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目青山夕照明
——略述宋文治先生中國近現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宋文治先生中國近現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在長江入海口的南岸,有一座風光秀麗的歷史文化名城,婁江從城中緩緩流過,她歷史悠久、經濟富度、地肥水美,自古就是魚米之鄉,歷代的統治者都以此作為糧倉,故稱太倉,太倉這塊肥沃的土地孕育了許許多多著名的書畫家,堪稱書畫之鄉,元代就有朱叔重、瞿智、王履等名垂畫史;明代周位、夏昶、仇英著稱于世;清代王時敏、王鑒繼承了前人的傳統首開婁東畫風,以山水畫名冠大江南北,王原祁承前啟后在藝術上有新的發展,加上虞山(常熟)的王暈畫名益重,以上四位稱為“婁東四王”;近代畫壇巨擘朱屺瞻也是太倉人。
宋文治先生中國近現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1919年10月,太倉城里又一個嬰兒呱呱墜地,此人便是中國當代畫壇成就卓著的宋文治先生。幼年的宋文治是不幸的,自降生就失去雙親,依靠養父母在城西開一家小店為生計,因經營不善、市景不振而敗落,過著清貧的生活。但他天生聰明,自幼就對繪畫有著特殊的天資。小學時他的美術課成績列第一。
宋文治先生中國近現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當時學校開設的水彩、寫生等課程成績總是第一,他的畫被選送參加國際兒童畫展。從此萌發了他對美術的興趣,時常借《芥子園畫譜)臨摹山石、樹木、梅、蘭、竹、菊,開始自學中國畫,受婁東畫派的影響開始模仿“四王”的山水畫,尤其是王時敏和王原祁,對宋文治后來的山水畫具有一定影響。因家境不濟,無力繼續求學。1935年,17歲的宋文治經人介紹到上海的一家廣告社做學徒,學習美術字、裝潢設計,開始接觸一些西方的美術知識與技藝。
宋文治先生中國近現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30年代的上海已經發展成為世界大都市,東西方的文化在這里猛烈地碰撞,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繚亂。法國印象派油畫、英國的水彩畫、德國版畫、日本畫,當時極為活躍的海派畫家賀天健、錢瘦鐵、吳湖帆、鄭午昌、張石園、汪亞塵、豐子愷、朱屺瞻與張大千、齊白石、黃賓虹等繪畫大師的作品走馬燈般地在大新公司、永安公司等各家畫廊、展廳里相錯展出,都給宋文治提供了極好的學習、觀摩的機會,每到假日,他就泡在這些地方。前后一年半的時間,對年輕的宋文治來說就等于上了一次大學。
宋文治先生中國近現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宋文治先生中國近現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宋文治先生中國近現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宋文治先生中國近現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宋文治先生中國近現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宋文治先生中國近現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宋文治先生中國近現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宋文治先生中國近現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宋文治先生中國近現代名家大紅袍畫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