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下班后,我們相約吃飯。走在一條小吃街,我們最終選擇了一家客流量不錯的小店。
相對而坐,點了兩份煲仔飯。
在等待飯菜上來之際,我們總要說點什么。
說什么呢?由于我們兩人職業的接近性,都關注到了這兩天的某個熱點話題。巧合的是,打開手機,我們也不約而同地收到了推送,然后又不約而同地脫口而出那兩個字(國內通用感嘆詞)。于是,下意識地,我們便準備開始交流。
妻子的第一句話剛說到一半,突然停止,環顧四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以極小的聲音對我說,“公開場合,不能談論這個話題。”她似乎感覺自己剛才失態了。
一個人想說什么的本能反應是最真實的,就像動物各式各樣的叫聲一樣,發自身心。但我們常常又忌諱環境,明白不能說什么,這又是另一種真實,人類獨有的真實。這兩種真實相互碰撞,就生發出了一種東西,叫做沉默。
我笑了笑,沒說什么,會意了一個眼神。我比她更有經驗,也比她見過更多的事情(這里沒有貶低女性的意思,純粹是因為我比她年齡大,經歷過更多的社會毒打。)我從一開始就把即將脫口而出的觀點咽了下去,我對環境有著更敏銳的警覺。畢竟,昨天還有人留言威脅要舉報我。
我的身后是飯店老板和服務員阿姨,我們兩邊還有年輕的食客。他們看上去都是好人,但我仍然感覺到明顯的不自在。我們距離很近,輕聲說話彼此也可以聽見。我們像是躲在樹上的麻雀,望著廣闊田野里的稻草人,怯于振翅。我們像是長出了一根專用神經,控制著聲帶的振動。
有點尷尬。在煲仔飯還是個沒成熟的“仔”時,我們不說點什么,那種氣氛就好像,我們像是一對冷戰夫妻,各玩各的手機,沒有一點感情。
我們試著用眼神交流,然后把各自在手機里看到的消息,直接遞到對方面前看,然后笑。也只能笑笑了。
過了一會,煲仔飯終于上來了。于是我們立即開始用飯菜堵住嘴巴。如果不能說,那就盡量滿足于溫飽。
然后,看她仍然想說的樣子,我試著刻意避開一些關鍵詞,斷斷續續,一邊吃飯,一邊囁嚅著,企圖以一種我們能夠聽懂,而周邊的人又聽不懂的方式交流。
不過很快,我發現她也不能一下子就明白我的意思,而再說清楚一點,就露餡了。這樣很沒意思,于是我們就悶頭使勁吃。如果不能暢快說話,那就干脆什么也不說了。
從飯店走出來,看四下無人時,我們終于可以交流了一番。
回家的路上,坐在車里,搖上車窗,我們終于可以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了。說著說著,某人突然來了一句:我們還有行車記錄儀!
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