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1部隊首任團長張耀祠常說,他是從江西開始,就一直跟著毛主席走出來的,毛主席在他心中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他對毛主席的那種感情,是沒有辦法用一兩句話就說清楚的……
圖 | 1966年,毛主席和張耀祠在武漢的合照
01
張耀祠站的第一班崗,就是在毛主席的門口。
從革命年代到新中國成立之后,張耀祠始終陪伴在毛主席身邊,負責毛主席的安全保衛工作,時間長達43年之久。
1933年,17歲的張耀祠正式加入紅軍隊伍,入伍僅兩個月的時間,便被調到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警衛連,也就是毛主席的警衛連,主要負責保衛毛主席和中央政府機關的安全。
張耀祠來到保衛連后,連長十分認真地告訴這些剛來的新兵:“我們的任務是保證首長們的絕對安全,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一秒鐘也不能走神!”
再接下來的日子里,張耀祠一邊執勤一邊鍛煉,終于在經過一周的整訓后可以正式上崗了。起初,張耀祠只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保衛首長的安全,但他并不知道自己具體要服務的是哪一位首長。
圖 | 毛主席
站崗當天,張耀祠背著一支槍在門口,直挺挺地站著,時刻保持著警戒狀態。張耀祠站立的門口有一棵大樹,就在他首位在門外的時候,房間里面走出一位高個子的人,等張耀祠看清里面那人的面容后,心里說不出的緊張和激動。
他怎么都不敢相信,自己站的第一班崗,竟然就是在毛主席的門口!
能在毛主席門口站第一班崗,這對張耀祠太有意義了!站崗結束后,張耀祠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馬上告訴了班里的戰友:“我今天見到毛主席啦!”
從那之后,張耀祠和毛主席之間的緣分就結下了,幾乎再沒離開過保衛黨中央毛主席的工作崗位,不過,毛主席起初卻似乎并沒有注意到這個“小兵”。
毛主席晚年談到遵義會議的時候,發現張耀祠對當年發生的事情如數家珍,毛主席聽完忍不住驚訝地問道:“哎喲,你對那些事情怎么會這么熟悉?”
張耀祠笑著回答說:“主席,那時候我已經是您的警衛員了!”
“當時我怎么沒看到你喲!”毛主席幽默地說。
圖 | 毛主席和警衛握手
原來,1935年毛主席進入遵義的時候,張耀祠就站在街道兩側擔任他的警衛,當時街道兩旁站立了許多熱情的群眾,大家排著長隊喊口號歡迎,首長們也高興地頻頻向群眾點頭。
毛主席被大家的熱情所感染,在一個能容納千人的廣場上即興進行了講話,張耀祠當時就守衛在他的身后。那天,毛主席慷慨激昂地說:“中國工農紅軍來到貴州,就是要同大家一起打倒壓迫剝削你們的軍閥統治,解放全中國!”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長征途中,毛主席和大家一樣忍受著難以想象的艱難,大家徒步爬過茫茫雪山和草地,有時遇到極端惡劣的天氣,還會因為山上空氣稀薄喘不上氣。
終于,在經過兩萬五千里的長途跋涉之后,在1935年10月19日的這天,毛主席帶領紅軍隊伍,進入了陜北蘇區的大門,大家憑著堅定的革命信念,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完了艱難的長征路。
圖 | 長征畫卷
1937年1月,張耀祠跟隨中央機關到達延安,陪伴毛主席在陜北生活了十年,直到1947年,胡宗南奉蔣介石之命率軍進入延安,中共中央決定暫時撤離延安,張耀祠擔負起保衛毛主席和中央撤離的任務。
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生日。張耀祠清楚地記得,毛主席那天忙碌了整整一日,戰士們催了好多遍之后才肯去吃飯,那天的飯菜只有酸白菜,還有用黑豆壓扁和小米煮出來的“錢錢飯”,這樣的飯菜放在國民黨幾乎是不敢想象的。
1949年3月,中共中央離開西柏坡的時候,毛主席興致顯得格外地高,他對隨行的人說:“從撤離延安,到進軍華北,現在我們又向北平前進了。三年的時間,我們進行了三次大的行動,用不了多久就應該解放全中國了,到時候等全國解放,我們就再也不用搬家了!”
毛主席講話的時候,張耀祠就在旁邊,毛主席的那番話也更加堅定了他對勝利的信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