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安航天基地三府井路以南、高望路以東的世子公園,占地約12公頃,是一處集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公園全稱為明秦王世子遺址公園,因這里本是明代秦王嫡子的墳園故址而得名。安葬于此的“秦王世子”,是秦藩第十代王秦宣王朱懷埢的嫡子朱敬鉁。朱敬鉁生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自幼天資聰慧,深受其父朱懷埢的喜愛。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朱敬鉁因罹患天花而逝,年僅六歲。朱懷埢“悲號慟切,欲代無由”,為他向皇帝討取了親王規格的葬儀,并親自撰寫碑文。
世子公園
我國古代宗法制的核心為嫡長子繼承制,嫡子天然具有先發優勢,然而在實踐中基于種種原因,笑到最后的并不一定是嫡子。比如秦藩前十代嗣王之中,只有兩個半是嫡出,這半個指秦隱王朱尚炳,他的生母為次妃。第五代以后皆為庶出,直到第十一代才又變為嫡出,他便是朱誼澏。
嚴懲犯罪宗室
朱誼澏(音han),生年不詳,為秦靖王朱敬镕的嫡長子。朱敬镕有兩位王妃:原配王氏,繼妃吳氏,朱誼澏當為吳氏所生。萬歷三年(1575年)四月,受封秦世子。
萬歷四年(1576年)三月十九日,秦靖王朱敬镕薨逝,在位8年,享年36歲。朝廷收到訃告后,命秦世子朱誼澏主持喪禮,并攝理府事。
明初,宗室人口稀少,且每個藩王都負有鎮守地方的職責,責任重大不可長期出缺,故嗣王可以在先王靈前襲爵,無需等到終喪。所以先王薨逝,與嗣王即位,往往只相差數月。
隨著明成祖祖孫三代厲行削藩,藩王實權被剝奪殆盡,及宗室人口的暴增,朝廷開始收緊嗣王襲封的條件,而“孝”成為對付藩王的最佳武器之一。自景泰以后,嗣王為先王守滿孝期,再行襲封已成為常態,能夠提前襲封的一般與皇帝關系處得不錯。
明朝中后期,先王薨逝到嗣王襲封之間至少存在27個月的空窗期,當然守孝期滿后,時間一般不會拖得太長。然而朱誼澏的襲封時間顯得有些特殊,直到萬歷九年(1581年)四月,才得以襲爵。從秦靖王去世,到他襲封整整五年零一個月,對于一個早已被確立繼承人身份的世子而言是不可想象的。
西安世博園
阿越想來,唯一的原因還是出在所謂的“冒封”之上。
朱誼澏的祖父秦宣王朱懷埢因大宗絕嗣,由再從侄的身份入繼大宗,在當時屬于正常襲封。可當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宗藩條例》出臺后,規定藩國大宗發生絕嗣,只有先王的胞弟及親侄才能襲封,其余皆屬于冒封。單這樣也就算了,關鍵還有追溯機制。于是乎,早在17年前已經成功上岸的朱懷埢,被認定為冒封。
按照《宗藩條例》規定,朱懷埢去世之后,秦王之位將不得再承襲,也就是說嚴格按照制度執行,那么他將成為最后一代秦王。然而不管是主管宗室事務的禮部,還是當朝皇帝,都不敢背負讓秦藩這個“天下第一親藩”絕嗣的責任。隆慶三年(1569年)四月,朱懷埢去世四年之后,朝廷正式冊封其庶長子德隆王朱敬镕為秦王。
