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蘭溪市柏社鄉下陳村,數十名小學生走進制茶車間,參觀制茶設備及工藝流程,感受制茶工藝。
這樣的經歷,對于很多學生而言還是第一次,既新奇又有趣。“通過開展這樣的活動,向同學們傳播茶知識、茶文化,推廣毛峰茶藝。同時,以茶文化為線索,促進農文旅融合,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蘭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毛峰茶制作共富工坊負責人劉小華說。
作為傳統農業大市,蘭溪區域條件優越,農業特色鮮明,目前擁有小蘿卜、枇杷、毛峰、楊梅、甘蔗、蘭江蟹等6個地理標志農產品,總數排浙江省第一位。同時,蘭溪也是浙江省首個“中國美食文化名城”,已入選“中國特色美食百佳縣市”,特色小吃種類300多種,雞子馃、牛肉面、梅江燒及游埠早茶等久負盛名。去年以來,蘭溪深入挖掘鄉土美食文化,通過黨建聯建機制,積極打造品牌帶動式共富工坊,培育、壯大當地特色產業,帶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共富工坊將多元化產業鏈延伸到農村,關鍵在于要有一批“鄉土化”與“專業化”于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90后的胡斌畢業于長春科技學院,主修藝術設計,區別于他父親的傳統農業合作社模式,回鄉后他積極探索網絡時代下的傳統辣椒產業轉型升級,成立“孟塘果蔬”共富工坊,創設“小丁娘子”“李漁家醬”等品牌,通過與拼多多、郵樂等平臺合作,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銷售方式,日銷3500單,有效帶動周邊村民增收。該工坊入選全省首批百家電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典型案例。
近年來,蘭溪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通過完善農創客人才孵化體系,引導蘭溪籍大學生和有志青年回鄉創業,助力共富工坊建設。如今,全市有近400名像胡斌一樣的“新農人”活躍在工坊車間、田間地頭。
據悉,為進一步提升共富工坊能級,蘭溪充分發揮社會資本“余糧鄉創”運營公司的技術優勢,成立全市首個共富工坊孵化中心,通過黨建聯建機制聯合當地企業和人才,持續為共富工坊建設提供資源挖掘、品牌設計、市場推廣等服務,實現一二三產聯動效益。目前,該平臺已為黃店鎮開發農旅文創產品20余款,助力農產品銷售達687萬元。
此外,蘭溪還探索項目連接機制、建立產銷聯合機制、完善金融保險護航機制,編制《蘭溪市品牌帶動式共富工坊建設要求及評價規范》,從建設要求、運營機制、品牌培育、組織領導、星級評定等5個維度、22個方面對工坊建設全方面進行規范,推出“蘭溪日子有 戲有味”公共品牌,積極打造共富工坊品牌矩陣,夯實產品底蘊,打響特色農業產業品牌,做好共富大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