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一代偉人毛澤東在北京病逝,舉國上下悲痛欲絕。
在去世前一天,他還在關注著日本大選的消息。當時毛主席說話艱難,只能用筆在床頭敲了三下,工作人員敏銳地意識到毛主席可能是關注日本內閣大臣三木武夫正在參加競選的事情,便輕聲問:“主席,您是不是想了解三木的情況?”
毛主席微微點了點頭。
不久,毛主席便進入了彌留狀態,醫護人員發現后,馬上開始搶救,打強心劑,人工呼吸等,但最后還是沒有奇跡出現,毛主席的生命走到了終點。
這顆巨星終究隕落了。
毛主席去世后的緊急安排
1976年9月8日晚,華國鋒正在人民大會堂接見西薩摩亞國家元首馬列托亞·塔努馬菲利第二殿下。不一會,秘書突然跑過來說,中南海緊急電話。
華國鋒接完電話后神色匆忙,馬上趕往中南海,當他來到毛主席臥室后,發現心電圖已經變成了一條直線。
1976年9月9日零點10分,偉大領袖毛主席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毛主席逝世后,江青馬上就收到消息,她沖進房間,頭發凌亂,看著毛主席的遺體,突然嚎啕大哭,嗓子都哭啞了。
她絕望地呼喊:“醫生啊醫生,你們快快救救他,為什么不救救他啊。”
她哭的撕心裂肺,嗓子都哭啞了,很多年后,在現場目睹這一切的姚文元回憶起來,仍然唏噓不已。
毛主席逝世后,有一件事成為了當務之急,那就是如何處理毛主席的后事。
華國鋒在中南海“202”緊急召開了政治局會議,會議主要商量三件事:
第一,毛主席的后事如何處理。
第二,毛主席的遺體如何處理。
第三,要不要邀請外國各元首來北京吊唁。
雖然三件事都十分著急,但當務之急最大的問題是如何保護毛主席的遺體。
實際上按照毛主席生前的愿望,他是希望把遺體火化的,但此時華國鋒已經有了一個新的想法,那就是永遠保存毛主席的遺體。
如果做到這一點,首先就是要保證現在的防腐技術是否可以達到。
為此,華國鋒派人去中國醫學科學院形態學教研室請來了主任醫師,徐靜同志。
當時徐靜還比較年輕,她被緊急叫到中南海過程中,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她首先見到的是汪東興同志。
汪東興問她:“你就是徐靜同志吧?”徐靜回答:“是的領導,請問有什么任務。”
汪東興沉重地說:“你還不知道,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今天凌晨去世了,中央打算先對遺體進行防腐,大概15天左右……”
汪東興還沒有說完,徐靜就止不住自己的淚水了,她不敢相信這個事實。
徐靜擦了擦淚說:“您吩咐吧,我一定做好。”
汪東興點點頭說:“我們先把追悼會開好,剩下的事情會有人囑咐你。”
這時候徐靜說道:“我有三個要求,第一是要馬上回到院里和同事們研究下方案,第二,我要去檢查下主席的遺體,第二,我要去準備一些藥品。”
徐靜在形態研究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年工作,她只要一看遺體,就知道死亡時間,也知道需要多少藥品,保證15天遺體防腐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徐靜回去準備了必要的藥品,隨后便帶領幾個醫師趕到了中南海。
正巧這時候,她又被通知,華國鋒同志要召見她,徐靜只能先去中南海參加會議,當她走進屋子后,才發現這里坐滿了中央領導。
她看了一眼汪東興,汪東興說:“徐靜同志,你先坐。”
華國鋒問:“徐靜同志,我想問一下,列寧的遺體是怎么保存下來的?還有,孫中山的為什么沒有保存下來?”
徐靜聽到這兩個問題,已經大概明白了華國鋒的意思,她用專業術語回答了華國鋒的問題,隨后華國鋒直接說道:“那如果我們要永遠地保存毛主席的遺體,能不能實現?”