朱誼澏延遲襲封也應當是如此,畢竟萬歷初年正是一代名臣張居正大刀闊斧進行改革之時,對宗室的管理相對較嚴,估計一度有讓秦藩就此除國的想法,只是基于隆慶朝君臣同樣的憂思,才放朱誼澏一馬。
朱誼澏還算有所作為,至少在位期間對宗室管理很是用心,屢屢上疏要求嚴懲犯罪宗室。
秦藩庶人朱秉宋與韓藩未祿宗室朱融某(注:最后一個不知),因屢屢違例奏擾,被安置于藩國閑宅囚禁。結果這倆貨不知悔改,在秦藩典寶馬秀的幫助下,偷偷溜出囚禁之所不說,還在外逞兇,打傷百戶費勛。
萬歷四年(1576年)七月,明神宗下旨,將二人交給當時還是秦世子的朱誼澏“懲警”,并繼續囚禁閑宅。馬秀則交御史審訊。
陜西歷史博物館
寫到這里,阿越突然發現一個問題,朱融某這個韓藩罪宗犯罪之后改由秦藩收押這個情節,在講述其他藩王時曾提到過類似的情形,比如追封代王代思王朱聰沬曾被交由晉藩管束,徽王朱載埨的子女由周藩約束,遼藩、荊藩罪宗也都曾被交給楚藩看管。明代藩王主要分布在陜西、山西、河南、山東、江西和湖廣六省,而秦藩、晉藩、周藩、楚藩都是各自省份中資格最老的藩國,一家如此可能是巧合,可四家都做過承擔過這種責任,就由不得不多想了。阿越懷疑諸省資格最老的藩國,作為本省長支,都被賦予了一定的宗室管理權,所以其他藩國的罪宗會被送到它那里幽禁。
永壽王府的輔國中尉朱懷(圭刃)、朱懷墉、朱懷某、朱懷(氵土)四人,為人“傲狠”,不服管束,仗著宗室特權為非作歹。“傲狠”本意為倨傲狠戾,同時也是傳說中四兇之一梼杌的別稱,故朱懷(圭刃)四人人送外號“四兇”。
萬歷十一年(1583年)閏二月,朱誼澏上疏參奏四人,請求朝廷降旨懲治。最終朱懷(圭刃)被賜死,朱懷墉等人被廢為庶人。
許是朱誼澏對宗室的管理太嚴苛,以至于部分宗室鋌而走險準備搞掉他。萬歷十二年(1584年)二月,秦藩儀賓周談上疏朝廷控告秦王“淫惡、寵妾”。無論是為人荒淫,還是寵妾滅妻都不是小事,是以明神宗將奏疏交給都察院,讓其進行徹查。從《明實錄》沒有記載此事的后續來看,周談所奏應當屬于誣告。畢竟以堂堂親王之尊違法亂紀,不會如此默默無聞。
為親叔、親弟請爵位
由于朱懷埢被認定為冒封,朝廷雖然對秦王本人不敢大動干戈,但并不代表會對其子孫后代也視若無睹。《宗藩條例》規定,小宗入繼的親王后嗣,必須以其最初爵位為參照物,逐代授予相應爵位。
“《宗藩條例》:郡王進封親王者,本王郡爵不許補襲,以后世子世襲親王,次嫡庶子每世止照原封世次受本等官職。”(《明神宗實錄》)
陜博國寶級文物:鍍金鐵芯銅龍
朱懷埢的本爵為鎮國中尉,如此其庶子只能受封輔國中尉,孫輩以下更是只能受封最低檔的奉國中尉,怎一個慘字了得。他的庶子、秦靖王朱敬镕的四弟朱敬(金勉),就享受到了來自《宗藩條例》的關愛,被冊封輔國中尉。
對此秦藩主支自然是不滿意的,不論是出于友愛兄弟的目的,還是為子孫后代計,都要有所動作。萬歷二年(1574年),時任秦王朱敬镕上疏朝廷為弟弟請封。結果爵位沒請到不說,還促使朝廷出臺詔令,專門就此問題給《宗藩條例》打補丁。
“七月癸酉朔,禮部題:‘……近,秦王敬溶請封伊弟敬(金勉)。查敬溶父懷惓,系再從侄男進封,敬(金勉)只應封中尉,已經覆奉欽依。今后各王府,雖條例以前,無論親枝及一從再從者,其次嫡庶子,除已經封襲者,待本王身終之日,其子俱照敬(金勉)事例,止援本等官職,不得妄授前例濫請郡爵。’”(《明神宗實錄》)
朱誼澏襲爵后,秉承父王的遺志繼續上疏為叔父、為兄弟請封。
