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耕這件事情,必然會導致一些邊緣板塊和邊緣區域房產市場受到明顯沖擊。
短期內這些受復耕影響區域,新房相比之前會更難賣,二手房會一定程度降價,這是不可避免的。
說實話,復耕這件事情,其實就是在網上被小題大做了。
很多消息都是以訛傳訛,真正復耕的地方并不多,影響也并不大,并且所在的位置本身也沒有過度開發。
以環城生態圈為例,并不是很多人說的全部鏟平,確實有大面積復耕,但根據我的了解,更多是把原來不能利用的土地重新整合并利用,也并沒有減少綠道功能,不過是將田園風光元素植入城市綠道。
再比如天府新區,像白沙湖以及雁棲濕地復耕的情況的確有,但天府新區現在建成的很多區域其實并不受復耕影響,一些邊緣位置本來就沒有考慮過要打造,唯一的差別不過是以前可能是荒地,以后可能是農田。
可能有人會問,既然復耕真正的影響不大,那為什么說成都復耕對樓市的影響,比想象中大的多?
因為真相并不重要!
不是復耕本身對樓市的影響有多大,而是復耕這件事情帶來如此龐大關注度和討論度,導致對購房情緒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這段時間,網上鋪天蓋地的文章視頻,現實中走在街上,朋友家人閑聊,都能看見聽見成都有關于復耕的消息。
已經到了不管是關注還是不關注成都樓市,只要是在成都生活的人,都多多少少知道了有這么一件事的地步。
這才是對樓市影響最大的。
本質上,只不過是讓小部分邊緣位置更邊緣,但實質上復耕的影響是讓購房者的恐懼情緒,變得更恐懼!
大多數情況下,大家并不關心“對不對”,只關心“有沒有用”。
術業有專攻,絕大多數購房者,沒有時間像我一樣去仔細研究城市發展和樓市情況。
購房者只會抓住一些能抓住的知識點,并且對這些知識點格外重視。
對于購房者而言,一套房可能是全家人一輩子積蓄買的房子,當負面消息存在的時候,絕大多數人不會考慮去深究,而是考慮去回避。
復耕這件事情,哪怕你有千張嘴解釋,鬧到今天這個地步,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它會直接改變很多購房者的購房決策,這是既定事實!
(后期買房,可以參照一下前面上面這張成都永久基本農田分布圖,是目前比較新文件的規劃圖,參考意義比較大)
很多人傻乎乎的去討論復耕的真實情況,根本沒有用!
我從學經濟,到分析房產這么多年,太清楚樓市的情況了,我們從來不是分析房子,而是分析買房的人。
因為資產價格漲跌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和行為決定的!
不管復耕有沒有影響,只要購房者覺得這些區域受復耕的影響,那么就必然導致這些區域的購房者減少。
比如網上討論最多的,天府新區和錦江區的白鷺灣,短期內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購房者一定要記住,錢是人的膽,在樓市位置是底氣。
為什么在2018年之前,特別是2015年、2016年,我會建議購房者積極買新區,因為在風口上,要懂得沖鋒陷陣,以小博大,那個時候的市場到處都是機會。
但現在已經是2023年了,現在的市場到處都是坑,經常看我文章的讀者應該都清楚,從2020年開始,我就一直在告訴大家求穩,不建議新區,而是建議在預算滿足的情況下,更多去考慮5+1區。
因為在如今這個極不穩定的樓市環境下,追求穩定才是核心。
這幾年的市場發展也證實了我的分析是對的!
(成都購房者,建議去看看微信公眾號“不魚說房”的歷史文章,有具體成都區域選擇排序分析,還有很多成都樓市數據和規劃,對購房者還是很有幫助)
就算復耕,5+1區位置擺在哪里,能有多大影響?
部分有樓盤就算靠近農田,但它們最多算區域的邊緣,而不是城市的邊緣。
因為5+1區的永久基本農田就那么一點,就算有挨著農田面積也不大,后面還有二圈層圍著兜底。
該建的道路還是會建,該修的地鐵還是會修。
但二圈層三圈層(包括天府新區)就不一樣了,它們后面可真的就是大片農田了。
就別幻想還能再造一個新中心了,是有不少城市,因為沿海沿江具有交通優勢,而把城市相對邊緣的位置作為中心去發展,但我還沒見過,拿靠農田具有種地優勢的邊緣位置去打造中心的。
現在只是復耕,未來不確定的因素還會有很多,要買這些區域可以,但價格必須便宜,去邊緣區域買高價房就和在懸崖上跳舞沒多大區別。
在不穩定的市場,追求穩定,或許不會太好,但絕對不會太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