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處關(guān)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自古有“八水繞長安”之美譽,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fā)祥地之一。為中國七大古都之首,先后有西周、西漢、隋、唐等多個大王朝定都于此。漢唐是中國歷史上的兩大巔峰期,也是西安的兩大高光時代。明代是西安的另一個高光時代,西安的名稱源于明代,古城的格局也成型于明代,甚至明太祖朱元璋一度有遷都西安的打算。
陜西省人民政府駐地為明秦王府舊址
按照民間傳統(tǒng)說法,明西安城為“城三重,壕三重”的重城結(jié)構(gòu)。這種說法有些夸張,準確來說明西安城的結(jié)構(gòu)為“城三重,壕二重”。周長四十里的西安府城與護城河,為最外圍的一重城,一重壕。另外的兩重城和一重壕,位于西安府城東北隅,與封藩西安的大明第一親藩——秦藩有關(guān)。秦王府始建于洪武四年(1371年),南北長700余米,東西寬400多米,周長5里,占地面積約0.3平方公里,四周有高大的磚城包裹。王府之外,還建有一道周長9里的蕭墻,合圍區(qū)域占地面積約1.5平方公里。蕭墻與王府子城之間為王府護城河。
自洪武十一年(1379年)秦愍王朱樉之國西安起,260余年間先后有15代秦王生活于宛若小紫禁城的秦王府中。今天要聊的這座王府的第三代主人——朱志堩。
被皇帝所忌憚的藩王
朱志堩(音geng),生于永樂二年(1404年)八月二十七日,為秦隱王朱尚炳的嫡四子,生母秦隱王妃劉氏。
永樂十年(1412年)三月十一,秦隱王朱尚炳薨逝,享年33歲,在位16年。當(dāng)年九月十四日,明成祖命年僅九歲的侄孫朱志堩襲封,成為大明第一個襲爵第三代親王。永樂十三年(1415年)三月,又下旨給12歲的秦王朱志堩舉行冠禮,承認他已成年。
按《皇明祖訓(xùn)》的規(guī)定,嗣封親王有10歲這個最低門檻。比如魯藩第二代王朱肇?zé)悾ㄒ鬶ui),父王魯荒王朱檀去世時年僅2歲,被接回南京撫養(yǎng),直到永樂元年(1403年)三月才得以襲爵,時年16歲。
秦王府城墻遺址
如此看來明成祖對秦王一家很是照顧。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明太祖朱元璋的前五個兒子皆為嫡出,秦藩始封君秦愍王朱樉居次,因此被稱為天下第一親藩。懿文太子朱標一系失勢后,按照《皇明祖訓(xùn)》規(guī)定,理論上秦藩一系才是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更為關(guān)鍵的是,秦藩坐擁實力強大的西安三護衛(wèi),戰(zhàn)時還有統(tǒng)領(lǐng)西安周邊衛(wèi)所之權(quán)。名與實相結(jié)合,讓朱老四寢食難安。可以說秦晉兩藩,是永樂時代皇帝最忌憚的兩個親藩。
明成祖上臺之初,就打算將二支的幾個侄子分散安置,以分化瓦解秦藩的實力,結(jié)果被對方通過在鳳陽故意為惡所化解。
其后數(shù)年,秦王朱尚炳表現(xiàn)的還算恭順,而身為皇帝的朱棣對秦王一家也還算照顧,秦藩與皇帝之間端的是一副“叔慈侄孝”和諧畫面。但這只是表象,朱老四內(nèi)心對秦藩依然忌憚不已,而朱尚炳內(nèi)心也并不服氣。
永樂六年(1408年)十二月,朱尚炳在祭祀父母時,將嫡母王氏的謚號“愍烈妃”按到生母鄧氏頭上,并稱呼兩人為“皇考妣”。此舉可謂是在公然挑戰(zhàn)皇帝的權(quán)威,明成祖也不慣著他,降旨給予嚴厲斥責(zé)。