萬歷十一年(1583年)十二月,朱誼澏上疏為叔叔輔國中尉朱敬(金勉),二弟、秦靖王庶次子奉國中尉朱誼(淄夕),嫡三弟奉國中尉朱誼漶,及姐妹秦靖王第一女請封。
然而朝廷在萬歷十年,根據《宗藩條例》執行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及解決方案,以及宗室、官吏提出的相關意見,更定條例,定名為《宗藩要例》。《宗藩要例》進一步明確了晉封親王子孫授爵原則,強調必須以其本爵為基準,進行授爵。
是以執掌禮科封駁權的禮科都給事中萬象春,高舉《宗藩要例》,對朱誼澏的奏請發起猛烈炮轟。關鍵明神宗也認為他言之有理,將朱誼澏的請封稱作“越例”,也就是違法《宗藩要例》,直接予以拒絕。
“丙子……禮科都給事中萬象春等言:‘萬歷十年題準《宗藩條例》,明開進封親王,子孫除承襲外,其余不準加,封照原封世次授職。秦王陳乞事屬違例。’禮部據例執奏如給事言。 上是之,仍諭:以后各王府再不許越例陳乞。”(《明神宗實錄》)
興慶宮公園
然而萬歷十三年(1585年)十月,明神宗的態度突然發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在朱誼澏的又一次奏請下,竟然同意晉封朱誼漶為紫陽王,朱誼(淄夕)為鎮國將軍。為安撫禮部,他表示這次晉封只涉及名分,不涉其他,兩人依然領受奉國中尉的俸祿,即歲祿依然只有二百石,且按三七分支取(《宗藩條例》出臺后,中下層宗室的歲祿變為三七開,三分本色,七分折色)。
對此禮部并不領情,禮臣也就是禮部尚書領銜上疏力爭,稱此舉為“非制也”,強調“王者有至仁,而無私恩”,表示朱懷埢由鎮國中尉晉封秦王,他的孫輩只能封奉國中尉,皇帝不可徇私枉法。
然而明神宗拒不納諫。
短短兩年之間之所以會有如此大變化,與明神宗所處的環境有關。誠如《韓非子·揚權》所言,當皇帝的面臨著君臣“上下一日百戰”的困局,也即君主和臣子之間時時刻刻無不在勾心斗角。
萬歷十一年,他正在謀劃清算張居正,自然要以團結朝臣為要務,所以他選擇了虛心接納朝臣的意見。而萬歷十三年,張居正已經被徹底打倒,君臣矛盾逐漸顯現,不顧朝臣反對強勢晉封朱誼漶兄弟倆,是其彰顯君權的一種手段。
總之一句話明神宗君臣斗法,最終落得便宜的還屬秦藩。
阿越說
《明實錄》沒有記載朱誼澏的卒年,《明史·諸王表》稱其薨于萬歷十四年(1586年),如此他在位6年,朝廷賜謚曰敬。謚法“夙夜警戒曰敬”、“合善典法曰敬”,蘊含著敬身思戒,也就是吾日三省吾身之意,在任上總體表現應當不錯。
西安航天基地
秦敬王朱誼澏的王妃為許氏,她于萬歷十年(1582年)四月受封,結合秦靖王朱敬镕的生平,及朱誼澏受封秦世子的時間,可以推測朱誼澏應當生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以前。
朱誼澏無嗣,也就是說命運多舛的秦藩繼上一次絕嗣40年后,再次發生絕嗣。這是秦藩大宗第五次絕嗣,朝廷隨即冊封朱誼澏的胞弟紫陽王朱誼漶為秦王,依然沒有選擇將秦國除國。好在朱誼漶提前一步晉封為了郡王,否則秦藩這個大明第一親藩就要鬧出由最低等奉國中尉晉封的戲目了。
相關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