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某是兵器工業部晉汾化工廠的一位助理工程師,想發財卻苦于無門路。他認識了一位日本女子山口道子,成為一對狼狽為奸的情人。然而,他手中的那點經濟情報幾乎不值一文,得不到道子青睞。
一天,他從《參考消息》上看到偽造希特勒日記的報道,頓時頗受啟發,想偽造江青日記賣個好價錢。他首先搜集了許多“文革”期間出廠的筆記本,然后,盡可能搜尋“文革”期間的小報、大報、“四人幫”倒臺后的各種批判材料、有關小說和紀實文學等加以整理。
他詳盡地了解江青每一時期的情況,研究她的思想變化、心理狀態、演變脈絡,列出了一份準確的江青編年史,并以它為依據,編寫《江青日記》。他先是努力模仿江青筆跡,最后達到幾可亂真;又想盡辦法找到江青用過的書的指紋仿畫上去。
日記本上的墨跡氧化程度,是專家鑒定其年代的重要依據,也是偽造江青日記的難點之一。但這難不住學化工的郭某。他配出某種透明的液體,把它噴到本上,使字跡迅速退化、黯淡,顯得年代久遠。郭某的造假手法是相當高明的,竟騙過了外國專家。
他的《江青日記》,曾經過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奧爾頓和筆跡指紋鑒定專家鮑里斯逐一鑒定,都認為“是真跡無疑”,最后《華盛頓明星報》同意出價289萬元人民幣買下。結果,他們和山口道子全“栽”在郭某手里,不過道子也一樣騙了郭某,她對289萬元一字不提,只說賣了1萬美元。
不久,山口道子因從事與她職業不相符的非法活動,被限期離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