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毛澤東之后,作為中國最高領導人,華國鋒任職五年,實際主政卻只有兩年零三個月。
以往對他的評價貶多于褒,有論者以“一正四負”來概括:
“一正”,即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斗爭中有功,以后也做了有益的工作。
“四負”,即一是推行和遲遲不改正“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壓制“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二是拖延和阻撓恢復老干部工作和平反歷史上冤假錯案的進程;三是在繼續(xù)維護舊的個人崇拜的同時,還制造和接受對他自己的個人崇拜;四是對經(jīng)濟工作中的求成過急和其他一些“左”傾政策的繼續(xù),也負有責任。
近年來,學界根據(jù)大量的史料研究得出:對于華國鋒的評價,“一正”顯得不足,“四負”不少有違事實或過于武斷。
這具體表現(xiàn)在:(1)正式提出解決“四人幫”動議的是華國鋒。根據(jù)《李先念傳》編寫組成員的文章披露、吳德在《十年風雨紀事》的自述和當事人張根生的記述,從提出動議到分別溝通,從商量方案到坐鎮(zhèn)主持,華國鋒是抓捕“四人幫”行動所有環(huán)節(jié)的主導者,絕非僅僅“有功”,而的確“起了決定性作用”。
(2)主張鄧小平復出工作。據(jù)吳德口述,1976年10月抓捕“四人幫”之后的一次政治局會議上,華國鋒宣布了三條:第一條是請鄧小平出來工作;第二條是要在中央會議上堂堂正正地出來;第三條是要為鄧小平出來工作做好群眾工作。至于鄧小平?jīng)]有馬上復出而等待了一段時間,其實是華國鋒和中共高層的策略考慮。
(3)并非華國鋒首次提出“兩個凡是”。“兩個凡是”的經(jīng)典表述,源自1977年2月7日的兩報一刊社論。華國鋒本人也說過兩次“凡是”,但是具體背景有不同,與社論的表述也不完全一致。另外,提出“兩個凡是”也不是為了繼續(xù)“批鄧”,因為當時這個口號已經(jīng)廢止。
(4)拖延和阻撓恢復老干部工作者另有其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