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因為對佛法了解太少,又沒有遇到好的老師指點,所以很容易犯下種種過失,自己很難察覺,下面這7種情況,是初學者最容易犯的,對照一下,看看自己身上有沒有這些通病?
一、樂于朝拜名山。
有些人樂于朝拜名山,聽到哪里的寺廟有名,就會不遠萬里跑去燒香,經常忽略勤修與自檢,總認為修習可以走捷徑,這種行為其實是不可取的,學習是沒有捷徑的,你若自己不努力,跑到普陀山、五臺山燒香也沒用,你若自己肯努力,經常去身邊的一座小廟,遠遠勝過你去朝拜名山古寺。
二、執著自己所學法門。
有些人總認為自己學的法門是最好的,其他人學的都是外道,總認為自己是對的,他人的選擇都是錯的,如果你有這種想法,就說明你自己執著了,是你自己身上的毛病,經上說過:“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我們一定要去除這種高低貴賤的分別。
三、總是貪求利益與感應。
很多人因為理解上的偏差,偏離了實踐和實修,不以修身修心為目的,反而以求名求利為目的,如果你總是貪求利益和感應,就說明你走錯了,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及時調整,與其貪求名利,不如放下名利,貪求只會帶來煩惱,只有放下才能得到快樂。
四、總是說得多做得少。
蘇東坡問禪師:“什么是佛教?”禪師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東坡說:“這句話這三歲孩兒都曉得?”禪師說:“三歲孩兒曉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很多道理沒一人都知道,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卻沒有幾個,只有聽釋迦牟尼說的話,你很難受益,只有按照釋迦牟尼說的道理去做,你才能真正得到利益。
五、總是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修行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他人,有些事情別人給不了你,福氣和智慧都是自己修來的,靠求是求不來的,要想遠離煩惱,唯有自己悟道,別人悟了那是別人的,你自己不悟,你就永遠都是凡夫。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六、不學經典不善思維。
很多人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隨波逐流,看別人做什么,自己就跟著做,沒有自己學習和思考的意識,從來不看經典,不以四依法、不依三法印,總是喜歡追逐迷戀名師,自己喜歡的人,說什么都是對的,自己討厭的人,說什么都是錯的,這種依人不依法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七、總是缺乏正念。
對于持戒、布施等等修習方法,不解精髓,反而對燒香、供養情有獨鐘,對自我的修心、修身,缺乏正確的觀念,盲目地崇拜神明,總是以往依靠他人來幫自己斷除煩惱,這種情況也是不可取的。
這七種情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感謝閱讀與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