“秦藩祭祀僭越事件”,一舉將遮罩在秦藩和朝廷頭上貌似柔情的面紗揭去,把矛盾擺到明面上。以此為起點,雙方的關(guān)系陡然變得緊張起來。
永樂九年(1411年)二月初一,明成祖給朱尚炳發(fā)去一道措辭極其嚴厲的敕書,以齊桓公于葵丘之盟下拜受胙,內(nèi)史過賜晉侯命晉侯受玉惰,成肅公受脤于社不敬,這一正二反三個春秋故事敲打朱尚炳。以輔導(dǎo)不力為由,下令將秦藩長史、紀善、典儀等押解進京治罪,等于將秦藩王府官的高層給一鍋端了。
大唐不夜城
“齊王拜胙,遂以國霸;晉侯惰玉,見譏無后”(《明史》)這等言辭,近乎“勿謂言之不預(yù)也”。此前有多囂張,接到這封詔書后就有多恐慌。當(dāng)月二十三日,秦王朱尚炳抵達南京朝覲皇帝,同時解釋為何此前朝廷派人到西安傳旨,只讓內(nèi)監(jiān)出來迎接的原因,請求四叔恕罪。次年,年紀輕輕的朱尚炳去世,未知是否與被四叔的詔書嚇破了膽有關(guān)。
總之朱尚炳在世時小錯不少,大錯沒有,新即位的三代秦王朱志堩又是個小屁孩,讓打著“恢復(fù)祖制”旗號上位的朱老四無處下口進行削藩,只能借著親征漠北、操練等機會不斷抽調(diào)秦藩所屬的西安三護衛(wèi)官兵,進行消耗與滲沙子。
永樂七年(1409年)九月,以討伐蒙古大汗本雅失里為借口,從幾大塞王手中抽調(diào)護衛(wèi),命負責(zé)陜西方面的寧陽伯陳懋,從陜西諸衛(wèi)及慶、秦兩府護衛(wèi),選練步騎一萬九千人入京,備次年二月北伐所用(第一次北伐),將部分西安三護衛(wèi)將士暫時調(diào)離秦藩勢力范圍。
永樂十三年(1415年)十一月,命周王朱橚、慶王朱楧、秦王朱志堩、晉王朱濟熿各自從護衛(wèi)軍中選調(diào)五千步騎,于明年正月赴北直隸真定府(今河北正定縣)操練。找的理由相當(dāng)出彩:
“安天下者,不可一日忘武備。故軍士必練習(xí),器械必鋒利,隊伍必嚴肅。太祖高皇帝時,常川操練赴京比試,閱其能否。朕即位以來,屢敕天下整肅軍伍,及有征調(diào)精壯者甚少。敕至即選所屬步騎兵,遣能干指揮千百戶統(tǒng),頒以明年春狹西、甘肅官軍駐真定,余悉駐德州操練。俟赴北京閱試。”(《明太宗實錄》)
永樂十九年(1421年)八月,以征蒙古阿魯臺所部為由(第三次親征),傳旨給陜西都司、中都留守司,要求從南直隸淮安等九衛(wèi),及西安三護衛(wèi)中,抽調(diào)步騎一萬四千三百人,于明年春至北京,在軍前聽命。
面對明成祖堂堂皇皇的陽謀,朱志堩父子內(nèi)心雖然憋屈,卻也只能受著。
親叔意圖殺王謀反
朱志堩父子在明成祖的淫威下委屈求存,對此本支宗室之中有人相當(dāng)看不過眼,他便是朱志堩的六叔安定王朱尚炌(音kai)。
朱尚炌,生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一月,為秦愍王朱樉的庶六子,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即建文四年)九月受封安定王。他對朝廷侵凌秦藩的舉措早有怨言。
西安鐘樓
永樂十六年(1418年),時年25歲,正年富力強的朱尚炌聽信術(shù)士的胡扯,認為自己有天命在身。正所謂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既然你朱老四當(dāng)年能靠造反起家,那就怪不得侄兒有樣學(xué)樣了,所以四叔準備好面對疾風(fēng)吧。
為此,朱尚炌暗中籌劃了一個宏偉的謀反計劃:
第一步:“招納逃亡,私造印信,編立字號”,積蓄基本力量;
