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鼎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介紹一種新型的南美白對蝦工廠化養殖模式給大家。此種模式不采用鋼筋水泥混凝土、磚石等傳統建筑材料,而是使用熱鍍鋅扁圓鋼架結構搭建大棚骨架,內置養殖池采用養殖專用帆布制作。
此種模式的優點在于,大棚全部材料都可循環利用。大棚骨架不生銹,抗風、抗壓、安裝方便,可拆卸搬遷再組裝,不使用混凝土、磚石等材料,不破壞土地使用性質。內置養殖池采用進口EVA原料和高科技含量的功能性助劑,采用三層共擠壓工藝加工而成。執行標準為:GB/T18742.2-2002標準,無毒無害,耐老化、耐酸堿,抗氧化性強。因采用熱合加工工藝,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漏水風險,并且節省安裝時間,在材料、工藝、加工、成品、檢驗、施工六個領域建立了嚴謹完善的生產管理體系。顏色有白色、藍色兩種可供選擇。內置養殖池可更換不同的場地重復使用。相比傳統模式,總體建設成本節省2/3。
利用封閉式循環水養殖工藝(RAS),與傳統養殖模式相比,循環水養殖既保護生態環境,又保證食品安全。其目的在于為人類提供健康、環保、安全的水產品,同時解決目前水產養殖中面臨的環境污染問題,有效保護水域環境,實現水產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其主要技術特點表現在:一是養殖水體的重復利用;二是生產可以打破季節和區域的限制;三是高密度養殖。循環水養蝦模式不僅有耗水量少和養殖密度高的優點,而且還能夠人為縮短養殖周期,做到低餌料系數和高資源利用率的同時還實現了節能減排,成為我國工廠化養蝦業發展的方向。其次,循環水養殖勞動條件好,生產效率高,養殖周期縮短2-6倍,單位面積產量比高產池塘提高20-80倍,養殖用水量也大大減少。
比如我們的實驗基地,如果采用傳統粗放式養殖模式,不僅每天需要添加新水1000噸,而且需要排放含有對蝦糞便、殘餌、蝦皮、死藻等有機廢物的污水1000噸,這不僅很大程度上污染了周圍的水體環境,造成周邊水體富營養化,加重周邊生態負擔,把周邊環境破壞掉,更不利于我們養殖基地的可持續性發展。如今我們采用的封閉式循環水養殖系統,通過機械過濾和蛋白分離器把不可溶的殘餌、糞便和死藻等有機廢物過濾出來,通過微生物發酵將其制成有機肥料,低價甚至無償提供給周邊農戶用來種植蔬菜、糧食等,不僅有效解決了水體有機廢物,還降低了周圍農戶的化肥用量,既減輕了農戶的種植成本,對我們養殖場周邊的水域環境也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其次,對于水溶性的有機廢物,通過我們系統的生物濾池將其吸收轉化,水體的氨氮、亞硝酸鹽等水平就可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水體再經過滅菌消毒和充氧曝氣就可再次循環回養殖車間,做到了水體的循環利用,考慮到水體蒸發和循環過程中損失的部分水分,超過90的水體都在重復循環使用,每批次對蝦養殖用水量減少9-10萬噸。通過本系統產出的對蝦為無公害的綠色產品,產品質量具有高度可控性和可追朔性。
另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把外來污染源和病原體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生產環境穩定,通過對養殖廢水的資源化處理,減少養殖生產對環境的污染,實現環境友好化生產。水溫、水質、密度、料比等高度可控,可實現一年四季不間斷養殖,實現高產、穩產、高利潤、低風險。
位于青島城陽的基地,現已建成示范大棚六個,每個1300水體。合作社預計建大棚12萬平方米,其中兩個大棚已投產,循環水養殖系統已經穩定運行超過兩個月,對蝦規格達到50尾/斤。根據養殖情況看,達到了預期的理想效果。目前放養密度為500尾/米3,再經過一個月的養殖就可投放市場銷售,預計產量為20斤/米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