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問我廣州有什么好看的展,之前我寫過2期自己精選的藝術地圖,挺受歡迎,不少讀者都根據指南去打卡。
趁著五一小長假,我拜訪了城中一些的藝術機構或新展,有不少是新開的,給你們精選了幾個值得去的地方。
5月時而陰雨綿綿時而烈日炎炎,躲在美術館、畫廊里安靜看展漫游在藝術的世界里,那才是消遣好方法。
快來跟隨我的腳步,一起出發吧!
Let's go!
#廣州站(10個)
2023年3月7日-6月3日
10:00-17:00(逢周一閉館)
后山當代藝術中心
廣州市天河科技園思成路18號
5月 C家看展
這個展覽特別推薦。當我一看到展覽海報,就被精美設計吸引,再看看參展藝術家名單,忍不住分享給身邊的好朋友,約著一起看展。
本次參展的八位藝術家在業界赫赫有名,像王紹強、黃一山、彭薇、曾健勇都是我關注多年的藝術家,早年我還收藏過黃一山的作品。
參展藝術家通過對不同媒材的運用和極具個人特點的表現形式來詮釋“淡”:
從色彩的“淡雅”含蓄以及透明流動的光彩;
△ 王紹強《正午之四》38×48cm 紙本?墨 2023
通過走向抽象的格式來構造極樸素卻微妙的意象;
△ 陳淑霞《容顏》124×247cm 布面油畫 2021
到形式和敘事的“平淡無奇”卻輕盈細膩乃至超脫;
△ 黃一山《洗手盆-1》100×80cm 布面綜合材料 2012
突破傳統國畫的黑白二色,色彩豐富卻不失淡雅;
△ 曾健勇《諸野之沉》150×115cm 2021
再到對意涵的“淡漠”擱置;
△ 王牧羽《潮》97×97cm 紙本設色 2021
“淡” 是一切的本源又是一切的終歸,它讓維持“平等”的狀態成為可能,讓事物內在的邏輯自然運作。它不是缺失,而是自由之道,是自然而成事物的理:“淡”造“萬物”。
除了看展外,后山的空間設計也特別值得一提。坐落在一片深山里面,整個空間設計是白盒子式樣,意境優美,多浮躁的多焦慮的人走進去,都安靜下來。絕對是廣州文藝范好去處。
2023年4月20日-5月12日
10:00-20:00
廣州國際金融中心[M空間](M層)
5月 C家看展
金城先生是我們維C的老朋友了,他不僅是中國動漫界重要推手,也是一名出色的藝術家,去年維C策劃的“”就展出他的多幅“極簡少女”系列作品。
金城于2022年藝術維C治愈力展分享“極簡少女”
最近,他與老師詹忠效舉辦新展“一條線·兩個人——詹忠效 金城線描藝術聯展”,現場展出經典原作70余幅,全面展示兩位藝術家的創作軌跡、藝術水平的重要展覽,也是一次探索線描藝術當代性的有益嘗試。
展覽開幕式非常熱鬧,幾乎來了廣東大半個藝術界德高望重的藝術從業人士,我也見到許多老朋友。悄悄說,我還是開幕式的主持。
△ 開幕當天詹忠效、金城致辭,C小姐獲邀擔任主持
詹忠效與金城結緣于藝術,相知于線描,是一對默契的師徒。詹忠效作為非物質遺產“白描藝術”傳承人,以其獨特的“詹衣描”蜚聲海內外。
△ 詹忠效《五指山花》文學插圖選頁 毛筆 1986
△ 詹忠效《弧光閃閃》連環畫選頁 毛筆 1972
金城則是一位對中國動漫事業影響至深的連環畫家、漫畫家,曾創辦中國原創動漫事業里程碑式的《漫友》雜志,以及剛剛進入第20屆的“中國動漫金龍獎”賽事。
△ 金城《館花》紙本馬克筆 54.35×38.47cm 2020
△ 金城《風兒》紙本馬克筆 38×38cm 2019
詹忠效與金城的藝術軌跡不同,但他們都以“線”來創作,他們以線塑型、以線寫神,更以線表意,畫面簡約而飽滿,富有力量,分別創作出令人驚喜的作品,如:詹忠效《啊,大海》;金城《極簡少女》。
2023年3月11日-6月3日
11:00-19:00(逢周一閉館)
見藝術當代藝術空間
廣州市番禺區迎賓路348號歲集院子
5月 C家看展
歲集院子是城中有名的復合型藝術餐廳,番禺迎賓大道上舊廠房改造的白色院子,十分醒目。開業一年就獲得米其林一星的美譽,我們身邊不少企業家都喜歡在那進行商務宴請,我也被朋友請去吃了幾次飯。
