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廣強知產刑案團隊(專注于商標犯罪與商業秘密犯罪案件控告及辯護)
前一段時間,一個當事人家屬加了我微信,向我訴起苦來了。
她哥哥涉嫌假冒注冊商標被公安機關通緝,逃逸了一段時間后,覺得躲躲藏藏也不是辦法,于是投案自首。
偵查階段,家人不斷發動親戚朋友找關系,被坑了不少錢,最后終于找到一個能人了,關系方信誓旦旦,包在我身上,一定可以判緩刑。
移送審查起訴了,檢察官建議量刑五年至六年,這個當事人家屬留了個心眼,上網各種找資料,都超過三年有期徒刑了,怎么可能還判緩刑呢。
于是告訴家人,說這個關系不大靠譜呢,五到六年的案件判不了緩刑的,要不找個專業律師介入,家人罵了她一頓,說你就別添亂了,人家說了檢察院建議五年到六年,無所謂的;到了審判階段,讓法官改過來,判三年以下,適用緩刑。
我一聽,第一感覺就是遇上了騙子。在審判階段,除非發現了新的事實,例如核實了立功情節,或者發現認定事實錯,例如由主犯變成了從犯,否則就不要想改動檢察院的量刑建議書了。理由如下:
第一,一般來說,檢察官的辦案水平很高的;
第二,如果是疑難復雜的案件,檢察官心里沒把握的,在出具量刑建議書時,會與法官溝通的,與法官達成了合意才會出具量刑建議書,以免開庭時量刑建議書被改。
第三,那怕法院改了,檢察院還可以抗訴呢。
第四,出了量刑建議書,就意味著當事人認罪認罰,接受這個量刑,自己都沒意見了,還想讓法院改了,確實不容易。
我進一步了解一下,她老公涉嫌假冒的是機油,二千多萬,老板來的。銷售假冒機油,安全隱患大,這么大的數量,這種角色,建議五到六年,中規中矩。
很多時候,當事人涉嫌刑事案件后,當事人及家屬最關心的或者唯一關心的就是能不能取保候審或者緩刑。
當事人及其家屬的這種想法,我們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深深理解,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
但是,如何才能取保候審或者緩刑呢?
常見的做法,就是找關系,自己、親戚朋友,或者親戚朋友的親戚朋友有沒有認識什么公檢法紀工作人員啊,只要能取保候審或者緩刑,那怕是賣房子也是在所不辭。這時候,各種各樣的坑就出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