徐靜站起來很自信地說道:“我們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女尸可以保存2000多年,這個技術完全可以實現。”
華國鋒聽到這個答案后,激動地說:“好,那我們就定下了,要世世代代保存好毛主席的遺體,讓后代們可以瞻仰毛主席遺容。”
徐靜這才感受到,這項工作的偉大性,會議結束后,華國鋒對她說:“徐靜同志,這項工作極其特殊,我代表全國人民感謝你。”
三件事齊頭并進
徐靜接到任務后,馬上和專家們討論嚴格的防腐方案,最后制定了在水晶棺中進行遺體防腐。
9月11日,華國鋒和汪東興等人,護送毛主席的遺體秘密來到人民大會堂,在此后一周的時間內,黨和國家領導人要開始輪流守靈,據說這幾天共有30萬參加了吊唁儀式。
隨后,華國鋒安排了三件事,這三件事可以說齊頭并進。第一,秘密保護毛主席遺體,第二,秘密制造水晶棺,第三,開始建造毛主席紀念堂。
這三件事,最困難的莫過于建立毛主席紀念堂。
按照原本的計劃,要在一年內建造完畢,幾乎是不可能。
首先選址是個大問題,如果說是為了讓人們瞻仰毛主席遺容,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再好不過。
按照中國古代人的思維,人死以后要安靜,不能被后人打擾,所以當時很多人建議把毛主席紀念堂建造在香山等地方。
一方面,毛主席生前曾在香山居住過,那里十分的安靜,而且景色很好,另一方面,這個地方有山有水,就古代風水學而言,也是一個好地方。
但產生這樣一個想法的人,還是把毛主席紀念堂當成了“陵墓”,華國鋒認為,放在山上,一是不方面人們去紀念,二是不符合永垂不朽的精神。
最后華國鋒拍板,就建造在天安門。當時天安門上已經建造了很多建筑,人民英雄紀念碑,還有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等,華國鋒最后敲定,就建造在中心,這樣既方便群眾瞻仰,又顯示出這個建筑的偉大。
選址決定后,隨后就是設計方案。
由于很多專家心里也沒底,在最初的設計方案中,他們先是設計了一個圓形的建筑,周圍也是大理石柱支撐,但華國鋒卻十分生氣,因為這個建筑看起來像是一個陵墓。
華國鋒嚴肅地說:“不要做陵園,更不能做墓碑,做一個現代化的紀念堂。”所以那些圓形結構,最終都直接被扔掉。
據參與設計毛主席紀念堂的設計師馬國馨回憶:“當時一共交上來的方案有一百多個,中央領導選定后,最后只保留了兩個。
一個是類似延安的窯洞形式,上面有五角星,這樣可以表現毛主席當年在延安的艱苦歲月,第二個是一個西方式的,現代化的柱廊式結構。
但是中央領導讓人家各抒己見,最后確定了第二種方案。
這是因為,雖然窯洞的形式很好,勉強可以被接受,但和天安門廣場上的建筑風格差距太大,更何況,這種建筑只能顯示出艱苦樸素,體現不出毛主席的偉大,只有看起來宏偉的建筑才能體現偉人的崇高。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最終方案終于確定,那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正方形結構,八開間,重檐屋頂,外面是漢白玉欄桿,總高度為33.6米。
據說當時這個高度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經過專家精確計算出來的,這是因為當時天安門城樓高34.7米,人民大會堂31.2米,所以這個高度要恰如其分,不能讓其他建筑的影子落在紀念堂上,自身的高度也不能壓倒其他建筑。
終于,1976年10月18日,國務院副總理谷牧批示,開始修建毛主席紀念堂,全程大包干,11月24日,奠基儀式在天安門廣場舉行,華國鋒親自參加奠基儀式。
這項偉大的工程,于1977年5月4日竣工,前后僅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整個建筑分為三層,地下一層,地上二層,除了主要的瞻仰廳,還有北大廳和南大廳,可以舉行紀念毛主席的活動。