后來我才知道,歲集院子的主理人是我一美院師兄師姐聯合著名大廚輝師傅開的。
近日,歲集院子開了新的藝術空間“見藝術”,首個展覽就展出王紹強老師的個展。王紹強除了創作外,現為廣東美術館館長,二級教授、文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兼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剛剛介紹的后山當代藝術中心也有展出他的作品,但這里個展作品更豐富。
趁著五一假期,我終于有時間錯峰去打卡了。
每次看王老師的展覽,都是一種享受。
他專注于東方哲學思想與自然觀的深入研究,關注中華傳統文脈的當代轉換,不斷在觀念與方法論層面尋找突破。
這次個展定名為“理”,據說是藝術家想借這個字意涵的邏輯性及其復雜性,來呈現其作品的內在能量與多種樣態。
現場展出的作品,尺幅多樣,內容多維,光彩奪目而又自然從容。
2023年5月1日-6月5日
13:00-18:00(逢周一閉館)
藝術維C空間
廣州市海珠區四季天地廣場3F(胡桃里側)
699元(含1小時專業藝術導覽)
5月 C家看展
“盛放時間——嚴澤明新作分享暨藝術維C村上隆收藏展”由藝術維C出品,展出村上隆、嚴澤明兩位藝術家的經典作品50余件。
2023年是漫畫《哆啦A夢》連載的54周年,不用跑去日本,在廣州就能欣賞到我精選的村上隆聯名哆啦A夢系列限量版畫(不少是特殊版號),把帶給人最開心最有希望的太陽花和擁有百寶袋的哆啦A夢完全結合在一起,真是童真又治愈!
嚴澤明,一直以“照見自我,溫暖世界”為主線創作出一系列賦能當代社會積極人文底蘊精神的作品,這份“心中有夢眼里有光,世界和時光都很美”的作品內涵,恰如本次展覽倡導的愉悅生活理念。
展覽期間我大部份時間都會在空間,大家預約就可以看展。
有讀者說,聽著專業的藝術導覽,收獲滿滿干貨。也有人隨手一拍就是美照。
江衡藝術工作室
(廣州市天河區柯木塱創意園)
5月 C家看展
在廣州天河,我還有一個很喜歡去的地方,就是柯木塱創意園 。
成立于2013年,園區約2萬平方米,是一家集創作、研究、學術交流、美學教育、展覽及收藏等功能為一體的藝術平臺。
園區入駐20多位廣州知名藝術大家的工作室,平時工作室不對外開放,屬私人創作地方。???????????????
在園區散步,C小姐偶遇維C的老朋友、知名藝術家 ,關于他的故事我以前有寫過,可以戳藍字重溫。
相請不如偶遇。趁著好天氣,我與友人一起參觀了江老師的藝術工作室,他很熱情接待了我們,介紹創作靈感與履歷。朋友們都聽入迷,一聊便是好幾小時,大夸:江老師好真誠。
江衡是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的碩士生導師、副教授。也是唯一一位作品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法國巴黎總部收藏并永久陳列的中國當代藝術家。許多作品已被國內外眾多博物館和專業機構收藏。
《亞洲之愛·蝴蝶飄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藏
年輕時的江衡對畫畫充滿藝術激情,經常在工作室畫到深夜。但因為不小心使用了劣質繪畫材料,幾個月下來,有毒物質對神經造成傷害,讓他產生幻覺,甚至 得了抑郁癥。
在2000年到2004年的四年里,他一直在和抑郁癥抗爭,不斷地尋醫問診、開藥,可是自己的病卻沒見好轉,他感到恐懼與焦慮。當然他并沒有放棄自己的創作,甚至把自己對抑郁癥的感受創作成作品。
江衡 《花開花落NO.9》100×70cm 布上油畫 2001-2015(完成時間)
最近幾年他做了很多新的嘗試,最后他發現以假發作為載體的表達方式很適合自己。
“世界這么假我就要畫得更假”。江衡說。
這時的作品和早期的判若兩人。假發系列乍一看非常細微寫實,實際是具有抽象意味。江衡喜歡在畫中留下這種懸念,讓人有辨識困難。
