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中國空間站上,神舟十五號乘組還在執行任務中,三位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已經在軌生活和工作了五個半月。那么,神舟十五號會在什么時候返回?而神舟十六號又會在什么時候發射呢?
自中國空間站開始建造以來,除了第一次載人任務神舟十二號為期3個月之外,神舟十三、十四號任務都是持續大約6個月。神舟十五號在軌停留時間預計也是半年左右,這意味著此次任務已經接近尾聲。
按照計劃,神舟十五號的返回時間是在6月份,大概是在六月初,具體哪一天目前還不清楚。但在神舟十五號返回之前,神舟十六號將會發射升空,兩個乘組將會在中國空間站上會師。
這將是神舟十五號三位航天員的第二次在軌交接任務,這次他們將等待神舟十六號的到來,然后把空間站鑰匙移交給神舟十六號航天員。至于神舟十六號的發射時間,計劃是在5月底,具體哪一天已有信息可以推測。
5月15日,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發布了中國空間站TLE軌道根數,這意味著空間站已經進行了一次變軌機動。TLE軌道根數包含了很多信息,包括軌道傾角、軌道周期、軌道模型參數,基于這些數據,可以對空間站的軌道進行較為精確的預測。
根據TLE軌道根數,中國空間站抬升了軌道高度,近地點軌道高度從373公里抬升到381公里,遠地點軌道高度從383公里抬升到393公里。此次空間站變軌的目的還是比較明確的,那就是為神舟十六號的到來做好準備。
每次航天發射時,總會提到發射時間窗口,很多時候都要求做到分秒不差的“零窗口”,尤其是神舟載人飛船的發射。空間站以每秒7.7公里的速度在太空中快速飛行,飛船要想與之精確對接,難度是非常高的。
要想飛船高效對接空間站,就需要把飛船送入空間站所在的軌道平面。如果飛船進入太空后,其運行軌道與空間站的軌道不在同一個平面,那就需要飛船進行變軌,進入空間站所在的軌道平面,而這要耗費大量的燃料,這是非常劃不來的。
但由于地球在自轉,空間站本身又在繞著地球轉動,所以空間站所經過的地表不斷地發生變化。只有當空間站的軌道平面恰好經過發射場上空時,神舟飛船同時點火升空,這樣飛船才能以較少的燃料進入空間站的軌道平面,并追上空間站,實現對接。
因此,神舟飛船發射時,需要瞄準空間站過境的時間窗口。時間瞄得越準,飛船對接空間站所需的燃料也越少,而且也能大幅減少對接時間。此前,神舟十一號對接天宮二號需要大約兩天的時間,而從神舟十二號開始,飛船自主對接空間站的時間縮短到6小時。
根據空間站的軌道參數,可以計算出它將會在什么時候過境發射場,再結合氣象數據,這樣就能得到精確到秒的發射時間窗口。基于此,可以大致推測神舟十六號可能的發射時間。
神舟十六號預計在本月底發射,假設是從5月27日到31日,比較好的發射時間窗口有兩天,一個是在27日上午9、10點左右,另一個是在30日上午7、9點左右。到時空間站過境酒泉發射場的高度將近88度,神舟十六號在此期間發射,就能快速追上空間站,并與其快速對接。
同樣地,等到神舟十五號6月返回時,也需要在中國空間站過境著陸場上空時,才有合適的快速返回時間窗口。到時為了方便神舟十五號返回地球,空間站可能也要提早調整軌道。
此外,大家還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是神舟十六號航天員都有誰。神舟十六號航天員很早之前就已經選定了,推測可能有第三批航天員,而指令長應該是在現役第一批、第二批航天員中選出。
現役前兩批航天員都已經執行過載人航天任務,但楊利偉、景海鵬、劉旺、張曉光四位航天員還沒執行過空間站任務,所以神舟十六號指令長應該會從他們之中選出。而除了景海鵬之外,另外三位航天員都在不久前的航天活動上露面,由此推測景海鵬很可能在進行神舟十六號任務訓練。
如果景海鵬擔任神舟十六號指令長,這將是他第一次前往中國空間站,也將是他的第四次太空之旅。按照此前“以老帶新”的慣例,神舟十六號另外兩位航天員可能是來自第三批航天員。
隨著月底的到來,神舟十六號的航天員名單、發射時間將會逐一揭曉,我們預祝神舟十六號任務能夠取得圓滿成功。同時,我們也熱切期盼神舟十五號航天員在6月的平安凱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