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畫生蠔,右手做漢堡。
兩年前的四月,我提前訂下廣州四季酒店一百層的佰鮮匯Catch靠窗位置。因為忘了那時正是回南天,原本玻璃外的廣州塔景被濕氣化成了一塊慘白的幕布,看起來和我當時腦海中一樣空白。
兩年后同樣的時間和地方,百層樓高的窗外,廣州塔閃爍著發廊一般的霓虹條紋色,在夜幕下無比耀眼。我正要夸贊一番視野的透亮,餐廳小姐姐在旁邊補刀了一句:“也是因為我們最近剛擦過玻璃。”
但我覺得這次來Catch,不僅窗外明亮,餐廳的氣氛也是明亮的。其中可能是因為天氣放晴,或者是因為剛擦了玻璃,而更主要的原因,是這一任的年輕臺灣主廚,Eddie。
因為喜歡一句出自莎士比亞戲劇的“The world is your oyster”,Eddie把三只生蠔紋在了自己的左小臂上。
“這只是貝隆,這只是吉拉多,吉拉多其實是養殖者家族的名字啦,并不是一個生蠔品種……”
我還是第一次看主廚聊到食材的時候,引用的來源不是手機里的圖片、網頁,也不是專門的食材詞典,而是自己的左小臂。
Eddie生于臺灣彰化,大學來到臺北,從高中到大學都在專門餐飲學校就讀。剛入行時,Eddie曾經很羨慕戴著高高的廚師帽的前輩們。師傅告訴他,廚師帽上褶皺的數量,代表的是廚師熟練掌握某種食材烹飪方法的數量。
“你能用三十多種不同的方法做好土豆嗎?”
時至今日,師傅的話一直還在Eddie耳邊縈繞著。即使已經在數家餐廳修煉多年,成為了掌管酒店法餐廳廚房的主廚,他依然選擇了不戴上那頂讓他仰望的廚師高帽,作為對自己的提醒和勉勵。
為了設計這一季的春季菜單,Eddie以各種香草為配料和醬汁,并融入不同食材帶來的酸味元素。“同樣是酸,不同季節的酸是不一樣的。比如夏季的菜單,我會使用芒果來體現酸,而在春天,則會用柑橘、指橙、青蘋果等等。”
春季的酸味元素在Amuse Bouche中已有體現。芝士巴伐露撻,便是以酸漿草為奶香點綴上獨特的香草酸味;脆皮卷甜蝦塔塔,外皮的酥脆和甜蝦的軟糯形成層次感,只簡單地用了鹽、胡椒和檸檬皮調味已足夠;炸丸子croquette,外層以墨魚汁染成黑色,本以為是肉餡,入口“咔啦”一下,一股青口貝的鮮味在口腔中蔓延開來,是海水的味道沒錯了。
又如一道北海道帶子塔塔。北海道帶子用噴槍微微燒出煙熏味道,鋪上卡露伽魚子醬增加鮮味。而周圍的發酵番茄水和綠色香草油,魚子醬上面點綴的橙子和檸檬啫喱,以及帶子中間藏著的顆粒狀指橙,都為這道菜帶來了充滿清新感的酸味元素,甚至還有柑橘醬油做成的小片的啫喱用來提鮮。
還有一道酥炸燉煮牛尾,以紅酒燉牛尾的做法處理牛尾后拆出肉來,拌入蔬菜、香草重新壓制成型,再蘸粉油炸,吃起來香濃酥口,肉味十足,配上自制的法式酸豆蛋黃醬也十分適合。
不知出于什么樣的心理,有些客人一聽到主廚來自臺灣,就會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比如,“你要不要做一道改良的鹵肉飯?”
這大概類似于中國廚師在日本一亮身份,就被下單了上海小籠包、四川麻婆豆腐和北京烤鴨。Eddie暫時應該沒有要在這里推出fine dining版鹵肉飯的計劃,但也在菜單中穿插了一些自己的經歷和思考。
“我老家的鄉下會用卷心菜喂豬,我就想到用卷心菜來搭配豬肉。”在介紹豬肉主菜時,Eddie說,“用食材吃的食物來搭配食材其實很合適,只不過這只豬生前要是知道的話,可能會有點意見,說你怎么用我在吃的東西來煮我。”
豬有沒有意見我不知道,我自己當然是沒有意見的。伊比利亞豬肉加入杜松子、百里香、迷迭香、八角、月桂葉等香料,在鹽水中腌制12小時后,烤至七成熟,刀切一小塊入口,是多汁彈牙的質感。原味已經足夠好吃,再搭配盤中的燒汁、酸豆香草醬和紫色的卷心菜泥,又是另一番風味。
“用我在吃的東西來煮我”,這個有點繞口的菜品設計思路,在另一道當晚我最喜歡的菜——肥肝芭菲中也有體現。Eddie先做好肥肝燉蛋,然后打細、過篩、凝結成凍,底下墊一層谷物脆底,上面灑上榛子粉,搭配青蘋果和橙子果醬,脆底的部分用的便是喂養鵝、鴨時常用的五谷雜糧制成。雖然是一道肥肝,但卻做出了餐后甜點的口感,輕盈不膩,和脆底形成口感層次。
對于自我要求高的廚師來說,做餐飲的一處難點是,如何在滿足客人口味和守住自己對烹飪的堅持之間保持平衡。
早期在牛排還沒那么普及的時候,一部分餐廳為了掩蓋廉價的拼接牛排肉味的干柴寡淡,常常使用同樣方便廉價的黑椒汁來調味,以便掩蓋肉質的干柴和異味。現在,餐廳內偶爾也會有客人提出,“給我來一份黑椒汁配牛排。”當然,口味本沒有對錯之分。
于是,Eddie想到以綠胡椒汁來搭配牛排。所謂綠胡椒,其實是還沒有完全成熟的胡椒,而新鮮的綠胡椒并不容易拿到。在找到了合適的供應商后,Eddie以新鮮的綠胡椒做成醬汁來搭配一道M7但馬和牛柳佐羊肚菌。綠胡椒汁味道較為溫和,沒有黑胡椒汁的那股香料刺激感,也不會遮掩住牛肉的香味,既滿足了客人的味覺喜好,又讓餐廳的好食材發揮出最大限度的本味和吸引力。
晚餐后閑聊時,Eddie說自己最喜歡的comfort food是漢堡,“我下半年會回一下臺灣,然后紋一個漢堡回來。”
我開始有點期待他下次要從身體的哪個部分開始介紹漢堡了。
CATCH佰鮮匯
地址:廣州市珠江西路5號國際金融中心四季酒店100樓
電話:020-88833300
-End-
往期推薦-廣州四季酒店
旅行美食專欄作者,不定期寫些旅行覓食日記和酒后胡言亂語。
半路癡,在拉丁美洲不會迷路在廣州卻會迷路。
喜美食,吃過一百多家米其林餐廳但(基本)不長胖。
原創文章分類標簽
所有文章索引鏈接(不定期更新)
祝胃口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