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月沒有更新,其中一周多在瘋玩。
另一方面,有非常多小而有趣的事情,是高頻偶發的,在微博/小紅書隨手百來字就分享出去了。
而要將零散的靈光碎片撰寫成文,就需要某種脈絡了——我對公眾號愛得深沉,沒辦法糊弄她。
今天毅然上來亂更一篇,是旅途中的幾件小事雖雜亂無章,卻實在inspiring,忍不住想胡亂聊幾句。
第一件想分享的事情,是我解鎖了香港的新玩法。
上周到港中文,旁聽了一節人類學lecture,連著final presentation,整整上了四小時的課。
課前同學仔落山湊我搭巴士返學,亦有同學仔買無糖奶茶俾我上課飲;
課上,我時而認真時而發呆,時而做筆記時而吃零食,像極了十多年前上學的自己;
下了課,沒有別的事情好擔心,就立即去狂吃狂逛。在街角被突如其來的暴雨淋成了狗,也笑得好大聲。
畢業10年,快樂原來沒有變過??
回來查看了港中文官網各系的課程信息,感興趣的人類學、心理學和哲學,只有哲學系相對清晰。
其他大部分都無法具體查詢到上課的時間地點。
不過港中文進出校園的政策相對寬松,只需要登記港澳通行證,報出前往的教學樓即可入園。
想上總有辦法,比如讓在校的學生朋友們帶路,比如同學仔讓我帶著課程編號名稱試著google一下,有些課可以找到outline
會產生旁聽的想法不是偶然。
自去年閑下來,腦袋逐漸清空,開始產生對一系列事情的興趣。自學了大半年,整個人平靜下來,不知從何時開始,變得不再急躁。
學習真是撫平毛躁最好的工具。
只是效率很低,雖然每天都好像有在學,實際上也不知道學到了什么。我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以一種較為輕松,又不失紀律的方式開展學習。
當時想到了旁聽。
恰巧月中到云南旅行,同行有兩位港中文博士生朋友。忘了怎么聊起,她們說,回去之后就有一節人類學的課,問我要不要去旁聽順便hang out
說起這趟云南的行程,也記下了很多有趣的細節,比如她們使用膠片相機這件事。
在照片沒出來之前,我都毫無感覺。直到回來兩三天后收到照片,才驚覺膠片竟能保留住這么多的色彩與細節。而且大多都是抓拍,記錄下了許多個未完成時,饒有趣味。
不禁好奇,我們人類在進化的路上到底搞得清楚什么是重要的東西嗎?
我愈發希望自己在方方面面,都盡可能回歸自然法則,尤其要尊重自己作為人類,動物性的一面。我想用接近自然的哲學,建立我與人事物的聯系。
自然是念舊的,包容的,是點線面立體永續,邏輯嚴密地建立起來的。順其自然,緩慢流長。
與人交往,做事旅行也一樣,自然深度地建聯。越是理解前因后果,越是能從不同中窺見相似,相似中發現不同。由此產生的鏈接,才是引發獨一份思考的催化劑。
這一切讓我感覺自己在與世界真切地發生聯系,帶來一種龐大的安全感。不再像以前一樣輕飄飄,現在扎實落地地生活著。
在旅行中建立鏈接,與當地人交談是很好的辦法。不抱著非要聊出點什么的心態,想到什么聊什么。
即使當地口音未必聽得懂,有時我也必須渾渾噩噩地附和,但總有些幸運時刻是能同理的,這就足以打開一種新的旅行思路,收獲無法定制的體驗。
比如多接觸幾個版納本地人,你會知道當地的民風非常淳樸,一下子和你去過的大理麗江切割。云南也有著非常不同的幾種氣候。
售賣同質化商品,再胡亂溢價,連加水都要收2塊錢,鐵定是外地人;喝醉了就唱歌跳舞,往你懷里猛塞酒的,是本地姑娘。
自此你也不迷戀什么景區了,明白那里只有無情的生意,哪有什么風土人情。更樂意到當地人生活的地方呆一呆,總結出更多當地的秩序。
三月到成都的修手機,修了整整一上午,和genius bar的工程師邊修邊聊,相互解悶。
他突然問我,小姐應該去過很多地方吧。
我說,還行。
我知道他為什么這么問,但我覺得我去過的地方還不夠多,我云南的旅伴才是真正的water
我來版納這么多回,都沒有發現良記陶土。
因為我太自大了。默認版納這么小,我已經去遍所有有意思的地方了。于是我根本懶得去發現,墻上有這么一張海報,上面寫著「雞窩爬梯」!
而她就在我座位的正對面!
她們不僅看到了,還通過各種方式,收集了關于這家工作室的信息。發現她就建在瀾滄江邊,是一家陶土工作室,陶器看起來非常獨特。
輪番轟炸老板娘后,我們一行人就這么臨時拜訪,大肆消費。
我算是見識了,好奇心是如何解鎖生活的。
我們總期待通過旅行打開眼界,卻停留在攻略,打卡,吃喝玩樂,看似花活兒無窮,卻是流水式地度過每一天。但眼界絕不是到過某個地方就自然打開的。
打開眼界,需要洞察和體驗。需要我們這些外來客,拉伸筋骨,展開雙臂,主動清空固執與偏見,充分調動感官,切換到在地模式。
而其實我們大多數人,平日里就是滿的,裝著高度同質的內容,感官封閉。
形式上雖到過不同的地方,實質上只是換個地方重復著重復。
又或是她們第一次到版納,總比我有更多的新鮮好奇吧。但我也很確定我們有不同,她們比我更善用眼睛,她們能看見我看不見的事物,她們比我更像water
我總算讀懂了李小龍的一段采訪:
Empty your mind.
Be formless, shapeless,
like water.
Now you put water into a cup, it becomes the cup.
You put it into the bottle, it becomes the bottle.
You put it in a teapot, it becomes the teapot.
Water can flow, or it can crash.
Be water my friend.
長假第一天,相信很多人都已在路上了。
希望你們也能清空自己的思緒,放下所有形式上的禁錮,放松如水。水沒有形態,也沒有終點,她流到哪里,就在哪里。
今日作者
一度討厭穿搭
場簡單的跨國戀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