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克劍
近年來,我國外貿發展迅猛,正逐漸成為世界貿易的重要參與者和主要推動者之一。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不斷演變和我國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推動外貿的穩定增長和優化結構變得尤為重要。其中,經營主體和平臺載體數量持續增多,業務范圍更加精細,對構筑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
據數據顯示,2023年1—4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3.32萬億元,同比增長5.8%,增速較一季度的4.8%加快1個百分點。其中,一般貿易進出口8.72萬億元,同比增長8.5%,占中國外貿總值的比重提升至65.4%;民營企業進出口7.05萬億元,同比增長15.8%,占中國外貿總值的比重超過五成。
4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指出,外貿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對穩增長穩就業、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首先應加強市場多元化的開拓,減少對特定國家或地區的過度依賴。通過拓展新興市場、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合作,提高中國產品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同時,加強與傳統貿易伙伴的合作,深化現有市場的利用,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
其次,創新是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關鍵。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培育和吸引高科技企業、穩定和提升加工貿易,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通過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品質和附加值,加強自主品牌建設,提升中國產品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與此同時,優化外貿發展環境,完善邊境貿易支持政策。通過推進“單一窗口”建設,擴大“聯動接卸”、“船邊直提”等措施的應用范圍,提高貨物流轉效率;通過完善出臺邊民互市貿易管理辦法,優化邊民互市貿易多元化發展的政策環境;通過深入開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專題培訓,組織論壇等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加強地方和企業經驗分享,提高對企業的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自由貿易協定的綜合利用率。
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還應緊隨人工智能等數字革命的浪潮,著力提升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高效集聚全球創新要素、增長經營主體創新與數字化水平,系統推動外貿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全面優化平臺載體布局等方面,不斷推動我國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穩定、健康、高質量發展。
當前,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已逐漸成為全球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大量新行業、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涌出,高端化、數字化、品牌化、定制化以及低碳綠色生態產品深受全球人民的青睞,中國制造正不斷向全球高端價值鏈邁進,充分展現了我國外貿的韌性與活力。
在完善自身的同時,也應大力推動國際之間的合作與共贏。通過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貿易規則的制定和改革,推動貿易自由化與經濟全球化;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共同應對全球經濟挑戰和風險,構建開放、包容和互利共贏的貿易體系;通過建立應對復雜問題的合作、互助以及輔助機制,優化國際貿易合作體系,縮小經濟、文化、科技、民生之間的鴻溝,系統推進可持續發展。
推動外貿穩定規模優化結構是當前我國外貿發展的重要任務。通過加強市場多元化的開拓、推動創新驅動外貿發展、優化外貿政策環境、加強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以及促進國際合作與共贏,可以真正實現外貿的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這不僅有助于應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和挑戰,也有利于提升我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全面促進國際貿易體系高質量發展,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者王克劍:城市建設雜志社社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