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鄰章
時隔兩年,上海國際車展再度來襲。
觀察本屆車展,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是:雖然大家都在力證自家產品才是“遙遙領先”,但理想已經成為大中型SUV市場的事實標桿,廠商之間的競爭也更趨白熱化。
一、理想已經成為大中型SUV市場事實標桿
在解讀理想汽車2022年第四季度及2022年全年財報時,我曾談到:憑借L9、L8以及L7系列車型精準的市場定位以及對用戶需求的把控與挖掘,理想汽車正在國內造車新勢力中占據領軍地位。
這種領軍地位,一方面體現在節節攀升的銷量上,另一方面則體現在友商的對比中。
從銷量層面來看,據理想汽車在官微公布的數據來看——2023年4月第二周(4.10-4.16),理想汽車周銷量達到0.63萬輛,蟬聯中國市場新勢力品牌周銷量冠軍;理想汽車也繼續保持中國市場豪華品牌銷量前五,是榜單中排名最高的中國品牌,也超越了BBA以外的其他傳統豪華品牌。
在市場尚不景氣的現實下,理想汽車能在30萬以上價位段取得這樣的成績,也證明了市場對理想汽車的認可。
當然,對理想汽車更為認可的,或許是友商。觀察在本屆車展前后發布的各種產品,不難發現理想已經成為了友商最為看重的對標對象。
諸如在魏牌藍山上市發布會上,陳思英高調宣布:開過后,比“500萬以內最好的SUV”更好;
又如余承東在預熱搭載了全套華為智能系統的問界M9時,表示“我們要重新定義1000萬元內最豪華”、“那什么號稱500萬元內最好的SUV,他們是鋼車身,我們是80%鋁車身”、“冰箱彩電沙發,都是小康水平,不是真正的豪華”。
即使是同為“造車三傻”之一的蔚來汽車,在媒體采訪中,李斌也表示:蔚來 ES6 是高端中級 SUV 的天花板,但不是 1000 萬以內的天花板,你說那些干嘛呢,對吧。1 億以內最佳 SUV,有什么意義?……我們也不會搞二排的大屏,我們為什么讓我的孩子,我們用戶的孩子看二排的大屏呢?”
這些力證自家產品才是真“遙遙領先”的PK話術,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也彰顯了理想汽車在當下大中型SUV市場的地位。若用一個類比來看,則似乎可以說理想當下在國內SUV市場,頗有些iPhone在國產發布會上的待遇了。
二、Diss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當然,喜歡Diss友商的,不僅有國內品牌,號稱豪華品牌的沃爾沃也不遑多讓。
沃爾沃在EX90發布會上,為宣傳產品優勢,當然也或許是為了實現快速破圈、其就公開宣稱“新勢力會的,我們三年就學會了;我們會的,新勢力十年都學不會”、“為什么有的車號稱最智能卻還是剎不?。俊钡鹊?。
而沃爾沃這些言論的背后,也未嘗不是傳統車企面對當前新能源車企在其核心市場攻城略地,但自身卻頗為無能為力的吶喊與憤怒。
從數據來看,當前國內新能源市場滲透率已經超過了30%,業內公認的市場拐點已經來臨,并且更為重要的是,新能源們當前侵蝕最為嚴重的市場區間,恰恰落在了20—40萬這一二線豪華品牌們集中存在的空間。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當前在新能源市場缺少存在感的傳統車企們,擁有危機感,在情緒上比較窩火,可能也在情理之中。
但于現實而言,情緒化的表達并不能改變新能源市場競爭現實,畢竟幾乎不會有用戶會因為品牌懟人水平高,就會購買你的產品,最終其實還是需要靠產品說話。
所以于傳統品牌特別是一二線豪華品牌們而言,相對于試圖用發布會的一些爭論性言論來破圈,或許切切實實補齊智能化短板、擠掉過往一些虛高的溢價水分,提升產品力與性價比,才是化解危機會更為穩妥、有效的方式。
三、未來十年,究竟還有幾家車企可以活下來?
隨著市場競爭持續加劇,車企間的洗牌速度也或更勝以往,這也讓國內汽車市場,隱隱有了進入下半場的意味。
也或正是基于此,新勢力們已開始預測未來十年究竟還有幾家車企可以存活,紛紛開始給自己定制年銷KPI了。
李想率先拋出“接下來將是最過癮的車企三年淘汰賽,而在淘汰賽中活下來的Top5,也會將是未來十年的Top5,并會實現市場份額進一步頭部聚集;并為未來競爭定下了一個160萬輛年銷量是入場券的觀點;
李斌則認為200萬的年銷規模,將會是車企入場券;
小鵬雖然預測未來十年主流的車企只有前八名能夠活下來,但在年銷規模上則更為大膽,預測300萬的年銷規模才是車企的入場券。
若從競爭趨勢來看,三大新勢力對市場開始已經進入淘汰賽的預判,個人認為是較為準確的——這從乘聯會發布的車企間汽車銷量變化趨勢,就窺見,的確不少車企在新能源的沖擊下,已經步入了銷量下滑區間,并且下滑幅度還非常大。
但就三大新勢力劃定的水漲船高的入場券門檻,誠如網友們調侃所言——大可不必如此內卷,給自己早早就定下高KPI,徒增壓力,還是先把自己的產品年銷量快速做到100萬之后再談吧——畢竟十年時間還是相對較為遙遠,而活在當下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寫在最后:
面對當下極度內卷的汽車市場,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一步慢、步步慢的困境,但卻難以一步快、步步快。
所以于車企而言,速度、技術、消費洞察,缺一不可。
但于消費者而言,當前,或許是一個相對較好的時代——畢竟隨著車企間加速技術內卷,這或許將會近一步推進配置下放與平權,讓我們以相對更少的金錢付出得到更高端的配置體驗。
回到本次車展,特斯拉的缺席,或多或少讓本屆車展有了些許遺憾。但作為行業事實標桿,特斯拉卻也上演了雖不在江湖,但仍舊充滿傳說的一幕——被友商輪番對比吊打。
而當前,未參加本屆車展的特斯拉,留給我們的最大懸念,或許是其會不會突然在車展期間再來一次降價或者直接發布Model 3的改款信息,給行業一記背刺。
至于特斯拉會不會這么干,我們只有拭目以待了,畢竟離車展閉幕,時間還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