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霍思燕在社交平臺分享了兒子嗯哼的視頻。留言區很多人提醒:“可能是腺樣體面容”,建議去醫院看看。
視頻傳開后,關心嗯哼的朋友越來越多,霍思燕不得不出面回應:
醫生說不是
昨天晚上,嗯哼也在微博發了最新視頻,側面回應了這件事。
原來,人家只是正處于整牙的尷尬期啦~但可能是這兩天聽到了太多不友好的聲音,小朋友明顯有些不自信了,說自己沒有爸爸帥,低落的樣子讓人心疼。
最新的嗯哼視頻,還是很帥的!
話說回來,這兩年腺樣體面容經常上熱搜,家長們關注度也特別高。
它是因為鼻腔內腺樣體肥大,影響了鼻通氣(也就是鼻塞),長期口呼吸導致的面容改變。主要特征是:臉部變長變窄、嘴唇變厚上翹、出現齙牙、短下巴……
圖片來源網絡
所以,如果真覺得娃出現了這類傾向,咱的確得引起重視。
尤其發現孩子有“口呼吸”的情況,一定要注意了!
怎么判斷孩子是不是口呼吸?
之前咱們發腺樣體手術的文章提到了口呼吸,很多姐妹都很緊張,問娃平時睡覺也張著嘴,是不是存在口呼吸呀?
并不是!張嘴睡覺的孩子里大約有一半,還是用鼻子呼吸的。
測試是不是口呼吸,有兩種方法:
1. 閉唇試驗
趁孩子熟睡的時候,輕輕托起 ta 的下巴或下嘴唇,讓娃的小嘴閉攏并持續 1~2 分鐘,如果孩子因為憋氣皺眉、掙扎甚至醒來(出現這種情況必須立即提前停止試驗!),那多數就是口呼吸。
2. 鏡子試驗
這個辦法更簡單巧妙。
趁娃睡著的時候,將一面小鏡子分別放到孩子的鼻子下面及嘴巴前方(擦干后翻個面就行),持續 1~2 次呼吸后迅速拿開,觀察鏡面上是否有霧氣。
咱們就可以判斷出孩子是單純鼻呼吸、口呼吸還是口鼻呼吸都有。
家里有雙面鏡的話可以用雙面鏡,更方便。(有些鏡子邊緣比較鋒利,注意不要劃傷了孩子哈)
注:娃感冒鼻塞或鼻炎發作的時候,就不要嘗試了。鼻塞的時候,孩子多多少少會有點口呼吸,這是正常的,不必太擔心~
孩子口呼吸,怎么辦?
要看娃的具體情況,一般分成四種:
1. 平時都好,感冒鼻塞或鼻炎發作才會張嘴呼吸
剛也提到了,這種情況其實蠻正常的,不過呢,反復多次的感冒、過敏性鼻炎可能會引起腺樣體肥大、口呼吸加重。
咱們平時還是要多注意預防,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遠離過敏源、二手煙;
勤洗手,在外不方便時使用免洗消毒液;
流感高發季,不要帶娃去人多密閉的地方玩耍;
娃鼻塞的時候給 ta 洗洗鼻子(可以用滴鼻液或鼻腔噴霧);
少吃不健康零食,好好吃飯、均衡營養,多鍛煉;
按時接種疫苗。一些自費疫苗,比如 13 價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也強烈建議接種。
2. 總是張嘴呼吸,甚至有打呼嚕、愛趴睡等表現
趕緊帶娃到醫院找耳鼻喉科的醫生看看。
結合娃的癥狀,醫生可能會進行鼻咽鏡、鼻咽側位 X 線片、睡眠監測等檢查。
明確病因后,視病情嚴重情況,醫生會給出建議,保守治療(洗鼻子、霧化、抗過敏等)或手術(切除腺樣體和/或扁桃體)。
3. 鼻子是通暢的,僅僅是不良習慣導致的口呼吸
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1/2 口罩法、口腔前庭盾、吸管吹水泡、吹肥皂泡、吹口琴等辦法矯治這種習慣。
4. 已經出現牙齒畸形、面容改變的孩子
可以到口腔科進行正畸治療,3~5 歲就可以開始矯正了。
圖片來源網絡
直接嘴上貼膠布,行嗎?
不行。
如果孩子沒有口呼吸,只是不良習慣導致的張嘴,那可以遵醫囑用一些矯正的道具。但很多孩子是因為腺體腫大、上氣道狹窄、鼻腔通氣不暢,鼻子呼吸費力,才被迫用嘴巴呼吸的。
這是生病導致的,強行給孩子粘上膠布,那就是疾病給 ta 關上了門(鼻子),你又給 ta 關上了窗(嘴巴)。
孩子呼吸不暢、缺氧、窒息,危害比口呼吸還要嚴重。
不是口呼吸,張嘴睡覺行不行?
就算沒有口呼吸,長期張嘴睡覺也不好,對牙齒排列、面容發育都有一定影響。
發現孩子張嘴睡的時候,大人可以輕輕托一下,幫娃把嘴合起來,如果過一會又張開了,那可能是唇肌力量不行,也建議去醫院(口腔科)就診哦!
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姐妹們,我們籌備了 3 年的新書終于要上線了!
這是一本給新手爸爸媽媽的禮物,希望它能陪伴你們和孩子一起走過 1000 天的早教時光。
小小透露一下,5 月 13 日廣州、5 月 14 日深圳,還會有 2 場新書分享會哦,期待和大家相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