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好!
謝謝您了不起的付出。一本《成長算法》免費送給您。
如您所知,親子關系極大程度地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和學業,“家、校、社會”共育也是學校關注的焦點話題。???????????
《成長算法》給出了一個系統方案,讓父母有所準備,助孩子自主成長。書中的一些底層思維模式,相信對老師也有啟發。
感謝中信出版社免費提供了1000本圖書,請按照下圖提示領取。可能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
祝諸事順利,平安。?
一
假如你只打算給自己買一本“如何做父母”的書,我在中信出版社推出的這本《成長算法》,將為你解開0-18歲孩子的成長密碼。
你會不會覺得,孩子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身為家長,你是不是也經常為海量的育兒信息感到焦慮?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認為:教育僅從數量上去滿足那種無止境的“知識和技能”需求,既不可能也不合適。所以,應圍繞幾種關鍵的“基本學習”加以安排,它將成為每一個人一生中的“知識支柱”。
《成長算法》研究了當今最為精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為你打造了“七把金鑰匙”,以開啟孩子受益終身的“七種關鍵能力”,從而幫助家長培養出真正優秀的、幸福的孩子。
作為父母你聽了太多道理,各種方法技巧讓人記不住,過于碎片令家長猶如盲人摸象。其實你最需要的,是一個有大局觀的成長路線圖,一個智能的教育導航系統,從而實現“小事面前不慌張,大事面前不糊涂,關鍵時刻推一把”。
《成長算法》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幫助父母在孩子的關鍵階段做出聰明的選擇,讓你成為高手家長,和孩子一起共度最美好的成長歲月。
本書相信: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寶藏,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打開寶藏的鑰匙。
二
每位父母總會給孩子最好的東西,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
我從未謀面的爺爺,給了我父親一把梯子。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靠賣掉那個家里最值錢的梯子,父親帶著27塊錢,離開故鄉,去北京讀了自己的大學。
和那時鄉村的大多數女孩一樣,我媽媽上完小學就沒再讀書。我們聊天時經常會設想,假如她有機會讀書會怎樣?媽媽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她能分厘不差地記起40年前某時某地買的某個布匹的花色、尺寸和單價。
當我出生于武漢的郊縣,父親正在江西的山溝里為火箭制造燃料。3歲時我們舉家遷往襄陽,在改革開放那年入讀小學,童年快樂而無聊,沒有課外班,也沒有少年宮,漫長的假期里小伙伴們在廠房和田野間,無目的而危險地玩耍。
上了當地最好的中學后,因為住校,我的“稀里糊涂”更加泛濫。不聽課,抄作業,毫無自制力。我對教育的“叛逆”沉默而徹底,哪怕是在高三“認真”了一學期而拿到班級第一,成為老師心中“清北”的候選者。高考前,青春期的我再次陷入了某種自毀式的漫游,并因此受到嚴厲的分數懲罰。
高考分數出來后,平時從來不管我的父親挺身而出,他趕去招生老師們的所在地,在炎炎烈日下守候自己的老友,只為了讓勉強過了重點分數線的我勉強上一所過得去的大學。
那一年的夏天,我的父親也給了我一把人生的“梯子”,用他瘦小的肩膀。
三
每位父母給孩子的“最好的東西”,經常是不一樣的。
愛因斯坦說過,每個人都身懷天賦,但如果用會不會爬樹的能力來評判一只魚,它會終其一生以為自己愚蠢。
也許你的孩子很調皮,就像頑皮卻神通廣大的孫悟空,等待一個好師傅來喚醒他;也許你的孩子很安靜,心底卻有一座火山,就像貌似書生卻能帶兵打仗的曾國藩。
難題是:每個孩子的寶藏都是不一樣的,你需要和孩子一起親自動手來打開。
《成長算法》這本書給你的,是高手家長必備的七把“金鑰匙”:
(第一把金鑰匙)興趣——擁有主動學習的內驅力;
(第二把金鑰匙)行動——學會自己選擇行動路徑;
(第三把金鑰匙)博學——成為 20 年后厲害的人;
(第四把金鑰匙)成就——從學業成績到人生成果;
(第五把金鑰匙)幸福——美德是個人核心競爭力;
(第六把金鑰匙)希望——“預見未來”的遠見能力;
(第七把金鑰匙)共贏——實現富有、幸福的人生。
這七把金鑰匙,將為你提供一個模塊化、可視化、可操作的完整體系。
大多數教育,都是工業化時代的生產線拼裝,似乎孩子的學習,就是做一只板凳,先做第一個板凳腿,然后第二個……孩子畢業時再上好油漆,然后推上社會。
這樣教出來的孩子,學起來辛苦,適應力差,走入社會后也更脆弱。
《成長算法》認為,父母養育孩子不是“雕木”,而是“種樹”。
長久以來,大多與教育有關的書籍,都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孩子就像一棵樹,需要“陽光雨露、 空氣水分,森林環境”所構成的整體生態體系。
本書將幫助你為孩子構建動態化的成長系統,設計基于規劃思維的成長路線,以應對外界的種種不確定性。我把這套系統稱為“成長算法”。
每個有孩子的家庭,都會有各自的煩惱。但總結下來,最關鍵的難題,總共不過十多種。我們曾經面向數十萬家長做過一次調查,發現大家最操心孩子的三個問題是:1、不愛學;2、不會學;3、不開心。
