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為我們所熟知的子女有4個:長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長女李敏,次女李訥。其余,或夭折,或流落民間。
其實,毛澤東的長女并非李敏,而是另有其人,她也是毛澤東流落民間的孩子之一。
她的名字叫毛金花,她是毛澤東與賀子珍所生,她被找到時,毛澤東與賀子珍仍然健在,但是毛金花卻始終未能與父母相認。
如今,94歲的她仍健在。
01
1929年,毛金花出生了,此時雖然正值春寒料峭的三月,因為朱毛會師后,毛澤東從井岡山挺進閩西,龍巖成為了閩西根據地。紅軍轉戰龍巖后取得了勝利,毛澤東喜不自勝,于是毛澤東給女兒取名叫毛金花,寓意像花朵一樣,給人帶來了希望和生氣。
與此同時,龍巖也成為了蔣介石的心腹之患。為了圍剿龍巖,給紅軍以致命的打擊,蔣介石不惜調集重兵力對龍巖進行“三省匯剿”。
賀子珍為了行軍打仗,她與毛澤東商量,將四個月大的毛金花寄養到了老鄉的家里。
圖|毛澤東與賀子珍
為了保險起見,這位老鄉還是鄧子恢負責尋找的,這位老鄉是住在龍巖城北的一名鞋匠,名叫翁清河。臨走時,賀子珍給翁清河20元錢,淚眼模糊的說:“孩子叫毛金花。”
翁清河雖然為人老實憨厚,但是他卻膽小如鼠。他知道毛金花是紅軍的后代,自從收養了毛金花后,他整日提心吊膽,深怕被發現,或者遭人告密,受到牽連。
有一天晚上,他終于扛不住壓力,趁著毛金花熟睡的時候,將她遺棄到了賣副食的店門口。
后來,紅軍再次返回龍巖后,賀子珍迫不及待的找到翁清河,希望能將女兒領回來。可是令她失望的是,翁清河已將毛金花遺棄了。
更可惡的是,翁清河還欺騙賀子珍說,毛金花因病夭折了。
賀子珍得知毛金花夭折的消息后,又自責又失落。
實際上,翁清河將毛金花遺棄到副食店門口后,被店老板林掌柜率先發現。林掌柜雖然將幼小的毛金花抱回了家,但是卻沒有要收養她的意思。
那時候民不聊生,普通家庭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自己家人都養不活,更別提多收養一個孩子了。
幸運的是,林老板雖然沒有收養她,卻給她找了一個善良的人家。她叫翁姑,雖然家境十分艱難,但是翁姑看了一眼毛金花后,毛金花就沖她笑了。翁姑第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孩子,她覺得這個孩子與自己有緣。于是她暫時收養了毛金花。
但是世事難料,戰亂年代,家境好的沒有幾家。翁姑的日子也越來越艱難,但是她不想讓毛金花跟著自己受苦,于是她將毛金花送給了一個靠炸油條為生的人,他名叫張先志。
張先志夫妻結婚多年,一直沒有孩子,夫妻倆為了要孩子,招數已經使盡。
翁姑提出要將這么可愛的一個女兒送給他們,他們欣喜不已。
就這樣,毛金花在張先志家度過了美好而寵溺的三年時光。
02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毛金花5歲這一年,張先志的夫人突然患病去世了,家里的主心骨倒了,張先志無力撫養這個孩子,他想給孩子物色個好人家。于是,他將毛金花送給了開煤窯的一戶人家,戶主叫邱應松。
幾經輾轉,毛金花到了邱家。邱應松不僅家中富裕,而且夫妻二人對毛金花視如己出。還將毛金花改名為楊月花。
因為邱應松的妻子的結發丈夫姓楊,領養這個孩子的目的就是為了紀念她結發丈夫,所以跟她結發丈夫的姓。
毛金花輾轉了六個家庭,總算安定了下來。但是她與親生父母的距離卻越來越遠了。
雖然毛澤東的弟弟毛澤民曾負責尋找毛金花的下落,他給賀子珍帶來的消息是毛金花已經夭折了。
但是毛澤東和賀子珍一直相信毛金花還活在世上。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再次想起了讓他心懷愧疚的女兒。他便讓內務部長謝覺哉再次調查女兒的消息。
1951年,謝覺哉帶領著慰問團,到老區慰問,看望老區的人民。并希望能通過當地相關部門,尋找到毛澤東長女毛金花的下落。
圖|毛金花
這時,曾收留毛金花的老鄉翁清河得知毛澤東當了主席后,便寫信跟毛澤東訴說他的困境,希望得到毛澤東的接濟。雖然翁清河沒有將毛澤東的長女撫養好,但毛澤東也沒有責怪他,還從自己的稿費中抽出300元,寄給了他。
盡管如此,翁清河仍然對于毛金花的去向閉口不談,而且堅稱毛金花夭折了。
后來,翁清河去世后,他的妻子林大姑實在受不了良心的譴責,于是她跟當年將孩子委托給她們的鄧子恢做了交代:毛金花根本沒有死,她被送人了。
