫悅訪美期間,“應尹錫悅的要求”, 美國將派遣核潛艇與戰略轟炸機進入韓國。
而美國又于俄烏戰爭開打之后,鼓舞日本向俄羅斯聲討南千島群島的主權,要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向俄羅斯施加軍事壓力。讓俄羅斯腹背受敵。
4 中方第二顆落子
坦白說,美方進行戰略收縮,不能夠說完全沒有成果,但是成效有限。理由是:
第一,各國配合程度不是很高。
其實,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在特朗普時期就已經規劃了,甚至還可以追溯到前總統奧巴馬時期,在奧巴馬時期就已經做出了規劃,先從伊拉克撤出一些美軍,下一步就是從阿富汗撤軍。
美國的計劃是,從中東地區進行戰略收縮之后,可以集中精力在印太戰略。最明顯的就是,拜登于2021年1月上任后,立馬喊出了聯合盟國對付中國。拜登積極推進盟國,派遣軍艦到南海、到東海自由航行,在西太平洋搞聯合軍事演習。
可是美國的盟國往往只是走一個過場,敷衍了事。美國于2021年9月,聯合英國與澳大利亞成立新印太聯盟,AUKUS。這可以說是美國在印太戰略上階段性的成果。但是有什么用呢?英國與澳大利亞本來就是美國的盟國,這是新瓶裝舊酒,沒有什么功效,只是引來許多國家,質疑美國破壞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也引來了東南亞區域大國印尼的不滿。
第二,美國的戰略收縮計劃在途中遇到了新冠疫情,折損了美國的力量,也打破了美國的布局,延緩美國計劃的推行。在疫情大流行的2020與2021年兩年,美國能夠對付中國的措施不多,除了在疫情方面指控中國之外,也就只能夠搞搞自由航行,沒有更進一步的推展。
同AUKSU一樣,美國今年初在東北亞的緊密布局,也不會有更進一步的成效,不論是AUKUS的成立,或是在東北亞更進一步推進日韓兩國,都是同樣屬于軍事安全聯盟。英國、澳大利亞、日本與韓國本來就是美國的盟國,美國這些措施,并沒有在實質上增進己方陣營的力量。新瓶裝舊酒,又能增添多少力量呢?
相較于中國在伊朗與中東地區取得的成果,在地緣政治、外交,以及去美元化的陣營上,都添加了力量。
那么這一次,應對美國把反擊落在了東北亞的日韓兩國,同時對中俄兩個施加壓力,中俄兩國的回應也很簡單。前幾天,中國海關總署宣布,“中國將增加俄羅斯海參崴港,為內貿貨物跨境運輸中轉口岸,”
俄羅斯同意中國,使用海參崴港作為中國內貿貨物的中轉口岸,此舉等于是俄羅斯把中國拉了進來,一方面借此繁榮海參崴與鄰近地區,二方面,引進中國的力量,共同抗擊美日兩國。
這是中國在世界大棋局的第二顆落子(以這兩年而言),輕輕松松就抵消了美日兩國的壓力。為什么這么說?
這是同美英澳AUKUS聯盟一樣的理由,中俄兩國都是軍事大國,也是核大國,美軍就算把日韓兩國推到中俄兩國的家門口,又能怎樣呢?另一方面,美方此舉也無法在實質上增強美日韓三國的實力。
美國方面可能認為,美日韓三國加緊了同盟關系。但最終只是徒勞。
5 中方第三顆落子
那么這一次中國和中亞五國的峰會,就是中方的第三顆落子了。
畫面上的地圖是已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檔的國家或地區。這份圖也大致上是去美元化中,進行本幣貿易結算的國家。其中南美洲的巴西與阿根廷要同中國進行本幣貿易結算,或是人民幣結算。玻利維亞也在考慮同中國進行人民幣結算。
如果把世界當成是一個圍棋的棋盤,中國這兩年中東地區與中亞地區落下了兩顆棋子,然后在東邊加強與俄羅斯的合作。
而且,這些戰略布局中的每一步棋,都帶來實質的成效,可能是經貿上的,投資上的,或是基礎建設,以及金融上的本幣互換,或是人民幣結算。每一步棋都往前推進了一步。
6 為什么選擇西安?
最后跟大家談一下,為什么這一次的中國與中亞峰會選擇在西安舉行呢?
第一個原因當然是,地點臨近。
西安是中國西部大城,是西部的經濟中心城市。西安也是一帶一路計劃中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起點。西安是面向中亞國家的大都市,這是最佳地點。
第二個原因,西安也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13朝古都。選擇西安作為中亞峰會的地點,可以讓各國回顧一下千年古絲路的盛況。這也是提醒各國,絲路曾經帶給各國的好處。而今天的一帶一路計劃,會帶來更多的好處,提升各國的經濟,促進區域的繁榮與發展。
第三個原因,隱含了漢唐時期中華盛世的意義在其中。
西安在漢唐時期是國都,而漢唐時期是中國的盛世。漢唐兩朝都經營了大西域。漢朝時期設立西域都護府,掌管西域。
唐朝設立9個都護府,其中最大的是安西都護府。漢唐時期都護府的所在之地,大約就是在今天的中國新疆以及中亞五國,到阿富汗的南部。地圖上西北角的湖泊是咸海。
5月18日晚上,中國國家領導人出席了歡迎儀式。這是中國唐朝時期的傳統迎賓儀式。在紫云樓前禮樂和鳴的古代佾舞,還有芙蓉花舞,表達了古都西安人民的熱情好客,向外賓呈現兼容并蓄的中華文化精神。
在現代社會佾舞已經很少見了。如果是在海外,想要見識佾舞的話,可以在每年的祭孔典禮中看到。
7 結論
中國所下的第一顆落子,同伊朗簽訂戰略協議,仍然發揮著功效。去年12月的中國與阿拉伯國家聯盟峰會,走上一波的高潮。這是中國與阿拉伯國家聯盟的第一次峰會。
2023年3月,沙特和伊朗恢復外交關系,中東國家走向和解。這是另一波的高峰。
這一次的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峰會,是第三顆落子。
同中阿峰會一樣,這也是第一次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峰會。兩顆落子雙管齊下, 推進中國與中亞和中東國家的合作關系。同時,這也是戰略上的兩次大邁進。
以后,我們還會看到更多的棋子落下,大家請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