江衡 《紅》180×110cm 布上油畫 2016
2023年4月26日-5月19日
廣東美術館1/2/3/4號廳
5月 C家看展
展覽薈萃來自廣州、陜西、海南、廣西四地85名雕塑家近年創作的90件優秀雕塑作品,地域特色、文化經驗、創作重點和表現方法相互碰撞、融匯,從中產生多維視角的觀察、思考與感悟。
通過“銘刻精神”“關注當下”“生命美學”“探索的力量”四個篇章集中展現。
“銘刻精神”一章基于弘揚民族精神的創作內核,從中華文化中提煉元素完成當代性的轉化。
“關注當下”聚焦生活體驗,突出呈現群眾生活的豐富樣貌。
“生命美學”則更為觸及內心深處,強調對生命本身的感受與贊嘆。
“探索的力量”注重藝術觀念,探索當代媒介的運用。
2023年4月19日-5月12日
廣東美術館7號廳
5月 C家看展
展覽為觀眾營造了一個超現實、戲劇般的幻境,展出了《生活道具》《生活肥皂劇》《書信》等系列的部分作品以及系列裝置。張釗瀛的作品挪用了耳熟能詳的藝術家、作品、戲劇影視和經典人物形象,但他們都跳脫出原有的邏輯,看似無關聯地重組,為畫中的人、物創造了新的聯系。
張釗瀛選用了大量以藍色為基調的作品。張釗瀛的畫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冷”,是一種抽離,又是一種懷舊。畫面中隨意落入了的原本不屬于畫面故事情節的明亮色塊,給人身處節日、劇場、馬戲團等短暫抽離日常社會身份的“庇護所”,充滿了表演性。
2023年4月20日-5月14日
廣東美術館10/11/12號廳
5月 C家看展
展覽聚焦于何香凝與中國女子書畫會,兼及同時代的其他洋畫家,涵蓋了民國畫壇12位優秀的女性畫家,她們是何香凝、馮文鳳、顧飛、李秋君、陳小翠、周煉霞、吳青霞、陸小曼、方君璧、楊蔭芳、關紫蘭和郁風。這些從事中西繪畫實踐的女畫家們以其藝術精神的不同,分別代表民國畫壇女性藝術群體的三種身份:獻身社會的革命者、繼承傳統的新閨秀和致力西畫運動的新女性。
整個展覽以細膩的手法將豐富的圖片、文獻、信札和作品多姿地編織出一幅絢爛的20世紀前半期中國女性藝術運動的圖景。
2023年4月26日-7月15日
10:00-17:30(逢周一閉館)
廣州市天河區員村程介西大田基南10號
5月 C家看展
展覽以“融”為主題,通過油畫、雕塑、影像等媒介,展出陳海、車建全、潘奮、陳克、程一峰、陳洲&張曉靜、盧麃麃、蘇麗思的作品,9位藝術家都曾游學法國,對當代藝術形式和中國傳統文化遺產進行雙重吸收,并在藝術創作中探求中西融合的路徑,形成自己的藝術基點,呈現大時代中一個個鮮活藝術家個體的藝術故事和實踐,一窺中法文化交流在當代藝術領域的豐碩成果。
2023年4月8日-5月23日
中科院華南國家植物園2#~3#館
廣州市天源路1190號
5月 C家看展
本次展覽展出了國際建筑師林學明的觸山系列、濕地系列、瑪緹的日與夜系列、館內和戶外裝置以及各個時期的速寫共百件作品。
該展覽展現其圖像所具有的自然法則和世界秩序,以此追溯他的個人藝術史線索,讓觀者跳出繪畫本身,來到一個寬廣的自然場域,領著我們走到“觸山之外”。
#南京站(1個)
除了踏遍廣州 的藝術地圖,我還遠赴南京協助土豆先生蔣悅策劃了“微創——蔣悅的辦法”藝術展。
2023年4月27日-5月27日
金陵美術館三號廳
(南京市秦淮區老門東剪子巷50號)
5月 C家看展
“老土 豆”蔣悅動了個 微創手術,馬上七十大壽的他對生命有了新體會,便舉辦一個名為“微創”的展覽。寓意是我們哪怕在不如意的時候,可以把日子過好。 這就是藝術源自生活的印證。
關于這個展覽與策展的前后,我下次再詳細寫一寫。先感受一下現場氛圍。 敬請期待~
祝C友們入夏快樂!
往期系列回顧
C家看展 | 我的廣州藝術地圖(1)
C家看展 | 我的廣州藝術地圖(2)
抖音 小紅書 微博 |C小姐藝術維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