但是因為抗美援朝,新中國的建設種種原因,毛澤東也沒有精力尋找孩子。
直到1971年,老紅軍羅萬昌回到家鄉龍巖,羅萬昌無意中得到毛金花還活在世上。他立即上報給了時任福建省副省長的賀敏學。
賀敏學得知后非常激動,他委托羅萬昌幫助尋找毛金花。
羅萬昌通過翁清河的妻子林大姑,領導陳鐵成和陳三姑幾個人,調查到了翁清河當年遺棄毛金花的地方,順著副食店林老板這條線,羅萬昌調查到了邱家,卻找到了一個叫楊月花的女子,跟毛金花的身世吻合。
因為那個時候中國還沒有DNA鑒定技術,羅萬昌只是推測楊月花是毛金花,并且他將這個消息告訴了賀敏學。
圖|賀敏學
當時,紅軍尋找遺落孩子的很多,虛假認親的也不少。賀敏學在沒有百分之百確定之前,他沒有告訴妹妹賀子珍,怕病中的賀子珍受刺激。
03
于是,賀敏學便委托賀怡的兒媳周劍霞,也就是自己的外甥媳婦先去協助辨認。
賀怡的兒媳周劍霞首先找到了賀子珍,她詢問道:“姨媽,你是否記得當年毛金花身上有哪些特征?”
賀子珍不假思索地說:“她的右膝上有一塊黑痣。”
得知這個特征后,周劍霞欣喜不已,但是如何看到她的右膝蓋呢?
與周劍霞同行的工作人員靈機一動,想出一個辦法,在見到楊月花后,他提著褲腿說:“有蟑螂,鉆到褲腿了。”
然后讓大家都挽起褲腿找蟑螂。當楊月花挽起褲腿時,周劍霞定睛一看,果然楊月花右膝蓋上有一顆黑痣。
無論從身世,還是右膝上的一顆黑痣,楊月花已經確認無疑是毛金花,毛澤東的長女。
于是,楊月花在單位領導的安排下,到上海檢查身體,實則是她的舅舅賀敏學刻意安排,本意是讓毛金花到上海與親生母親賀子珍相認。
結果,毛金花到上海一個月,也沒有見到賀子珍,原因是賀子珍病情加重,大家怕她受刺激,只好暫停見面。
在這期間,毛金花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她與養父母抱頭痛哭了一場。
雖然毛金花很感恩養父母的撫養,但是當她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她也渴望與親生父母相認。
后來,楊月花同養父母一起到北京,希望能見到父親毛澤東。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未能相見。
1977年,賀子珍到福州養病,她準備到闊別近半個世紀的龍巖看看,順便看看毛金花。但是因為病情的原因,終未能如愿。她只好囑托女兒李敏和女婿孔令華代她去看看毛金花。
李敏與孔令華沒有以妹妹與妹夫的名義看望毛金花,而是以省文化局領導的名義來到龍巖。此時的毛金花花正在電影工作站任站長。看到省文化局的領導來視察工作,毛金花充分準備了匯報內容。
可是當她一本正經的做匯報的時候,發現省文化局的領導似乎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并沒有認真聽匯報,而是端詳著她。
毛金花發現省文化局的領導中的那名女同志很面熟,她仔細回想,才回想起,她在去周劍霞家的照片上見過她,周劍霞也給她介紹過,她就是李敏。
毛金花雖然未能與母親賀子珍和父親毛澤東相認,但是她卻與舅舅賀敏學相認,而且開始頻繁往來。
事后,她將碰到李敏的事告訴了舅舅賀敏學,賀敏學問道:“那你為何不喊妹妹啊?”
毛金花卻說:“她應該先喊我才對,因為我比她年長。”
賀敏學不由感慨,絕對是賀子珍親生的,她的這種直性子,跟她的親生母親賀子珍一模一樣。
其實,當時李敏也很想認這個姐姐,但是因為種種不便,她也只是遠遠地看了一眼姐姐。
令毛金花遺憾的是,直到母親賀子珍在上海病逝,她也沒能與母親相認。因為賀子珍在得知長女毛金花還在世時,情緒激動,導致病情加重,她再也受不了刺激。
好在舅舅賀敏學與毛金花相認,也算是圓了毛金花的尋親夢。
圖|毛金花
如今毛金花94歲仍健在,她已是6個子女的母親,甚至有了孫子。她仍然叫楊金花,有人勸她將姓改過來,改姓毛,她卻說:“還改它做什么?”
毛金花如普通人一樣,過著低調的生活,很少有人知道她是毛澤東的女兒。這大概也是毛澤東所希望的,希望她如普通人一樣,過著平凡而幸福的日子。
殘酷的戰爭,百姓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骨肉分離,連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也不例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