假如你能夠讀懂孩子,用七把金鑰匙“解鎖”孩子的成長密碼,從根上解決關鍵問題,那些表面上的煩惱就會迎刃而解。
四
憑什么由我來寫這本書?我必須承認自己是個和你一樣的普通人,沒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也不是名牌大學畢業。我讀書時不夠認真,曾經跑去承包電影院,畢業后去廣州謀生創業,趁著時代的運氣有所發展,和猶太人合資開發房地產項目。
35歲時我退休了。那年發生了很多事,關鍵時刻總能遞上“梯子”的父親離世,我賣了創業十年的公司,移居海外。在大學里,我為家人蓋了棟房子,院子里種滿了果樹:櫻桃,蘋果,梨,李子,杏子,藍莓,還有中國的山楂,核桃,石榴,棗。
從那時起,我開始投身于“父親”的角色,看兩個孩子慢慢長大,享受一家人相處的快樂,也體驗了為人父母的焦慮和煩惱。
種樹育娃的閑暇,我寫了一個的公眾號“孤獨大腦”,幾年后意外地“火”了起來,訂閱數近百萬。隨后,《人生算法》一門課在“得到App”銷售額超過千萬,中信出版社的新書也上了年度暢銷榜,銷量過了十多萬冊。
這仿佛中了大獎。面對隨之而來的影響力和流量,我希望能做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于是和朋友們創立了一家名為“未來春藤”的教育科技公司,愿景是:
讓每個中國孩子都能共享優質的教育資源。
沒錯,我從來不是一個好學生,不是一個乖孩子,專注力不夠,意志不堅強,也缺乏理想。成年后我也是跌跌撞撞,從一個城市“流浪”到另外一個城市,體驗了各種各樣的不容易。
可這也許正是我能寫這本書的理由。哈維爾說過:"病人比健康人更懂得什么是健康,承認人生有許多虛假意義的人,更能尋找人生的信念。"
是的,有太多完美而優秀的人來講教育,何妨聽聽一個“叛逆者”怎么講?沒準兒他更懂你和你的孩子,更懂那些看似無憂無慮的孩子們的脆弱和無助;作為“不完美”的作者,他也許更能懂得“不完美的家長”心底的痛處,和對孩子的柔軟期待。
更何況,有一個強大的專業團隊和我一起來實現這個使命。多位教育專家和博士進行了大量的專題研發,確保了《成長算法》的專業性和教育實效。
五
電影《教父》里有一句話:偉大的人不是生下來就偉大的,而是在成長過程中顯示其偉大的。
在創業和投資的生涯中,我始終在思考,到底是什么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成功的底層邏輯是什么?我們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里獲得財富和幸福?
我從小親身體驗了中國的傳統教育,也近距離觀察對比了自己的孩子所經歷的不一樣的教育;
我在和猶太人近20年的商業合作中,一直在學習他們的長處,思考中華民族在教育上的傳統與機遇;
我在“孤獨大腦”探尋認知的本質,發現源頭指向孩子的教育。
《成長算法》所寫的,是我發自內心希望“早知道就好了”的智慧,是我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的“底層算法”。
智者說: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東西。
想想看,我們讀書時候花了那么多功夫拼命學的東西,現在還能記得多少?
可是,如果學習不好,上不了好學校,機會就比別人少很多。這樣的話“空談”未來又有何用?
這就是大多數家長心底最大的矛盾: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兩難,寒窗苦讀和快樂成長的兩難。
經過長期觀察和大量研究,我們發現了一個秘密:
真正學習好的孩子,素質教育往往不會差;開心會玩兒的學生,成績也能更突出。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么不能跳出表面矛盾,去探尋底層相通的那部分呢?
《成長算法》的核心內容,是孩子成長的三個關鍵系統, 即:底層能力、 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擁有了這三個系統,你就有機會幫助孩子實現“當下學得好”和“未來很厲害”。
我相信絕大多數父母和我一樣,不是虎爸虎媽。我們愿意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但不想因此而過度焦慮,甚至犧牲了家庭的幸福時光。
孩子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他們不僅給父母帶來快樂,還能“逼迫”我們讓自己變得更好。
《成長算法》里有鮮活的人生智慧,讓每位父母不再有“早知道就好了”的遺憾,提早擁有一整套孩子成長的7把金鑰匙;
《成長算法》里有前沿的教育理念,讓孩子能夠發展核心素養,掌握“認知、自我、人際”三大領域的能力,學會深度學習;
《成長算法》里有豐富的行動指南,幫助每個家庭從微小的行動入手,帶來真正的改變,令好的教育自動發生。
教育不僅是為美好生活做準備,教育本身就是美好生活。
當你收下這本《成長算法》,并將七把金鑰匙交到自己孩子手中,一切才剛剛開始。我們會伴隨著你和孩子,共同設計屬于孩子自己的“成長算法”,讓他(她)健康快樂地長大,用金鑰匙打開人生的寶箱。
未來春藤聯合中信出版社給老師們送出1000本《成長算法》。
4月23日-4月30日,只要您上傳教師資格證,審核通過后將會將《成長算法》包郵給您送到家。
除此之外,如果您在收到書后發個朋友圈曬書,還將能獲得:
·價值¥299元的"成長算法課程"發圈領
·價值¥599元的"教育規劃學習營"入營學
·價值¥90元的春藤家長VIP3個月會期充入賬戶
·《成長算法》公益晨讀會參會資格
掃描下方海報,參與公益送書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