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蘇聯解體,必須承認內因是主因,但也不能不承認,外部因素也是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蘇聯不是孤立存在的,從世界范圍看,作為外部因素,它又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對蘇聯實行西化、分化、和平演變政策的結果。
蘇聯解體過程中,有哪些外部因素呢?
一是二戰后美國對蘇聯實行和平演變和遏制策略。
二戰后英國衰落,美國成為西方領袖,他們把蘇聯的存在看作是最大的威脅。1946年3月丘吉爾在富爾敦演說中說,把打破鐵幕的重任托付給“此刻正處于世界權力頂峰”的美國。同年8月,美國駐蘇聯代辦凱南建議美國政府,采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各種方式阻止蘇聯的擴張,促進蘇聯內部的演化。
杜魯門接受了這個主張,而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又提出,要把社會主義國家和平演變的希望寄托在第三、第四代人身上。
1960年,肯尼迪又提出一手拿橄欖枝、一手拿劍的兩手策略。期間,既有50年代的朝鮮戰爭,60年代的古巴導彈危機,70年代的越南戰爭和北約的建立,又有美蘇間的各種談判和協議。
美國利用人員往來,各種輿論工具進行思想文化滲透,利用人權外交干預社會主義國家內政,保護和扶持反對派。歷屆美國政府雖然依情況不同,重點有所變化,但基本沿用這一路線。
二是從80年代起,美國對蘇聯采取的進攻策略。
1981年里根當選總統后,他敏銳地發現了蘇聯面臨各種危機的跡象,決心采取手段加劇這種危機。
里根的辦法主要有三個,一是從經濟上破壞蘇聯的經濟收入,阻斷其所需技術,激化其經濟矛盾,加重其經濟危機。為此,里根政府制定了“三位一體的貿易戰略”,主要是讓美國和它的盟國不能以優于市場的利率向蘇聯提供信貸;不允許蘇聯利用西方的關鍵性高技術來維持它的軍事、經濟體制;減少歐洲對蘇聯天然氣的依賴。
這個貿易戰略,其實就是對蘇聯發動經濟戰。根據里根在1983年1月簽署的《國家安全決策指令》75號(NSDD-75)中所稱,“我們的目標就是再也不和蘇聯共存了,我們堅信,我們有能力從外部施加壓力來改變蘇聯的體制”。
文件中還特別提到了,要限制蘇聯通過出口能源獲得技術、信貸和硬通貨,使蘇聯經濟陷入危機之中。
然后就是著名的“星球大戰計劃”,后來證明這個計劃只是個忽悠。里根判斷,如果美國宣布投入260億美元從事這項計劃,蘇聯肯定會做出反應,上當受騙,
事實證明里根成功了,蘇聯被迫應戰,花費數百億美元應對美國的星球大戰,加劇了它的經濟危機。
此外,美國還通過操縱石油價格,對阿富汗軍援和對波蘭等國制裁等辦法,從經濟上拖垮蘇聯。比如說,從1985年3月起,美國把對阿富汗的目標提高到了戰略高度,他們對阿富汗游擊隊援助的經費翻番,武器供應猛增,比過去5年的總數還多。1986年起,美國決定每年可以為阿富汗游擊隊提供250套總共1200枚毒刺導彈。而這種導彈,之前阿富汗游擊隊怎么要求,美國也不肯給。這些都讓蘇聯的經濟問題更加嚴重,讓本就虛弱的蘇聯雪上加霜。
第三是從90年代初期,美國對蘇聯政治經濟上的控制和思想上的滲透。
戈爾巴喬夫上臺以后,美國起初的態度是試探、觀察。經過幾次談判和交往后,里根逐漸認識了戈爾巴喬夫,他認為,戈爾巴喬夫是第一個不贊成蘇聯搞擴張主義、第一個同意銷毀核導彈、第一個提出搞市場經濟的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符合美國和西方的利益,接著里根就提出了“超遏制戰略”,即在遏制戰略的基礎上再超越一步。
具體來說,美國的策略是雙管齊下。一方面是對戈氏的思想和做法不斷鼓勵和肯定,并給與必要的支持、援助;另一方面又不斷提出新的目標,迫使蘇聯向著西方的要求一步步退讓。這種雙管齊下的做法幾乎成為戈爾巴喬夫時期美國對蘇聯策略的定式。
但是戈爾巴喬夫的選擇不多,蘇聯需要西方的援助,這迫使他不得不不斷作出讓步。比如1991年7月30日的首腦會談,戈爾巴喬夫的訴求是得到西方2500億美元的援助。而老布什一方面稱贊戈爾巴喬夫的開放和膽識,許諾美國正在向蘇聯人打開大門;一邊進一步提出在古巴問題,波羅的海各國和北方領土等問題上還存在分歧。這些話的意思很明顯,你要援助,拿主權來換。
至此,美國利用蘇聯各方面的困難,在政治經濟上和思想上俘虜了許多蘇聯的上層人物。1991年10月2日戈爾巴喬夫在電視講話中公開對全國人民說:蘇聯的食品形勢非常嚴重,在目前條件下,不得不指望西方伙伴的支持,沒有這種支持我們簡直就活不下去。
蘇聯媒體評論說:不論我們怎么用互利合作的說法來自我安慰,我們不得不扮演乞討者的角色。美國總統用的是苛求的教訓人的聲調。蘇聯讓步越多,美國要價就越高。
第四是美國直接派遣特工人員進入蘇聯活動。
原蘇聯總理雷日科夫在說到蘇聯解體的外部因素時說,在蘇聯國內過去有,現在仍然有第五縱隊,有數十人到美國去接受指示。
1991年3月,克格勃副主席季托夫說,美國在蘇聯的間諜活動一直沒停止過。他們裝扮成各種身份,接近蘇聯公民。雅科夫列夫等高層與美國特工機關有不正常的聯系,還有十幾名美國顧問通過立陶宛進入蘇聯,而他們原來是在阿富汗教授游擊戰術的教官。
從蘇聯解體的總體來看,內因是主要的,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因和外因又是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的。西方國家正是通過軟硬兼施的辦法使蘇聯領導力量接受他們的政治思想和主張。從這個意義上說,蘇聯解體的過程,也是蘇聯領導層屈服于西方壓力和誘惑,從局部到整體接受西方世界觀、價值觀的過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