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接班人跑了。
這聽上去有些滑稽。一般來說,我們看到的新聞都是“XX老板跑了”,至于老板的接班人,在老板沒有跑之前,在自己還未接掌大位前,怎么可以跑呢?
但是,25歲的孟羽童,真的離開了格力,離開了董明珠,還上了好幾個熱搜。
先是有媒體記者發現,在短視頻APP上用“明珠羽童精選”搜索,僅出現一條為“格力明珠精選”的直播間,該直播間曾經的頭像是董明珠和孟羽童的合照,如今只剩董明珠一人。更有意思的是,翻看該直播間早期視頻,發現已經沒有了孟羽童的身影。
互聯網是可以抹殺記憶的,我們不止一次地說過。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一個人犯了錯,或者退了、走了,其在網絡的痕跡經常被習慣性地“刪除”。我們不知道孟羽童有沒有和格力鬧掰,但這是一個很不好的動向。難道說,孟羽童離開后,她和董明珠以及格力之前的甜蜜,就不是甜蜜了嗎?
人們還記得,就在2021年年底,也就是一年多前,孟羽童和董明珠一同現身中國制造業領袖峰會,當時董明珠還在活動現場表示,“要將孟羽童培養成第二個董明珠。”她還不止一次說,“我希望把她的這種精神培養幾年,也許她有一天真的能接我的位置。”
可是,“太子”夭折在了25歲。
5月9日,孟羽童在微博發文稱:“我的人生信條:靠別人永遠不如靠自己。”
5月10日下午,格力回應:孟羽童已離職,人員流動很正常。
是的,多正常的事呀。坦白說,我一開始就不相信,在現代企業制度和商業文明下,一個企業家一眼就可以在一個剛畢業的、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身上,看到接班人的法相。這太過感性和隨意,即使董明珠真的愿意,她也不可能繞過公司的其他高層,讓孟羽童順利登基。
老人常說,“三歲看長,七歲看老”,意思是在一個人很小的時候,就可以看穿他(她)長大后能夠成為什么樣的人。這大概是基于一種性格和智商觀察的經驗主義,但是要說在孟羽童二十歲出頭的年紀,就可以從其身上“看見董事長”“望看老板”,我覺得是天方夜譚。
當當創始人李國慶早有斷言:“這是一場炒作,目的是為了直播帶貨,孵化自己的網紅。”的確,所謂接班人,更像是一場炒作,董明珠和孟羽童都獲得了流量,格力獲得了關注,格力電商也有了一波低成本的推廣,多方共贏,一個不錯的開始。
從傳播效果上來看,“疑似董明珠接班人”這個標簽,也是一個比顏值更有流量煽動力的標簽。
那么,如果孟羽童是自己主動離開,是認清真相后離開,我是贊許她的。也希望每一個年輕人都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我們不是誰的接班人,永遠不要有接班的心態。我們能做的、應該做的,就是做自己。在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領域,去努力追尋人生的意義。
至于那些信仰,必須建立在自己的人生實際基礎之上。
信仰無對錯之分,但判斷一個人的信仰合不合理、靠不靠譜,可以有一個標準,那就是你的信仰的執行,是否是以犧牲他人的利益為手段。上帝選擇我們成為人類,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不容易,你的一生,完全可以用來踐行自己的信仰,但請別傷害他人。
最近讀莫言的《生死疲勞》,書中的魔幻與現實,彼此糾纏不清。其實,我們就是生在一個魔幻的世界。書中的洪泰岳和藍臉,都是有著強烈信仰的人,他們會顯得固執、倔強,與時代格格不入。但是洪泰岳最終選擇綁著炸藥和西門金龍同歸于盡,而藍臉自己挖坑安然死去,高下立判。
我也因此會在讀書的時候懷疑,洪泰岳的信仰,真的是真誠的嗎?他到底懷念的是那個“一切為公”的時代,還是留戀那個時代里的自己?那個可以壟斷真理、高高在上、渾身散發著意氣和能量的自己?
而藍臉,從一開始就堅持著自己的生存道義,他相信自己的雙手,深愛著自己腳下的土地,他始終做著自己認為正確的、眼前的事,他活得舒服、自由、心安。他從不去改變別人,只是堅持做自己,他對自己真誠,那份執拗的信仰才得以發光,散發出人的價值和力量。
前段時間看李碩的《翦商》,對商朝的人祭現象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我們大都聽說過太牢、少牢,所謂祭祀品也不過是牛羊豬,可是當人也成為一種祭祀品時,甚至在祭祀的時候順便被烹煮享用時,文明發展的陣痛令人心悸。所謂對神的信仰及其實踐,今天看來無比荒誕和扯淡。
不過,我在看《翦商》時的震撼心理是有所削弱的,因為在同步追看一部劇——《維京傳奇》。
公元9世紀的北歐人,依然保留著人祭習俗,甚至有些奧丁的子民,認為把自己獻祭給神明是一種榮譽,是進入瓦哈拉英靈殿的捷徑,因此他們心甘情愿主動獻祭,這一幕一度驚呆了基督徒艾塞斯坦,乃至動搖了他的信仰。
無論是三千多年前的商文明,還是一千多年前的北歐文明,其人祭傳承在今天的任何一個文明人看來,都是不可理喻的,是對人命和人性的摧殘。而很多時候,當人們被蒙蔽雙眼和心靈時,其信仰就很容易陷入癲狂。
今天,在一個神話已經祛魅的時代,我們的信仰絕不是要獻出我們自己,而是要成就,或者說成全我們自己,這才是信仰的意義。畢竟,古維京人之所以愿意把自己倒著吊起來、放盡自己的血,也是因為他們篤定自己的這一行為會使他們進入瓦哈拉,然后過上幸福無憂的生活。
所以,親愛的同時代的人,你的理想到底是什么?你心中的瓦哈拉是什么樣的?你要做哪些看得見的、具體的事情才能實現它?
今天的文章看似形亂,但想說的只是:我們不是接班人,更不要獻祭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