第二步:毒殺秦王朱志堩這個大宗,及興平王朱尚烐、永壽王朱尚灴兩個在世的哥哥等,消除本支系中對自己構(gòu)成威脅的人物,奪取西安三護衛(wèi)的指揮權(quán);
第三步:擒殺陜西都司、布政司及按察司等地方大員,徹底控制西安府這座西北重鎮(zhèn);
第四步:奇襲關(guān)中的東大門——潼關(guān),誅殺鎮(zhèn)守此地的成山侯王通,切斷東方進入關(guān)中的主要孔道,將關(guān)中平原打造成基本盤;
第五步:北上突襲寧夏,殺死與四叔關(guān)系親厚的十六叔慶王朱栴和寧夏總兵寧陽侯陳懋,奪取慶藩的寧夏三護衛(wèi)和寧夏駐軍。
這個計劃完全是當(dāng)年靖難之役的翻版,真要能夠達成,朱尚炌的戰(zhàn)略勢態(tài)比之當(dāng)年的燕王朱棣不知道要好多少。畢竟只要封閉潼關(guān),就可以割據(jù)西北,擁有一個安全的大后方,不似靖難之時燕王的老巢北平府完全暴露在朝廷大軍的眼皮子底下,多次遭到攻擊。
奈何,安定王朱尚炌不是燕王朱棣,朱老四也不是朱允炆這個眼高手低的貨所能比擬的。剛跨出謀反的第一步,就因為“縱容軍卒殺掠良民,占官民田土,強奪人妻女”等事鬧得滿城風(fēng)雨。而明成祖這么多年來向西安三護衛(wèi)滲沙子的動作也不是擺設(shè)。
西安城墻角樓
當(dāng)年十二月初七,西安中護衛(wèi)百戶張誠、小旗孫成密報朝廷,宣稱安定王朱尚炌意圖謀反。明成祖聞訊立馬派親信太監(jiān)朱興火速趕往西安,召朱尚炌進京詰問。
樂十七年(1419年)正月初八,安定王朱尚炌抵達北京,在事實面前供認不諱,最終被廢為庶人,發(fā)配南直隸泗州守祖陵。起初有多囂張,結(jié)局就有多狼狽。西安三護衛(wèi)也被明成祖借此機會進行清洗。
“至是,上面詰之,尚炌皆引伏。廷臣交章劾奏請誅之,上以秦愍王故,不忍加刑。但免為庶人,令往泗州守祖陵。升告者張誠登州衛(wèi)指揮同知,孫成為義州衛(wèi)指揮僉事,賜冠帶、衣服。”(《明太宗實錄》)
秦王朱志堩也算是因此躲過一劫。
阿越說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四月初七,秦王朱志堩薨逝,在位13年,享年21歲,朝廷賜謚曰僖。謚法“小心畏忌曰僖”,也即處處謹小慎微,不敢越雷池半步。朱志堩應(yīng)當(dāng)是吸取了他老爹的教訓(xùn),對明成祖朱棣這位皇叔祖大人畢恭畢敬。
《明實錄》沒有朱志堩的婚配記錄,很有可能他連婚都沒結(jié),子嗣當(dāng)然更加無從談起。此時離開國已經(jīng)過去將近一甲子,首封親王絕嗣已發(fā)生過好幾起,可嗣封親王絕嗣卻還未有過,是故朱志堩是明代第一個絕嗣的嗣封親王。好在他還有兄弟,大宗絕嗣,自然只能通過“兄終弟及”來完成王位承襲。最終由庶長兄渭南王朱志均晉封。
西安碑林博物館
關(guān)于秦僖王朱志堩的序齒,史籍的記載非?;靵y,《明史·諸王表》稱他為朱尚炳的嫡長子,且在諸子中居長?!睹魈趯嶄洝酚涊d他出生時交代序齒,但記載他去世時稱其朱尚炳次子。
“辛未,秦王志堩恒訃聞。行在遣官賜祭,謚曰僖,命有司治喪葬。王,秦隱王第二子也。”(《明太宗實錄》)
通過比對《明太宗實錄》、《明英宗實錄》的相關(guān)記載,可以確定富平王兼第五代秦王朱志(土絜)秦隱王朱尚炳的庶三子。而他出生于永樂二年七月,比朱志堩早出生一個月,由此可以推定朱志堩乃朱尚炳的嫡四子,《明史》及《明實錄》關(guān)于他序齒的記載有誤。
相關(guān)文章
忻穆王朱見治:為何三甲進士寧愿去從軍,也不愿給親王當(dāng)侍講官?
秦隱王朱尚炳:大明第一個嗣封的親王,親王襲封禮儀的首位實踐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