在紀念堂的二層,有毛主席、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云等革命家的紀念室,里面還有極其珍貴的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紀念堂是坐南朝北的,按照古代建筑群體結構,這個建筑應該是坐北朝南,但中央領導認為,如果是坐北朝南,群眾在天安門廣場集會時,就要背對毛主席紀念堂的大門了,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矛盾,就打破了一般的結構,確定為坐南朝北。
參觀人數絡繹不絕
如果去了毛主席紀念堂就會發現,在紀念堂大廳有一座十分顯然的漢白玉序坐像,這是著名雕刻家葉毓山先生用3個月創作出來的。
這個坐像高度為3.45米,毛主席坐在沙發上,面帶笑容,十分和藹可親。
有人說,這個坐像不論你從哪個角度看,都仿佛覺得毛主席在和你面對微笑,讓人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其實在設計這個坐像的時候,也有一個小插曲,如果你仔細觀看,就會發現毛主席翹了一條腿,其實在最初的設計時,并非如此。
起初在征集設計方案的時候,全國各地投稿,有站立的,有坐著的。比如毛主席在北戴河那一張經典站立照片,已經走入千家萬戶。
但專家認為,毛主席的站立雕像,放在室外容易體現高大雄偉的感覺,但是在室內,建議還是用坐像。
在上百幅坐像中,專家選擇了很多設計,但是總覺得有點不對勁,體現不出毛主席那種親切感,這時候有個普通作者提出,要不翹一只腿試試?
因為從很多照片中發現,毛主席是有經常翹腿的習慣的,不管是回到故鄉,還是在中南海自己的臥室。
可是這個建議剛提出來,就有人反對,他們認為毛主席是偉大領袖,翹一條腿反而覺得不太雅觀了。
沒辦法,最后只能讓中央領導確定方案了,華國鋒經過和其他人討論,確定了就用翹腿的方案。中央領導認為,毛主席翹腿是他的習慣性動作,這樣更能顯得親切,人們來到毛主席紀念堂,看到翹腿的坐像,就像是來到毛主席家里一樣,這樣的寓意更好。
所以基于此,最后才設計了翹腿的坐像,這個形象也成為了經典。
1977年8月20日,毛主席的遺體被秘密轉移到毛主席紀念堂,隨后通報,將在1977年9月9日對外開放,也就是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日子。
9月9日這一天,從全國各地來到北京的群眾蜂擁而至,絡繹不絕,甚至爆滿。
當時去毛主席紀念堂瞻仰,需要領取“瞻仰證”,因為過程繁瑣,幾天內都是擁堵現象,后來紀念堂決定取消了“瞻仰證”,只需要個人證件就可以。
不僅如此,還對開放的時間做了限制,這足以看出人們對毛主席的懷念之情,當時有個記者寫了一篇文章叫《永不消逝的長河》,里面寫道:這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每小時達8000人。說的就是這條絡繹不絕排隊大河。
而那個曾經接受保護毛主席遺體任務的徐靜同志,也把自己的所有精力獻給了國家,她多年來一直擔任毛主席紀念堂的管理局局長。
她曾說道:“我是毛主席紀念堂的人,我的心一時一刻也離不開紀念堂。”
后來,有人曾懷疑毛主席的遺體保存情況,比如1989年,不知是何種原因社會上有另一種誤傳,關于毛主席的遺體,有“縮小”“變色”等等說法。
對此,徐靜面對媒體作了解釋,她說毛主席的遺體防腐工作一直是及時的、科學的、可靠的,現在的保存情況非常好。
時至今日,大量的數據表明,毛主席的遺體保存情況很好,體重沒有減少,外形也沒有變化。
她還說,一定不會辜負人民的重托,會萬無一失地保護好毛主席的遺體,管理好毛主席紀念堂,歡迎每個人都可以來紀念堂瞻仰和參觀。
實際上,像徐靜同志這樣,一直默默無聞付出的工作人員還有很多,她們懷著對毛主席的無限懷念,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一干就是幾十年。
如今毛主席已經離開四十多年了,但他在后人心中的形象永遠是那么高大偉岸,他將永遠活著我們的心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